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往事——美国独立战争爆发记(一)

 流连忘返zuokc 2019-02-18



    美国为什么会爆发独立战争?

是因为美国人太穷困吗?实际上,当时,北美洲的英国殖民地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地区。

是因为英国殖民统治的残酷压迫吗?实际上,当时的英国殖民统治对北美殖民地一直是比较宽松的,尽量避免激化和他们的矛盾。

对美国爆发的这场独立战争,不仅当时的英国人感到困惑,就是今天,生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的人,说起来还是不大相信,宁可认为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残暴,让穷苦的殖民地人民走投无路,不得不反抗,因而爆发了独立战争。

实际上,独立战争爆发的基本原因,是北美殖民地的人民为了捍卫自己自由和自治的权利。正因为如此,才诞生出了一个特别强调个人权利,珍视人的自由、平等的新型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独立战争中,美国民兵的纪念塑像,它充分体现了独立战争的精神。

 

 

《一个美洲农夫的来信》

 

这是一本在当时十分畅销的书,直到今天,仍然被学者当做研究北美殖民地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不过,这本书的作者克里维克并不是一个英国移民,他是法国人。1755年作为一名法国军人,年轻的克里维克来到北美,参加了那场令法国刻骨铭心的法印战争。

法国战败后,克里维克没有回法国,就留在了北美殖民地,从魁北克到五大湖区,1764年,他选择在纽约定居了下来。他在这儿娶妻生子,并且拥有了一个自己的种植园,过上了平静富庶的北美农家生活。

        
​             

 

                         (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种植园景象。)

 

作为一名战败国的军人,克里维克对自己的这番经历简直感到难以置信。纽约,这块英国人的殖民地,不仅没有欺侮他、仇视他,反而以宽广的胸怀慷慨地接纳了他,使他成为无数英国殖民地移民中的一员,自由平等地在这里生活创业。

新大陆的生活,使他感慨万千,不由自主的要将自己在这块地方的神奇经历和切身体验表达出来,告诉旧大陆的人们。于是便有了这样一扎来信。

在信中,克里维克告诉人们:“这里的住户大都一派殷实富足,彼此相差无几。即使一些最简陋的木屋也都十分清爽,能够安居。说到名分,律师或商人便是一座城镇里的最美的称号,而在乡村,除了庄主之外,也就没有更好的称呼了。因为在这儿,所谓的尊称敬语实在有限。在这儿,逢着星期日,你会看到大批去做礼拜的庄户人家及其妻儿,身穿整洁的自制服装,骑着大马或者推着木车。在这个人群中,除个别官吏而外(这些人也都不通文墨),看不到一位士绅。在这里,那些牧师和教友一样普通,而农庄主也不凭剥削他人奢侈挥霍。我们这里没有王公大人,无需为他们流血卖命,拼死拼活。”

    
​         

 
​                                     
 欣欣向荣的新英格兰地区。)

 

特别使克里维克感到激动和兴奋的是,“一个美利坚人,”克里维克说,这是克里维克对未来美国的一个贡献,在这本书里,他第一个提出了“美利坚人”的概念,“既然他已经将许多古老的偏见和习惯抛在脑后,那么,从他目前的生活方式、他的社会地位,以及他所拥护的政府中,就产生出许多新的观念和思想。他已经在伟大母亲恩泽深厚的怀抱里被接纳为美利坚人。在这里,天下各地的人们已经被熔铸成一个新的种族,今后凭着他们的世代辛勤,必将在全世界引起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作为一个法国人,克里维克也许有一点浪漫了,他笔下的英国殖民地的生活也多少有点乌托邦的意味,但的确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时候北美殖民地欣欣向荣的景象。

    
​          

 
​      
(这是殖民地时期一家小酒馆的生活画面,充满了温馨的世俗气,各阶层的人相处融洽。)

 

18世纪上半叶,北美殖民地一直是大英帝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每十年的经济扩张速度都在40%以上,远远超过英国本国的速度。一个农家所拥有的土地,一般都在一百英亩左右,这在当时的英国国内是不可思议的。良好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不仅使每个农家生活富足,而且还有较多的结余。因此,殖民地的生活整体呈现出一派人丁兴旺,牛羊遍地的繁荣景象。

此时,在这里,按我们今天的计算标准,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中等收入阶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一个心灵手巧、勤劳刻苦的白人,很少二十五岁还在为别人打工。经过十年左右的积累,他们不是已经拥有了一片自己的小小庄园,就是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店铺或者一个手工工场,总之大部分人已经有了一份可以走向成功的产业。

富饶丰足的殖民地生活,甚至连当时的英国人也啧啧称奇。1746年《伦敦杂志》的一位撰稿人写道,殖民地人享受的生活让各国的王公贵族和市民们艳羡不已

 

大英帝国的苦恼

 

自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以来,英国就很少有像英法七年战争最后几年的兴奋和自豪。1760年,年轻的乔治三世继承了王位,三年后,英法签订了《巴黎和约》,确立了大英帝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最重要的是,法国人从此就终结了在北美的版图,整个北美已经成了大英帝国的一统天下。

北美殖民地的人和伦敦人一样欢庆胜利,骄傲地拍着胸脯说:“我是英国人!”

