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黄釉印花牡丹纹提梁式鸡冠壶 辽代制瓷业是辽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匠多系被掳掠的北方名窑窑工,故工艺上明显受唐三彩,定窑和磁州窑装饰风格的影响。但其造型经饰又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种族,环境,时代等诸因素的制约,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瓷艺术风格。其中林东辽上京窑、赤峰缸瓦窑、北京龙泉务窑是辽代最为著名的瓷窑。林东辽上京窑,窑址位于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东镇的辽上京临潢府故城的皇城内,窑场规模不大。 辽代白釉剔刻牡丹纹盘口长颈瓶
约始烧于辽道宗大康年间(1075年~1084年), 烧造时间不长,但产品质量极佳,技术上受定窑影响较深。辽上京故城曾出土白瓷“官”字款穿带壶,系此窑产品,可以断定该窑在辽代晚期为皇宫烧貢瓷。赤峰缸瓦窑,窑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南60千米处的缸瓦窑屯,窑场极大,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所烧瓷器品种丰富,以白瓷为主,也烧各种单色釉瓷器及三彩和各种单色釉陶器。其中辽三彩成就最为突出,构成了与唐三彩分庭抗礼的独特风格。据宋元时人记载,缸瓦窑乃是辽代官窑,在窑址中曾发现有刻“官”字款的窑具,可以证明此窑确系为皇宫烧贡瓷。北京龙泉务窑,窑址在今北京西郊门头沟的龙泉务村,所烧瓷器以白瓷为主,兼烧少量黑釉、酱釉产品。青瓷产品分粗、精两种。精者胎质坚硬莹白,釉色白中泛青,粗者釉色白而不润。黑釉瓷器胎质与白光同。由此观之,显受定窑影响所致。其总体风格亦与定窑接近, 白瓷精者, 更可与定窑产品媲美。 辽 磁州窑“官”字梅瓶 高30厘米 器型: 辽代瓷器可分为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中原类型的瓷器主要器型有注壶,温碗,盖罐,小罐,盏托,长颈壶、花口碗,唾盂,香炉,盘碟,杯等。契丹类型的瓷器的主要器型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鸡冠壶是辽瓷中最有特色的造型,它的原型是契丹族游牧时用以盛水或奶的皮囊壶,最早的鸡罐壶完全模仿皮囊壶,皮革缝制的痕迹都很逼真,甚至还堆出皮绳,皮扣,时代越晚,皮囊壶的特征就越少, 有些仅成为装饰。 辽 绿釉双猴皮囊壶 胎釉: 辽 定窑人首鱼龙壶 高15厘米 辽代陶瓷除白瓷和三彩瓷外,有大量的单色釉器。大多胎质疏松,属于陶胎或接近陶胎,釉质含铅,釉层较厚,色彩艳丽,并以黄、绿色为多。但即此二色,却由浅到深,各有几个层次。另有酱红、深茶诸色,而以酱黑色为少见。绿釉凤首瓶,器型应渊源于唐。通体施翠绿釉,杯式口下面饰风首,口、目,耳、颈皆具,主景街珠。十分生功。肩部又做出颈羽披拂,极见巧思。 辽代白釉刻花填彩芍药纹盆 辽 绿釉凤首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