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我的故宫,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历史探奇 2019-02-18

注意,这不是广告!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二里,我剁手到最满意最开心最喜欢的东西是这个仙鹤眼影盘。

黑金色的外壳,采用立体浮雕烫金工艺,使得几只仙鹤变得活灵活现美轮美奂。将“仙鹤云间翔舞”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下一秒就会飞到你手上。

还有这支外管绘有梅花仙鹤图的口红,不禁让人想起这“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梅花的高洁。

这些带有浓浓中国风的设计,感觉都自带仙气,散发出一种富贵豪华的感觉。


这个并不是什么大牌,或者什么的联名款。

这个来自故宫淘宝的中国风原创彩妆, 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

说起故宫,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庄严、神圣、宏伟、不可侵犯的。它不仅是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更加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和代表,也是中国的名片。


但是也因为这样,我们对故宫刻板和距离感。很多年轻人对故宫的认识也许就止步于教科书,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到故宫的魅力。

但是他的出现,不仅让大家看到了故宫别样的魅力,还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主动去了解和喜欢这个地方。让故宫不再仅仅停留在课本,而是愈发的有温度有活力。

这个人就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单霁翔本身也是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除了是故宫的院长,他还是一个网红段子手。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教大家如何应对领导视察:

当年乾隆85岁退休的时候,给自己刻了一枚全世界最大的印章。

一直存放在底下库房。但是因为长时间放在地下,加上设施老旧保管不善,导致印壳裂了。正是这个时候,领导说要来视察。

单院长灵机一动,将保存完好的文物收了起来。反而带领导去地下室看了那枚坏了的印章。

领导:这印壳怎么坏了呢?

单院长:地下库房是80年代修建的,缺经费保管呐!

领导:那需要多少钱呢?

单院长:4个亿。但故宫有90万件文物,分摊下来就不算多了。

领导:只要保管好文物,4个亿一点都不多。

然后,单院长不仅没有被批,还拿到了一笔巨额的经费。

看完这个故事的我,只有一个想法: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在这样一个院长领导下的故宫,一改以前给人严肃的印象,摇身一变成了这样俏皮有趣的画风。


一个个原本正襟危坐,君主无情的皇帝,变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原本在教科书历史课上让我们闻风丧胆的历史人物,也被重新赋予的生机和活力,焕发出新的魅力。

但是单院长觉得这样还不够,他想要更多年轻人能够主动爱上和了解中国的这个珍宝。

所以他想到直接的方法----开一个淘宝店。


想到就马上行动。他马上组建了研发团队。一起从故宫的建筑、文物、历史故事里面挖掘素材。大到宫廷建筑,小到地上的一砖一瓦,关于故宫的任何元素,他都希望能变成产品,贡献给大家。

例如将宫廷里面的人物变成了小巧玲珑的卡通小人雕塑。


从宫廷服饰里面得到灵感,变成了霸气十足的头帽遮阳伞。


融入了像仙鹤、青花瓷、雕刻等传统中国风元素的胶带,不仅受到手账和胶带爱好者的喜爱。随便一贴,都能贴出高级感。

而且经过各种心灵手巧脑洞打开的网友的加工,贴在各种口红彩妆上面。马上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故宫联名款”。


还和农夫山泉合作,可以随时随地宣传到故宫文化。

他不仅是个称职的院长,还是一个称职的淘宝店长。连在开讲座的时候,都不忘身体力行地宣传自家产品。

表面上风趣幽默,会搞笑幽默的单院长,为了改变大家对故宫的刻板印象,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受到艰辛,也被他一笑而过。

在《朗读者》里面,单霁翔曾经说过,他用了5个月的时间,踏破了20多双鞋子。走遍故宫1200个建筑,9371个房间,一一查看故宫所收藏的1807558件文物。

为的就是保证自己对故宫和各种文物的了解。而并不是纯碎为了赚钱而去管理故宫。

5年时间,通过故宫产品所得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亿。这些钱,除了用于学术研究以外,还用在了学校、社区的教育上。

近年,故宫开展了超过2.5万场免费的教育活动。单霁翔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了解故宫的魅力,并且能主动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成为热爱中华文化的一代人。

但其实用淘宝店来打开人们对故宫的兴趣只是单霁翔的第一步。

他还通过电视综艺的形式,揭开了故宫神秘、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

这部《上新了·故宫》,在豆瓣评分高达8.2。这个不仅是故宫第一次以出品方的身份制作的节目。更是首个让故宫最大程度放开资源,协助拍摄的文化艺术综艺。里面拍摄到的地方,大多是未曾开放的区域。


符望阁,连藻井都是经过精雕细琢,每一处细节都能体现出当时的气势磅礴,让人震撼。

连一处小小的装饰,都能感受到当时建造时候的严谨和一丝不苟。将皇宫的奢华尊贵体现的淋漓尽致。

抬头看看天花板,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裸眼3D技术了。紫藤萝花纹的天花板,仿佛就像真的生长在房间里面一样。

虽然紫禁城的宏伟和神奇,是所有中国人乃至世界都知道的。

但是多亏了单院长,我们才有幸见识到紫禁城更加奢华的一面,也能再次感叹当时工匠的技术之高超。更加以自己是中国人,能拥有这样一座宫殿而自豪。

“故宫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懂得其价值的观众之多寡。”

“我们应该把那些恢弘的皇家古建筑当成一本书去阅读,而不是当成一个景点去参观。”


这些也是单院长呕心沥血,坚持为传播故宫文化做那么多事情的初衷。

想要继续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光靠课本和史书记载是远远不够的。


一点点的褪去紫禁城神秘的面纱,改变大众对它庄严肃穆的古板印象,缩短它与大家的距离感。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它的魅力和价值。


就像买到一个好东西一样,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在无意中给身边的人安利。一传十,十传百。这样传播的力量才更大。

很快故宫就要迎来600岁大寿,单霁翔想要再努力一下,将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于是他马上开始进行大改造。先是紫禁城内全城禁烟,然后拆除违规建筑。不允许私家车入宫,还实行限流、全网售票......

虽然这些做法得罪了很多人。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做法,对故宫的维护和管理是颇有成效的。而且他觉得,只要能换来一个崭新的故宫,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网友都称赞他“再也没有人比单霁翔更适合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但是只有单霁翔自己知道,这个是“苦差事”。痛并快乐着,可能就是形容这个职位的吧。

择一业终一身,单霁翔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管理好故宫的每一天。

但同时,他也有很多的想法:想要看到更加年轻有活力的故宫、想要沉睡了千年的文物赋予更多地生机......

当他被问到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除了管理好故宫以外。希望及时在退休以后,也能在故宫当个门卫。在有生之年,不遗余力的守护着它,见证它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美好。

图片来源 |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