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演此剧那天,老天爷太不作美,降下瓢泼大雨。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经住了考验,广和楼内座无虚席,四周还站满了观众。 曹操的形象在我心中已酝酿了很久,我将素日看郝老师所演的各出戏里曹操的形象、动作、神气集中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尽情地发挥。原剧中唱词“迎接关公上土山”一句,本无什么身段,气氛不够、我就借用了郝老师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剧中曹操对刘备念”使君请”时的退步和撩水袖的身段,收到很好的效果。紧接着,又仿效郝老师在《青》剧中曹操直视刘备进门后才速转身,急进门盯视的处理手法,迎关公上土山也目送他站到土山上,自己才转身上山。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借用程式换新“内容”。前者曹操的目光是对刘备充满了怀疑、猜忌;后者曹操的眼神是对关羽充满了爱慕、敬佩。前者动作是时快时慢,面对刘备彬彬有礼;背后窥探、监视。后者动作完全是从容不迫,坦然自若,表现出曹操对关羽真诚爱惜的心情。 演出极为成功,受到热烈欢迎。而且,台下的观众和后台的先生、师兄弟们都纷纷说我演得象郝老师。唐宗成老先生(富连成科班的“元老”之一)高兴地拍着我的头,大加赞扬:“咱们科班当初也唱这出戏,可没见你们这样的唱法,唱念都丰富了,‘线’也理清楚了。关羽的扮相比原来威武多了。好好干吧!有出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