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热映、刷屏,再次证明娱乐势力的强大,因为刘慈欣这部小说已出版多年,即便在《三体》获雨果奖并成为媒体热门之后,《流浪地球》这部小说得到的关注也不算多。 事实上,刘慈欣的脑洞真的够大,除了设想出'太阳'氦闪'爆炸逼迫人类带地球出走太阳系、流浪宇宙'这样极为大胆又极为硬核的情节之外,他的空前脑洞还有很多,随便举几个例子:
还有许多…… 刘慈欣的内心,就是一个奇幻宝藏的宇宙,让人着迷。 那么这跟李白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李白在世,跟刘慈欣也许会互为粉丝。 李白在中国诗歌历史中拥有至高地位,而刘慈欣在中国的科幻小说历史上也可谓独步天下。 诗仙或许想不到,2000多年后,会有后人在设想面对宇宙高级文明的碾压时,把他奉为地球文明最后的尊严,其诗歌令宇宙终极技术都无法超越。 而李白若在世,也很可能会为刘慈欣的硬核科幻而着迷、叹服,因为他本身也是个宇宙迷。 诗仙李白 李白的宇宙情结诗仙李白的一百多首名篇里,涉及到日月星辰的超过一半。虽然日月星辰是历朝历代文人经常描写的题材,但如李白这样对日月着迷、对星空变幻观察细微的诗人,并不多见。 随便举几个例子,便可见一斑:
这首诗写的是深宫中寂寞哀怨的宫女嫔妃,但诗的精彩却在于用星空和月光来点出时间、季节,既用空廓寂寥的天地夜景来烘托人之渺小、宫女之孤寂,又不落俗套、不就事论事描写宫女们怎么个愁苦法。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李白因为有着对天文持久的好奇和观察,才能够熟知北斗星在不同季节、夜晚不同时辰里的位置变化。第一句'天回北斗挂西楼',点出了是夜晚(这个是当然啦,白天也看不到星星、月亮、萤火虫),也点出了是秋季。为什么呢? 因为北斗七星的斗柄在不同季节指向不同,在晚上8、9点钟观测,春天斗柄朝东,夏天斗柄朝南,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朝北。而且北斗星到了秋天位置很低了,靠近地平线,而不在高空,所以'北斗挂西楼'是一句科学而客观的描写,'挂'和'西楼',准确点出了秋季夜晚北斗星的位置。 再比如《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大家都太熟悉了,可能熟悉得都习以为常了。 但其实呢,假设一个诗人对夜空不是那么迷恋、对宇宙天文也不那么care,是不容易想到用银河来比喻瀑布的。因为夜空里银河虽然通常呈现条状,但形状颜色都和瀑布相差较大。 很多诗人将瀑布、江河比作'白练',也就是一长条的白色丝绸,这也难怪,文人用比喻,通常追求形'像'为佳。 而李白别开生面,不止一次将庐山瀑布比作银河(另一首五言诗里将瀑布比作'河汉'),令他诗歌的立意和格局立刻就不一样了,新奇瑰丽、鹤立鸡群,甩出其他诗人几条街。能将这样的比喻信手拈来,显然和他是个天文迷、对神秘的星空心心念念分不开。 再如《把酒问月》里的跟月亮死磕:全诗16句,含有'月'的就有8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以及《月下独酌》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仙终成科幻男主角李白瑰丽而天马行空的文学意象,想来对每个中国文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刘慈欣无疑读过李白的诗,多半是李白的资深粉丝,以至于在他的科幻小说《诗云》里,把李白作为男主角。 《诗云》讲的是地球文明先是被'吞食者'文明蚕食得尊严全无,吞食者们其实就是恐龙发展到智慧时期,他们已到达思维空间阶段,技术能力完全秒杀地球人,并将人类像鸡一样饲养起来用于食用。而神族文明已进入十一维空间,能够随意将能量和物质相互转换。 一个叫伊依的瘦弱书生,他没有被吃掉,是因为他教其他被饲养的人类诗歌,诗歌的熏陶让他的学生们肉质鲜美,恐龙们更爱吃,所以伊依就有了价值。当神出现时,恐龙族将他作为一个新奇的'玩意'献给神,供神收藏消遣。 《侏罗纪公园》剧照 就在神对伊依不屑一顾,让恐龙把他扔进'焚化口'的时候,伊依大喊出人类文明的伟大,并以李白诗歌的不可超越为例子。神出于好奇,想教训一下这个傲慢的'小虫虫',但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神逐渐认识到了技术的极限。 为了领悟诗歌的意境、写出超越人类的古体诗,神从纯能量的状态,化身为肉躯——李白,并穿上唐代宽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穷尽所能找寻诗仙的灵感。却依然不能够。 无计可施的神决定消耗掉整个太阳系和吞食者的星球来建造一个巨大的量子计算机和诗歌储存器,因为神要穷尽汉字所能够组成的所有五言和七言诗歌,而那个数量,是庞大到恐怖的。 最终,'终极吟诗'完毕,却制造不出能够将优秀诗篇从其中检索出来的软件,等于说神族文明还是拿不出超越李白的诗作。神颓然低头。 出于对李白诗歌的敬畏,神在毁灭掉太阳系之后,让地球保留了下来,并让人类居住在地球内部,里面也有海洋、空气、植物,在核心有一个类似太阳的'白洞'作为能量来源。 如果李白在世的话,让刘慈欣跟他老人家讲述这个小说,可能要比跟现代人讲述费点力气,毕竟得把这两千多年来人类科技已经达到的水平先简要陈述清楚,他估计会有很多懵圈的地方。 但也不一定,太白老人家脑子里的空灵世界不是盖的,诗仙绝非浪得虚名,说不定能够秒懂大刘,并迸发出更多灵感的火花,让《三体》之父眼前一亮,亦或五体投地。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