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向】小儿遗尿,推拿有效!

 风中云12ql867i 2019-02-18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儿童夜遗尿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期夜间遗尿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儿童夜遗尿是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偶发遗尿的儿童不作病态)。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占70%~80%。找得到病因的俗称继发性遗尿,常常见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此外,儿童夜遗尿虽然每年有15%的患儿童可以自然痊愈,但约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


鉴于此种情况,儿童夜遗尿一经确诊需尽早进行治疗,临床医师和家长切勿采取“观望”态度


遗尿症必须及早治疗,如病延日久,就会妨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发育。



病因病机


下元虚寒,肾气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藏真阴而寓元阳,下通于阴,职司二便,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为津液之腑,小便乃津液之斜,小便排泄与贮存,全赖于肾阳之温养气化。


若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水道,则为遗尿。



脾肺气虚,膀胱失约:


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的作用,膀胱的气化功能也依赖于肺的肃降功能。脾位中焦,五行属土,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



脾肺功能正常,则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若肺气虚弱,治节不行,气虚下陷,不能固摄,则膀胱不约,津液不藏;若脾气虚弱,不能散津于肺,则水无所制。


故当肺脾气虚时,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肝经湿热,火热内迫: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疏通水道。若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则致遗尿。


临床表现:

遗尿症的主要表现是每晚睡中遗尿,醒后方觉,面色无华,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舌苔薄白,轻者数夜1次,重者每夜可遗尿1~2次或更多。




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补中益气,温肾固涩。


(2)推拿处方:补脾经200次、补肺经200次、补肾经200次、推三关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按揉百会100次、擦腰骶部以温热为度、按揉三阴交100次。




注意事项:

(1)自幼培养孩子按时排尿习惯,夜间定时叫孩子起床排尿。

(2)已经发生遗尿者,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营养。

(3)平时勿使孩子过于疲劳,注意休息。

(4)需要较为专业的按摩可前往儿保堂中医小儿推拿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