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律|你所向往的农村其实是人们的……

 罗建新s01k3a05 2019-02-18

1

农村,似乎总是让人向往。

比如,你和蔬菜的距离,就是当你生火做饭,你还可以从容去地里割菜。

比如,你可以远离农残。

比如,你可以看到夜晚明亮的星星,和享受安静的夜晚。

 

但是,先回答个问题:

你知道农村是怎么来的不?

 

2

昨天,老爸说,酱油没剩多少了。

我说,我去买。

老爸吩咐买一大瓶。

我说:买个小瓶顶几天吧。

老爸问:为什么。

我说:怕是假的,先过年应付几天,过几天我去城里买。

当城市假货逐日减少之后,农村却成为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的最大市场。

 

3

昨天,有个邻居说他爸,因为身体不好,每周都要到镇上打点滴。这点滴还真不是什么治病的药,而是挂营养针,比如氨基酸。每周一瓶。

也就在昨天,除夕白天,我在镇上的医院门诊看到,密密麻麻都是挂点滴的老人。不是治病,仅仅是因为身体不精神,打点营养液。

当国家已经意识到滥用打点滴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点滴中的杂质进入体内后,滞留累积,可能造成堵塞血管,引发脑梗或心梗;在城市加强管理的今天,农村依然盛行打点滴,而且还不是为了治病,甚至连感冒都不是。

如果突发一些什么疾病,等送到县上医院的时候,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可能最佳抢救时间早就过去了。

 

4

当高考录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城市的孩子几乎没有上不了大学的时候,农村还以出一个大学生为荣,不管他是一本,还是三本。我甚至怀疑那百分之几没有被录取的人数,基本集中在农村。

城市里的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并争分夺秒上各种培训班的时候,农村的孩子正在享受旷野的阳光,和在地里挥洒汗水。

当一个农村仔大学毕业,赤手空拳开始在城市拼搏的时候,同样毕业的很多城里人已经有车有房有关系。你毕业奋斗10年所取得的成就,甚至不如人家刚毕业就据有的果实。父母亲戚所在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和中转线的高度。

 

5

浓浓的乡愁,就像雾霾,远看恍如仙境,置身其中,你才知道什么叫难受。

村里的千年石板路对于参观者来说当然漂亮,但是当你作为村里的一员,每天要走在这石板路上,要过生活,要挑东西,而不是感受沧桑,你就能够知道一条水泥路是多么的现实。你所想要感受的沧桑,正是别人不想再要的沧桑。

所以,石板路无非有两种:一种就是早被拆掉了没有机会成为景区的,还有一种是没来得及拆掉就变成景区了。

 

6

农村,你所感受的是乡愁,先人经历的是逃难。

不信,看看苗族人是如何逃到西南各处山头定居就知道了。没有人愿意在荒山野岭中开辟一间草房定居下来。若不是因为逃难和拍电视,哪有几个人愿意过荒野求生?

我这村庄,也是有上千年的历史,听老人讲,那是宋朝逃难,躲避兵荒马乱而来。

小时侯及之前,还没有马路的时候,从村里到小镇里,要走一个小时青石板路,从镇里到县里还要走10个小时。55公里路,不负重已经是个挑战,但是当你必须从县里购买生活物资,负重翻山越岭两天时间,你就知道什么叫艰难。

诗意,是以不需要参与其中生活为前提的。

 

7

你有看过农村兼并城市吗?

没有。

你有看过城市兼并农村吗?

简直就是废话。

有数据统计,我们正以每天20个农村消失的速度,进行着城市化。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镇化。就在我们村5公里范围内,已经有2个小村庄消失了。

不过历史上城市消灭农村,基本都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社会现象,是人们聚居慢慢扩大逐渐迁徙的过程,而我们不是,我们是自上而下的造城运动,如果说西方圈地运动是羊吃人,我们又是什么呢?

羊吃人,没有了土地,但纺织提供了就业机会。

房吃人呢?没有了土地,也没有因此而增加就业机会。

只要不是在战乱时代,农村逐渐减少,基本是大势所趋,浓浓的乡愁挡不住生活的现实。

但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