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

 快乐老年435 2019-02-18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小说、戏剧一脉相承。据说,曹公是仿《水浒传》而作《红楼梦》。你写一百零八个男人(含三个男人婆),我就写一百零八个女子。你写绿林好汉,我就写脂粉佳人。脂批中提到,原作最后有情榜,每十二人为一册,共九册,一百零八人。每人都有以“情”字开头的别称。林黛玉是“情情”。

红楼梦又与中国传统小说、戏剧决然不同。鲁迅先生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世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中国传统小说、戏剧“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连最大的悲剧《窦娥冤》,在第四折也写到,窦娥父亲中举后做了廉访使,窦娥托梦伸冤,张驴儿等终于恶有恶报。木心先生感慨:“要是改写,就要写告官、告民,均不通……官方民方都相信恶人张驴儿……最后六月大雪,血溅白练,一片寂静,尾声是楚州灾景。”

曹公自己也在第五十四回,借贾母之口,讽刺古今一切才子佳人书:“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

王国维先生评得精准:“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继而指出红楼梦的美学(艺术)意义:“《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红楼梦》者,悲剧中之悲剧也。其美学上之价值即存乎此。”去年五月十六日上映的电影《归来》,结局是一直等待,终不认爱人。不完满,好。本来就没完,直到现在,也看不到完的那一天。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

貌合神离的众人

有人以出家遁世为解脱之道。这也不是真解脱。王国维先生说:“解脱之中,又自有二种之别: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前者之解脱,如惜春、紫鹃,后者之解脱如宝玉。前者之解脱,超自然的也,神明的也;后者之解脱,自然的也,人类的也;前者之解脱宗教的,后者美术的也;前者平和的也,后者悲感的也,壮美的也,故文学的也,诗歌的也,小说的也。此《红楼梦》之主人公所以非惜春、紫鹃而为贾宝玉者也。”

红楼梦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是理想的,也是现实的。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理想还是现实,生命到最后都要破灭,每个人都要接受宣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悲是无可避免,又无可奈何。

悲,不仅在于主题与结局,且渗透到曹公对每个人物的态度。木心先生说:“绝对冷酷,不宠人物。当死者死,当病者病,当侮者侮……他一点不可怜书中人,始终坚持反功利,反世俗,以宝玉、黛玉来反。”曹公还是有褒贬,有喜好的,如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晴雯高于袭人,排第一。但总体而言,他从来不因褒贬喜好,让死者不死,悲者团圆。这点和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的态度相同。好的小说,把读者带入,而不是把作者带入。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

好姐妹总有分离的一刻

再谈红楼梦的结构。

一开篇,就无时间,无明确地点,“他知道一涉实地,就流俗”。后写大观园,就是“要安排这群男女……若不见大观园,众多人物挤在宁荣两府小空间内,曹雪芹下不了笔。”余英时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两个鲜明而对比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分别叫它们作‘乌托邦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落实到《红楼梦》这部书中便是大观园的世界和大观园以外的世界。”周汝昌先生反驳道:“这个园子,连冬天寒冷,姐妹们出园到上房吃饭的种种不便,因此另设小厨房,厨房的‘人事关系’引起了多样的矛盾倾轧……以致发生了许多奸盗之事……绝不是什么‘天上’,也并不‘干净’,更没有什么‘理想’而言。”

我觉得,太虚幻境、大观园内和大观园外是三个世界。太虚环境是命运宣判的起点与结果,每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来于斯,返于斯。大观园内是人的成长期,相对单纯,但也有悲恩怨纠葛,是小社会。大观园外是人的入世期,更为残酷,但不可避免。大观园外的遭遇是大观园内的经历决定。大观园内,诸芳养成,大观园外,诸芳陨散。一条沁芳溪,遍历人物总命运——“花落水流红”。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

大观园里读书谈诗

除了时空安排,红楼梦中暗藏的“矛盾纠葛”也不少。大老爷贾赦一派与二老爷贾政一派的矛盾。全书中,贾赦与贾政同时出现且有过对话的场景,寥寥无几。贾母夜宴,贾赦常回家寻欢。文中也经常出现“那边的”说法,暗指荣府内部实有两派;大房与二房的矛盾。如王夫人、宝玉与赵姨娘、贾环;丫鬟与二房、陪房、嬷嬷的矛盾。以上矛盾聚于两大主人公宝玉和凤姐身上。宝玉是嫡出,继承家业,又受贾母溺爱,邢夫人、赵姨娘多有不满怨恨。凤姐本是大老爷与邢夫人的儿媳,却和王夫人更亲密。她对宝玉与黛玉多有呵护,加之本人雷厉风行,算尽机关,终招来杀身之祸。

王湘浩先生还提到宝玉自己的矛盾:“要想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就要顺应封建礼教;否则就难以有所作为。宝玉怎样选择他的生活道路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书中就要写他经常自己做思想斗争。这就非常沉闷,不像是小说。雪芹不是那样处理的。他塑造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二女,把本来要赋予宝玉一身的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分别赋予钗黛二女,使黛玉具有叛逆思想,而宝钗认为人应有所作为。”我不完全赞同。前八十回中没见到宝玉纠结或改变过对仕途经济的厌恶态度。宝钗自己很“出世”,且是入世后的出世,绝不是“认为人应有所作为”这么简单。我觉得她是真关心宝玉。她深知世俗,所以深知以宝玉性格,出大观园后没有希望。宝钗也知道,宝玉也不是清修之人,除了入世,没有其他路可走。还是第二十一回中,脂砚斋批得好:“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

鲁迅和王国维怎么评价红楼梦?两个矛盾需要注意

大观园

以上是内部矛盾。外部矛盾更为隐秘。如北静郡王与贾家世代交厚,忠顺亲王却与贾家不和(第三十三回,忠顺亲王府因蒋玉菡事来贾府问责)。元春加封贤德妃前,夏太监宣召,“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政治斗争中,贾府已自感大祸欲来,朝不保夕。

结构上的另一特点,就是伏脉。如为黛玉配药、贾芸与小红之情、尤三姐之死等等。后文评点人物,将详细介绍。

红楼梦的另一特点是细节精致。木心先生说:“细节伟大,玲珑剔透:一痰、一咳、一物,都是水盈盈的,这才是可把握的真颓废,比法国人精细得多。”红楼梦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写成的,真正好的白话文。据说胡适先生推崇程乙本,因为前八十回被程伟元、高鹗改得更接近于现在的白话文。还据说台湾现在版本多为程乙本。真是憾事。

名字也精致。即使没看过红楼梦的人,也知道甄士隐对应“真事隐”,贾雨村对应“假语村言”。详细的命名内涵,可参考维基百科。木心先生评道:“贾政,官也。王熙凤,要弄权称霸的。黛玉,是忧郁的。宝钗,是实用的。”叹道:“我相信曹大师曾经大排名单,改来改去,热闹极了。托尔斯塔、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看了一定大为动衷,大吃其醋……名字和那人,有可怕的关系。”

对白精致。主角不必说,连使唤丫头和下人,一开口都能毕肖。法国批评家谛波岱说:“真正的小说家用他自己生活可能性中无尽的方面去创造他的人物,冒牌的小说家只按他现实生活中唯一的途径去创造人物。小说的天才不在使现实复活,而在赋可能性以生命。”对白是人物的生命。宝玉,凤姐,宝钗,黛玉,都是曹公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