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世海回忆录(20)宗郝派 小“小桥红”(三)

 cxag 2019-02-18

      第一次上演此剧那天,老天爷太不作美,降下瓢泼大雨。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经住了考验,广和楼内座无虚席,四周还站满了观众。
      关公上场了,他头带崭新的绿夫子巾。绿夫子巾完全不同于科班以前在皇帝所戴的九龙冠上加绒球火焰的那种。它比九龙冠样式高,珠子多,绒球多,后兜也长过腰间,“关老爷”戴上十分威武。特别是手中提的那把青龙偃月刀,金杆光闪闪,耀眼夺目,金刀盘金龙,寒光逼人。这是我根据周先生演此剧所穿的服饰和使用的道具样式,动员盛习兄自己花了十八元钱照样定制的。关公有了这身装扮,给戏增加了几分光彩,再加上盛习师兄嗓音宽亮、圆润,武功扎实,将这位“关老爷”演得特别精彩,很有特色。



      曹操的形象在我心中已酝酿了很久,我将素日看郝老师所演的各出戏里曹操的形象、动作、神气集中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尽情地发挥。原剧中唱词“迎接关公上土山”一句,本无什么身段,气氛不够、我就借用了郝老师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剧中曹操对刘备念”使君请”时的退步和撩水袖的身段,收到很好的效果。紧接着,又仿效郝老师在《青》剧中曹操直视刘备进门后才速转身,急进门盯视的处理手法,迎关公上土山也目送他站到土山上,自己才转身上山。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借用程式换新“内容”。前者曹操的目光是对刘备充满了怀疑、猜忌;后者曹操的眼神是对关羽充满了爱慕、敬佩。前者动作是时快时慢,面对刘备彬彬有礼;背后窥探、监视。后者动作完全是从容不迫,坦然自若,表现出曹操对关羽真诚爱惜的心情。


      演出极为成功,受到热烈欢迎。而且,台下的观众和后台的先生、师兄弟们都纷纷说我演得象郝老师。唐宗成老先生(富连成科班的“元老”之一)高兴地拍着我的头,大加赞扬:“咱们科班当初也唱这出戏,可没见你们这样的唱法,唱念都丰富了,‘线’也理清楚了。关羽的扮相比原来威武多了。好好干吧!有出息!”
      此戏连演了很长时间,上座率始终很好。从此我问开了负责排戏的路子。
       接着,我又负责排演《战长沙》,我饰魏廷,盛藻哥饰黄忠,盛习兄饰关羽,上演后又获成功。
      此后,我又帮叶盛兰师兄排《白门楼》和《辕门射戟》。《射戟》一剧,我饰演张飞,盛戎饰纪灵,有时我演纪灵他演张飞。《射戟》的阵容很整齐,演出也都受到了好评。
排演《白马坡》、《战长沙》以后,盛藻哥经常带我外出“奉官”看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