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望中医同道及病人注意

 中医药拾掇 2019-02-18

面肌痉挛系指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抽搐。发病之初只是上、下眼睑(眼轮匝肌)轻微的间歇性的跳动,逐渐发展至口轮匝肌,甚至牵涉整个面颊,抽动频繁,眼睑痉挛,眼裂变小。伴有乏力、心烦、纳差、失眠等症状。

这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望中医同道及病人注意

面肌痉挛属祖国医学“筋惕肉瞤症”范畴。一般认为系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上犯清空,扰乱面部神经,气血流行失常所致。

就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而言,恰与面瘫相反。治瘫需振奋其气机,而治痉挛则应以熄风镇静为主。面肌痉挛的治疗,应从平肝熄风,滋肾养血,豁痰止痉,解热除湿等方面考虑。

方一:白芍60克,木瓜30克,甘草15克,黄芪30克,桂枝12克,茯苓10克,丹参30克,水煎服。

方二:生石膏30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槟榔10克,僵蚕10克,蝉衣10克,钩藤15克,制川乌10克(先煎),制白附子10克(先煎),制南星10克(先煎),甘草3克。

加减:久病体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阴液不足者加生地、天冬、麦冬、元参、石斛;头胀脑鸣,肝阳上亢者加草决明、青葙子、夏枯草、菊花;小便短赤者加车前子、木通、滑石;大便秘结者加芒硝、大黄、蜂蜜、草决明。

针灸疗法

这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望中医同道及病人注意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有一定的疗效,但若取面部穴位治疗,则往往失败,甚至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面部穴位易引起阳气上升,阳性善动,故治不对症。针灸治疗面肌痉挛应取四肢穴位和腹部穴位为主,着重取阳明经穴。

取穴:气海(温针灸)、中脘、三阴交、足三里(均用补法)、太冲、后溪、合谷、曲池、内庭、冲阳、丰隆。

笔者曾遇几例面肌痉挛患者,针刺面部穴位引起病情加重,影响中药治疗效果。故在此大声疾呼,望同道注意。病员也应注意,勿取面部穴位。

针刺四肢穴和腹部穴位,一般用轻刺激手法,留针30分钟以上,每日针灸一次。

这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望中医同道及病人注意

面肌痉挛患者,病程短者单独用中药或针灸治疗有效,病程迁延日久者,需中药和针灸疗法同时并用,方能收效。本病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情绪紧张,七情因素都会使病情加重,影响疗效。因此,医务人员要向病人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情绪安定,心情开朗,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后附一方,供中医同道及病员参考使用:

白芍60克,赤芍30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白附子10克,白僵蚕15克,全虫6克,蝉蜕15克,怀牛膝30克,葛根30克,天麻15克,清半夏15克,丝瓜络3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