的确,在这场战争中,虽然英国是战胜国,但获得最大实惠的其实还是北美殖民地人。他们从此解除了法国人的威胁,不仅可以放心大胆地建设好自己现在的家园,而且还为他们西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乔治三世(1738—1820 )1860年登基,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之一。

 

年轻有为的乔治三世要一改往日皇室无所作为的状况,充分展示英国皇家的大国风范。但是,他很快就发现,现实并不是那么乐观。虽然经过七年战争战胜了法国,一时已经天下无敌了。但是,这场战争耗资巨大。英国的国债比战前翻了一番还要多,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而且,更让他不可理解的是,北美殖民地发展的既然这样好,可是,它不仅不能为帝国提供财政收入,反而还要让帝国为它花费大量的财力。英法战争就不用说了,主要都是皇家正规军和法国人作战,殖民地人几乎就是坐享胜利果实。即使是对付印第安人的叛乱,除了几个殖民地派了一些民兵参加外,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英国政府承担的。再查一查殖民地老百姓的税负情况,乔治三世就更来气了。相比英国本土居民的税负,殖民地人的税负只相当于英国本土居民的五分之一!

乔治三世就不明白了,这大英帝国的天下究竟是英国皇家的,还是殖民地的?怎么搞的殖民地人反而享受比英国本土居民更优惠的待遇?乔治三世决心一定要将这种不正常的状况改变过来。           

     
​        
 

                                 (漫画,桀骜不驯的美洲马。)

 

改变,首先要从北美殖民地的管理开始。大英帝国对殖民地的管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英帝国已经为殖民地付出了那么多,殖民地必须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至少,帝国不能再向殖民地贴钱了。殖民地人的富裕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英国的普通百姓,他们应该要放一点血了。

1765年2月,英国政府向北美殖民地颁布了《印花税法案》,规定从176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这其实是一个小税种,要求殖民地在所有印刷物上贴上印花税票,但波及面很广。英国政府只是小试牛刀,收上来的印花税,英国政府也打算留在殖民地,用于补贴英国皇室派驻在殖民地的总督及相关人员的工资、行政管理费用等。以前,这些费用都是从殖民地的自己收取的税收中支付的。

乔治三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税收法案,竟然捅开了殖民地的马蜂窝。

 

“自由之子”的抗议

 

《印花税法案》一颁布,便立即在殖民地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马萨诸塞反响更为激烈。在数不清的小册子、讲演和决议中,共同流传着一个口号:“无代表不纳税。”

当时,在英国的议会中没有殖民地的代表,根据“无代表不纳税”的原则,殖民地人认为,他们也没有向英国政府纳税的义务。再说,各殖民地从它建立之日起,就取得了英国皇家授予的自治权,建立了自己的自治机构,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所有的税收都是通过殖民地议会讨论同意,才决定征收的。如今,英国政府有什么权力,不经过殖民地议会的同意,擅自决定对殖民地进行征税?难道英国王室又要将曾经授予殖民地的权利收回去?

 
​      

 
​           
(在北美殖民地,由于各类报刊很多,立刻就形成一股抗议印花税的风潮。)

 

不!这不可能!一代又一代的移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披荆斩棘来到北美这块土地,追求的就是独立自由的权利。这权利既然已经在这些殖民地人的手中,他们就绝不会轻易放出去。

在波士顿、在弗吉尼亚、在查尔斯顿,抗议的游行示威此起彼伏。抗议的人们自称“自由之子”,他们聚集在“自由树”下,愤怒地声讨英国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

10月,马萨诸塞议会向其他各殖民地发出一份文件,召集大家在纽约开会,讨论如何反对印花税的问题。会后,殖民地发表了《权利和公平宣言》,向乔治三世和英国议会请愿,要求废止《印花税法案》。

     
​         

 
​      
漫画,为印花税小姐送葬。骨灰盒上写着:北美税票小姐,生于1775年,卒于1776年。

 

正好在此时,提出《印花税法案》的格伦维尔内阁遭遇到乔治三世的信任危机被解散。1766年英国议会决定废止《印花税法案》。但是,英国议会在发布的公告中,仍然警告殖民地:在一切问题上,英国议会都有权制定管理殖民地的各种法律。

不过,沉浸在首战告捷中的殖民地人,此时还没有感受到,英国议会的这份公告暗藏的机锋。

波士顿的教堂敲响了钟声、纽约人制作了雕像,向乔治三世和英国议会表示感谢和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