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发学

 坏人彭 2019-02-18

【琴者,情也】(之五)

 纪念古琴艺术家王华德90周年诞辰



入住黄家大院

 

 2005年盛夏,我同儿时的几位学友,相约到彭州白水河畔的避暑山庄纳凉消夏。

一天上午,我们一行数人,到白水河小镇上赶场,边走边聊天。行至大街热闹地段时,忽然间我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位身着宽大白绸衫的老者,在那并不十分宽敞的大街上,独步款款而行。

渐行渐近,我注目一看,哎呀!这不是王华德老师嘛!王老师右手握一把缓缓摇动的大蒲扇,左手托着一个硕大的白面锅魁。他那副显得有些瘦削的身躯,加上肥大的绸衫,走起路来,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老先生步履稳健,四方款步而行,很像古典画品中,那些悠哉游哉的员外郎形象。

王老身旁,一摇一摆地跟着一个老太,身子矮矮壮壮,行步略微蹒跚,后脑勺上高高的翘着两只花斑毛根儿,她手上也拿着一个白面锅魁。那情景,活像一幅“仙翁与阿婆”的漫画,刹那间把我们大家都看笑了。啊!走近一看,适才认出,她就是王老师家的保姆谢嬢。

好久不见老师面,我走近王老,礼貌地向他欠欠身子,表示对老师的问候,然后迎上去,与老师拉拉手。

“王老,您咋个在这里喃?”

王老看到一行嘻嘻哈哈的“娘子军”,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感到有些喜出望外。他告诉我们:他在谢嬢陪伴下,来白水河农家乐避暑。

一阵寒暄之后,王老关心地问我们住在哪儿,并热情地邀请大家,到他所住的农家乐歇息歇息。到了王老所在的那家农家乐,我们发现,那里不但房间狭窄,通风不好,室外环境也差;因为费用较低,所以住客十分拥挤,而且,一日三餐,都要早早地跑到饭堂里等着开饭“抢食”。

一个蜚声海内外的古琴艺术大家,在我们心中,不但有几分崇敬、几分仰视,甚至有几分神秘。却没想到王老是在那样的环境里蜗居“度假”;一个耄耋长者,盼望着来这里消夏、休闲,可是,住在那里,每天不得不在食堂里等着“抢饭”吃……

静听王老诉说他,一日三餐到食堂“抢食”,而又往往力所不及,只能落在人后,剩菜剩饭,有啥吃啥,对于这种处境,王老感到很有一点无可奈何。目睹王老的窘态,作为王老的学生,我们都觉得脸面上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感到心中很不是滋味,说得深沉一点,我的心坎上真的有点隐隐作痛!

我这个人有点爱管闲事,我对王老说:王老师,您先去我们住的那家避暑山庄看看,看您喜不喜欢那里。于是,我从街上招来一辆面包车,连同王老二人,满满一车,浩浩荡荡,回到我们所住的黄家大院。

王老郑重其事地巡视了一遍黄家大院。这里多是平房,方便老年人出入,室外环境整洁,屋内窗明几净,住在这样的地方让人感到舒适。当天中午,我们请王老品赏了黄家老板张罗的饭菜。王老是个美食家,他说:菜肴色香味足,米饭软硬适度,正合他的胃口……

第二天一大早,我包了一辆小汽车,专程到白水河小镇,把王老连同他的保姆,一起接到了黄家大院。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