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80后”是离婚大军,但实际上,“80后”的父母们也正在经历着婚姻之痒。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退休老人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老年人离婚案件也在逐年增长,相对于“黄昏恋”,老年人离婚则拥有了“银发离”“黄昏散”等专属名词。 据一份不完全统计,在上海,60岁以上老人诉讼离婚相关案件中,多数当事人退休时间不满10年,其中,65岁以下老年人离婚案件约占七成。有婚姻专家指出,退休时间不满10年是老年人婚姻亮红灯的危险时期。 老年人离婚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婚外第三者等有悖道德和法律的原因,以及再婚老人因子女、财产对婚姻造成干扰外,相当一部分原配老年夫妻离婚却看似“没有原则性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几十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2年吵掉30多年婚姻 60岁的金阿姨和63岁的张伯伯结婚已经30多年,虽说这30多年里夫妻俩常有磕磕碰碰,但大都冷战两天就过去了。退休后,老两口原本应该过上舒心的退休生活。但是,老夫妻俩却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起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金阿姨喜欢热闹,时不时叫兄弟姐妹来聚会,张伯伯嫌烦,脸色总是不好看,吵!张伯伯爱听京戏,金阿姨要听越剧,吵!金阿姨爱玩手机刷微信,张伯伯老是讽刺她瞎赶时髦,吵!甚至连家里某样东西找不到、出门该走哪条路都能引发争吵…… 每次打完嘴仗,冷战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老夫妻一人睡一间房。金阿姨气得好几次离家出走,张伯伯则常常失眠。这样的日子过了2年,金阿姨提出了离婚,张伯伯爽快地答应了。这回两人的意见倒是难得的统一:“这样的日子太难过了!” 有人奇怪:退休了发现“相处难”,那曾经的岁月又是怎么共同度过的呢?而有人感叹:只有退休后每天24小时面对面,才会知道余生是否真能携手相伴! 忍了大半辈子,不想忍了 刘伯伯决定和高阿姨离婚时,女儿、亲友都很不理解,因为老两口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矛盾,无非就是高阿姨性子急一点,脾气大一点。高阿姨年轻时就是急脾气,加上文化程度不高,骂起人来很难听。而刘伯伯是个慢性子,所以动不动就挨骂。退休前,刘伯伯在单位总是主动要求加班、出差,能避则避。可退休后,高阿姨不仅没有因为年纪大了火气小了,还常常当着小辈的面骂人,总是让刘伯伯很下不来台。刘伯伯说自己忍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就想过几年轻松舒心的日子。 对于刘伯伯坚决要求离婚,高阿姨非常伤心,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脾气虽然急但从没坏心,自己也是骂过算数,老伴怎么还记恨了? 在很多“黄昏散”案例中,“忍无可忍”是不少老年人提出离婚的主要理由。而子女亲友总是说:你还不知道他(她)的脾气?都忍了那么多年了,为啥老了却不能忍了? 分开还能找到幸福 59岁的周阿姨前脚给儿子操办完婚礼,后脚就通知儿子,决定和老伴胡伯伯离婚。儿子大吃一惊,记忆中的父母素来十分“安静”,退休前各忙各的,退休后母亲喜欢看书,父亲爱看电视,相安无事,怎么突然要离婚? 周阿姨道出了原委,当年周阿姨对爱情也有美好憧憬,但那个年代可不像如今这么开放,可以多谈几次恋爱,一切由“爱情”做主。在父母的压力下,周阿姨嫁给了亲友介绍的老实可靠的胡伯伯。但两人性格、爱好差异很大,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刚结婚时也常常争吵,不久有了儿子,夫妻俩变成了一个管儿子,一个管自己。后来儿子大了,夫妻关系又成了“各自为营”。现在儿子也成家了,周阿姨没有牵挂了,老夫妻俩在家一天也没有几句话,说也说不到一起去,更别提一起出门旅游了,就像一个屋檐下的两个“房客”搭伙过日子,周阿姨说:“分开说不定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老夫妻当年都从未经历过如今年轻人嘴里的“爱情”,不少夫妻都相信结了婚,感情自然是可以培养的。然而现实有时候并不如人意,生活在一起后发现根本合不来的大有人在。但为了孩子,或者为了面子,很多人就这样熬了大半辈子,有的人愿意继续,有的人希望重来。 周阿姨的大部分同龄人对她的决定嗤之以鼻,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了不就是做个伴吗?不就是求个太平吗?竟然还要闹离婚,重新找“幸福”,这不是“作”吗? |
|
来自: zopoba3958 >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