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泼辣摄影 | 百变之美,无边的海景该如何拍摄

 平凡圣人 2019-02-18


人类对大海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在水景所有的形态之中,它拥有最美丽的容颜,也最能激发旅行者的拍摄热情。常言说得好:“大海啊,你全是水。”可真要把这“一大片水”的主题展现到图片之中,却并不简单。


试想一下,如果使用普通的视角进行取景,相机位于人眼之前,距离地面最多不会超过两米(你是姚明?那也不会超过二米三),把这个点和地平线相连,与海面之间的夹角不会超过5度。如此小的俯角,拍摄出来的海面只会表现为一条短短的“海带”,根本不会有辽阔感。


所以,要想在图片中展现海面的宽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登高,采用更大的俯角进行拍摄。


20 mm、f/11、1/250 s、ISO 100、-0.33 eV


如果海岸边无高可登,只能从海平线的视角进行取景,可以将附近某座标志性的建筑或礁石作为主体,进行画面的构思。下图是台湾垦丁著名的“帆船石”,拍摄时,我走到一片低洼的礁石之后,将“帆船”放置在画面左上角的黄金分割点上,等到一个大浪扑来,浪花涌进礁石的缝隙,此时按下快门,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海浪的汹涌,同时远处的礁石也仿佛真的化身一叶孤舟,即将踏浪而去。


24 mm、f/11、1/640 s、ISO 100、-0.67 eV


在海边旅行,想拍出值得玩味的风情照,又不想让其他游客干扰画面,就再次需要利用到两个差:利用空间差制造背景干净的画面,通过时间差寻找人迹稀少的时刻。


黑海边,地面上覆盖的不是柔软的沙子,而是圆滚滚的卵石。一位大哥换好泳衣,向大海中走去。由于地面上的石头有些硌脚,他的步态有些滑稽。为了屏蔽其他游客,我从侧后方取景,使得画面中的背景只包括一片干净的海面。我放低相机的视角,将地面上层层叠叠的石滩作为前景,一方面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另一方面也交代出此地的自然环境。


300 mm、f/5.6、1/1600 s、ISO 100、-0.67 eV


清晨时,海边人迹稀少,是个打“时间差”的好机会。这位女士开着黄色的轿车,来到蔚蓝的海边,坐在一把红色的遮阳伞下休息,请问,你把这“三原色”凑到一起,究竟是故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拍摄时,我稍微退后,使用70mm的长焦取景,以便拍摄出来的画面更加工整,气氛也更加安静。


70 mm、f/11、1/640 s、ISO 100、-1.00 eV


在海边旅行,最常见的动物就要数各种海鸟了。不过,它们可不是来旅游的,需要不停地觅食,因此会在海面上进行各种爬升、俯冲、转向,要想把它们的身影清晰地拍入画面,需要使用一些小技巧。


首先,是等它们降落下来再拍摄。此时海鸟收起羽翼,拍摄不出动感强烈的照片,需要用故事性进行弥补。比如下图,一大块礁石之上停了好几只海鸟,其余的都在往左看,只有一个家伙,一边扇着翅膀,一边看向伙伴们。仿佛在问:“走不走?”,得到的回答却是:“慌什么,再等等。”


300 mm、f/11、1/200 s、ISO 100、-0.33 eV


如果要拍摄正在飞翔的海鸟,应将相机的对焦模式设置为连续多次对焦,并开启高速连拍。选择一只可能会飞到身边的海鸟,将镜头一直对准它,耐心等候,一旦它飞近,就按下快门不放,直到它飞远为止。不要吝惜快门,海鸟的动作太敏捷,只有使用高速连拍才能确保获得正确曝光、画面清晰的图片。


300 mm、f/5.6、1/4000 s、ISO 400、-0.33 eV


除了海鸟,海洋中还有很多奇妙的生物。白天,它们躲在海底,即使我们潜入水中,也无法拍摄清楚。夜晚,海水退去,将它们留在礁石缝隙的水洼之中。此时去海边走走,很容易拍摄到它们的身影。在这种“夜观”场景,由于环境黑暗,最好携带一支可以调节亮度的手电筒提供持续光源,方便拍摄。


这只绿色的海胆浑身长满橘红色的刺,作为警戒色来说效果显著,同时也是不错的拍摄对象。我让朋友用手电向它打光,由于水面有折射现象,因此需要多调试几次,才能找到最佳的光线角度。然后从斜上方对它取景,将它外形最有特征的一面展现在画面中。


300 mm、f/5.6、1/800 s、ISO 1600、-1.33 eV


这只是六鳃海牛,又称红海兔,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裸鳃类动物。它们生活于近海地带,只吃几种特定的海绵,因此很少有人饲养,算是很不常见的海洋生物。我让同行的朋友将手电设置为弱光模式,从垂直的方向打亮它的身体,并使用长焦拍摄,整幅图片给人一种潜入海底世界探秘的错觉。


166 mm、f/5.6、1/1000 s、ISO 800、-1.33 eV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