分享

孙志亮:无锡建设山水城市的那些事儿

 无声一笑 2019-02-18

大家都知道,无锡是个好地方,充满温情和水~
那么,在无锡建设成为山水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哪些综合考量呢?
前些时间,
市政协领导,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高级规划师孙志亮,来到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工作经历,讲述了无锡治水增绿、打造城市山水特色的城市变迁,特别是蠡湖综合整治和蠡湖新城建设的有关情况。

在讲座中,孙志亮以古运河走向所呈角度为例,同大家娓娓道来,告诉大家:

 做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要尊重文化。

  执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敬畏规划。

  规划考虑的是城市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是不被局部利益、部门利益、集团利益所左右的。



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的规划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山水城市要搞清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无锡总体规划(1995—2010)要制订无锡山水城市建设模式?

构建开放式、山水组团式的大城市发展格局,把无锡市建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化山水城市。这一轮的整体规划提出无锡市“三城一中心”的布局,城中城、城外城、山水城和CBD



为什么

为什么要制定《爱我无锡美化家园行动纲要》?

2000年12月份,撤销锡山市,无锡的市区面积由原来的518平方公里一下扩大到1622平方公里。把无锡当成家园建设,在无锡建城史上是第一次。在这份纲要中我们提出了几个观点,叫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不是搞形象工程,而是要凝聚人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是针对历史中观来说的,真正要无锡大变样,必须坚持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连续三个三年行动纲要坚持不断做下来。我们提出无锡“打太湖牌、唱运河歌、建山水城”正式列入行动计划,这是第一次。我们提出要显山露水,把自然风光引入城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品牌。这些都作为行动目标,同时也提出对蠡湖进行综合整治,规划建设惠山古镇。



为什么

为什么2004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保护惠山、青龙山的决定》?

之前的惠山、青龙山存在着私埋乱葬、乱开乱挖、乱搭乱建等问题。看看当时的老照片,触目惊心,惠山、青龙山是无锡的绿肺,是无锡的保护神。



为什么

为什么要在市级层面成立专门机构(蠡湖办、惠山古镇办、青保办)?

当时很多人有疑问,这些机构为什么不是设在区级层面?管的人多,协调困难,事情往往是管不好的。蠡湖、惠山古镇、惠山、青龙山是无锡山水城市的主骨架,主骨架搭建不好,无锡要建山水城市就变成个空的躯壳。这些地方同时也是无锡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地方,对外影响力也是最大。



为什么

为什么沿蠡湖、太湖、惠山、青龙山要坚持开放,而不搞项目开发建设?

我们要把无锡的山水还给老百姓。成人之美,才能成大事,才能让无锡的企业发展壮大。这是要靠一代代人的努力,打开心胸,将这些地方变成无锡城市的公共客厅,从而产生城市的凝聚力。无锡成为投资热土,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显山露水、严格控制,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大自然、老祖宗交到我们手里的,千万不能糟蹋掉了,要光鲜地传给子孙。衡量一个人的水平,就是看能不能把存量做好,这是很重要的。水是山水城市的命脉,山是山水城市的背景。



为什么

山水城市建设为什么要同步融入文化?

从泰伯奔吴开始,无锡有3000年文化史。无锡跟杭州比,蠡湖跟杭州的西湖比,最大的差距在文化。

孙志亮幽默地讲述,杭州历史上出了两个好市长,白居易和苏东坡。千年以来,杭州留下了很多传世的佳作和美名。杭州西湖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平湖秋月、柳浪闻莺、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曲院风荷等都是名扬中外的佳景。所以吴良镛院士的老师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能知道城市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无锡的文化很深厚,散落在书本里的内容有很多,但是具象的很少。由于历史的原因,无锡的文化其实是不成系列的。他通过讲述范蠡养鱼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把分散在历史故事里面的传说、文化等通过现代的手段具像化,表现在城市里。



为什么

为什么2004年就要提出惠山祠堂群申遗?

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无锡的惠山古镇祠堂群是最好的呈现载体。历史上,家族的规矩要严于国家的法律,在发挥基层自治上是有正能量的。2012年11月,文化部把惠山古镇祠堂群列为45个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单。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国的文化早已断裂。唯有中国始终绵延不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文化中的姓氏文化,惠山祠堂群就是答案的一个侧影。2004年,成立惠山祠堂文化研究会。惠山祠堂都是民居,没有晋祠那么恢弘,也没有福建的祠堂那样壮观,但每个祠堂都是独立的园林,就像寄畅园一样,借景是锡山和惠山。



山水城市应该怎么建设?



无锡城市有三大功能,经济中心、休闲旅游、交通枢纽,这是城市的本质属性。



  

  无锡城市特色。这可用三句话概括:山在城中、城在湖边、城市坐北朝南,面向太湖、锡山、惠山深入城中、运河从南到北穿城而过,城市紧邻太湖,太湖环抱城市。无锡就是一座山水城市,就是一座湖滨城市,就是一座生态城市,就是一座旅游城市,就是一座宜居城市,是人间天堂。

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就是要显山露水塑特色,治水增绿优环境。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资源,创造城市独有特色。无锡中心城拥有锡惠景区和太湖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我们的规划布局就应该充分发挥自然风景区紧邻市区这一独特优势,将自然和人文景观组织到城市规划中,作为城市标志形成无锡城市布局一线、一河、一湖、一山、一区“五个一”的城市设计特色。
一线——江南水乡风光带“古运河”;

一河——城市项链“京杭大运河”;

一湖——城市内湖蠡湖;


一山——城市绿肺及露天博物馆“锡惠山(含惠山古镇)”;

一区——环太湖风景旅游区。

这“五个一”对无锡特别是中心城来说至关重要。应该通过古运河两侧布局的调整、规划的提升来把古运河这条历史人文旅游带先做好。无锡是一个带状城市,就是沿着古运河发展起来的。工商业也是沿着运河发展而来,所以无锡这里其实也是码头文化,比如布码头、书码头、米码头、钱码头、丝码头、窑码头等。通过对运河东路、运河西路、吴桥东路、吴桥西路以及两侧的环境建设和环境改造,要把京杭大运河沿线建成无锡城市的绿色项链以及优美的城市天际线。要坚持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最严格管控。


  讲座的最后,孙志亮告诉大家,城市规划是要让后人来评价的,当下对规划的好评还不一定说明什么,过了5年、10年、20年、50年以后仍然具有指导性才是好的规划。
  山水城市是一首写不完的诗歌,现在才刚刚起步,更多的篇章还有待后人书写和延续。

  (本文内容由记者根据讲座录音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