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发学

 坏人彭 2019-02-18

【琴者,情也】(之二)

 纪念古琴艺术大师王华德诞辰90周年

 琴人琴话

·王华德 口述  王锦生 整理·

 

蜀派古琴传承

蜀派古琴由张孔山宗师创派。宗师本为青城山中皇观道士, 查阜西先生于1954年曾到青城山专程寻访中皇观,时庙已颓败,已无殿宇。

第一代传人为雍老太太。雍老太太娘家姓杨,是清代杨候爷(注)的孙女。

第二代是成都世家廖文甫。

第三代为喻绍泽。喻先生原为英语教师,解放后在四川音乐学院教古琴。(以上为喻绍泽老师对我口述)

我师从喻绍泽先生,为第四代。(注):杨候爷讳遇春,号时斋,成都崇州市人;为清中期名将,历乾、嘉、道三朝。曾任陕甘总督,太子太保,赐“一等昭勇侯”。杨遇春出自平民,为四川传奇人物,川西一带民众均称其为杨侯爷,其族后为成都世家。

蜀派古琴主要曲目

《流水》、《高山》、《忆故人》、《孔子读易》、《长清》、《短清》、《庄周梦蝶》、《岳阳三醉》、《南平沙》、《捣衣》等。其中《庄周梦蝶》已不见人弹。另外,查阜西先生称自己为“泛川派”。并将古琴曲中一些较为激昂跌宕的曲目归列为“泛川派”琴曲。

据查阜西先生讲,《忆故人》一曲为竹禅和尚所传。

毛主席有指示

1954年我在北京拜见查阜西先生,查老询及在川琴友的生活状况。当时那些琴友皆落拓——龙琴舫先生在为自己家族看守墓园,靠龙先生教私学以及龙师母卖小菜维持生活。喻绍泽先生在火车站打零工,当搬运工抱碗,每天收入两角钱。吕公亮以行医维持生计。卓希钟(能弹琴兼斫琴)做胡琴卖……

我将所知琴友的情况一一告诉查老。后查老、溥老等以北京琴社名义将四川琴友的状况向周恩来总理做了汇报。毛泽东主席在得知此事后指示:“把这些人都管起来”(安置)。后来,四川琴友均得到妥善的安置:龙琴舫先生等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特邀演奏员、喻绍泽老师被调入四川音乐学院(后喻老师的外孙曾成伟接续衣钵,在音乐学院执教古琴)、卓希钟本有家传制销乐器的《琴瑟斋》(在成都鹅市巷),公私合营后到成都乐器厂任技师……

查老也问我的生活状况,得知我已有工作后表示放下心来。

《半百琴斋》雅集

1954年我到北京时,曾有幸在无量大人胡同32号溥老的《半百琴斋》(溥老藏有各代古琴愈50张,故有此斋号)参加雅集。时在会者各献一曲:查老弹《潇湘水云》、溥老抚《梅花三弄》,俞平伯先生唱昆曲、查老吹箫和之。另有蒋风之先生拉南胡(《禹舜熏风曲》)、李庭松先生(沪上琵琶圣手)弹琵琶(《塞上曲》)。查老、溥老等先生也要我演奏,献拙弹《醉鱼唱晚》;奏毕,查老向我索《醉鱼唱晚》琴谱,后我返回成都工整抄录于次年到京将此谱面呈。

在场除以上诸人外,还有照顾溥老起居的一位前清太监。

虽已过了五十多年,这次雅集、各位先生容貌神情以及精妙的乐曲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脑际心间。当年参加此次雅集的也许只有我还在了,每忆及此,不禁唏嘘。

溥 老

溥老本名溥雪斋,为前清贝子,溥老所住的“无量大人胡同32号”即是原来的王府。我到北京时,还见到溥老身边有照顾先生起居的一位前清太监。清代末帝溥仪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有“听大哥弹琴”句,所言的“大哥”即溥老。

溥老人品学识俱高,为人所崇敬。但这样一位清雅高卓的先生亦未能逃过文革劫难,在“横扫”狂潮中被抄家后与女儿出走,迄今渺无音讯。每念及此,潸然泪下,惟有祈愿并为先生奉上心香。

《双雷斋》裴铁侠伉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