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地产之殇,万达百货背后的新零售版图之争

 Loading69 2019-02-18

原创

商业地产之殇,万达百货背后的新零售版图之争

2019年的钟声刚过,万达百货终于走完了它最后的里程,完成历史使命,属下全部37家百货门店被苏宁易购正式收入囊中。在出售万达酒店、文旅项目、百年人寿、收缩海外战线后,王健林在''轻资产'的路上一骑绝尘,在商业地产如火如荼的战局中脱身而去。

万达百货前身叫万千百货,成立于2007年,'万千百货'的初衷,是作为万达广场主力店的模式而生,鼎盛时曾跻身万达集团旗下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按万达集团的计划,万达百货到2013年完成培育期并实现盈利,到2017年发展为拥有130家连锁店的世界级百货集团。然而,实际情况并未达到预期目标。2013年,万达百货总收入154.9亿元,只完成计划的91%,净利润增亏7%,成为当年集团内唯一不达标的公司。2014年万达百货增至99家,规模虽然上去,但业绩始终不理想。

2015年起万达百货进入战略收缩期,亏损严重的宁波、东莞、沈阳等地门店陆续关闭,半年后,又调整亏损门店达59家。就在那一年,万达百货退租区域引入苏宁易购云店的合作。也就是说,苏宁易购与万达百货的合作实际上从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苏宁易购副董事长孙为民表示,早在2015年,万达就把一批门店撤出交给苏宁易购打理,有上百个项目,此次交易是万达将原来保留下来的店全部清仓。

商业地产之殇,万达百货背后的新零售版图之争

作为商业地产项目的核心部件,万达百货带着'主力店'的使命走来,而随着王健林卸下万达广场'重资产'之担,它的使命已经结束。这是商业地产王者'万达时代'的落幕,是以万达模式为代表的传统商业地产之殇,也是传统商业在互联网时代中转型的阵痛。

以此同时,商业领域'新零售'迅速崛起,互联网企业线下走、传统商业线上走形成大趋势。自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中国商业版图快速改写格局,在经历三年多收购、兼并、重组后,各领域商业与零售业态纷纷站队,逐步形成了以阿里系、腾讯系为两大阵营的生态圈。

商业地产之殇,万达百货背后的新零售版图之争

2018年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单(资料来自网络)

据《2018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单统计,位居第一二名为阿里与京东两大巨头,'新零售'市场形成以阿里系与腾讯系为首的两大超强格局,依托资本、流量与技术支持,逐步形成新零售生态版图。在这版图内,苏宁属于阿里阵营,在榜单中名列第三。

商业地产之殇,万达百货背后的新零售版图之争

阿里系与腾讯系新零售业态站队情况(资料来自网络)

时代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传统商业地产之殇,也正预示这个时代新商业的崛起,未来没有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分,因为互联网已经成为所有商业的'基础设施',传统商业要生存发展,只有妥协、适应、迎合、跟进。在商业地产日益饱和与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王健林的轻资产运作是一条出路,同样的,升维、迭代也是出路。最怕的,就是那一刻的迟疑,已经莫名地出局了。未来总是充满未知,但我们知道,未来已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