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明悟好学 2019-02-18

 

记得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星期天的下午,孩子们返园的时候,都要把自己从家里带到幼儿园的食品,如:苹果,桔子,糖果,饼干等等,上缴给老师代为保管,到了第二天,老师会把孩子们召集到一块儿,共同分享这些食品。我至今还认为,那是件有意义而有趣儿的事。

老师让孩子们围坐成一圈,由她来把食物细心地分成若干小块儿:苹果切成小片,桔子掰成一瓣瓣,糖和饼干也分开(这是很琐碎的工作),然后,老师把食品一一分发给孩子们,大家一块说:谢谢某某小朋友!

周周如此,年年如此。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孩子们就养成了集体意识,少有私心,有好东西愿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同时,得到别人的好处,哪怕是一点点,都会心存感激,懂得感恩。

我的父母一生都不会讲脏话,不会骂人,我们姊妹五个也承袭了这个好习惯,在任何情况下,不讲脏话,不骂人。我们也教自己的孩子如此。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 。有一天,邻居与人吵架,吵到高潮,激愤的污言秽语喷口而出,两岁的女儿正在门口玩耍,突然,她激动地跑回家,结结巴巴地对我说:“妈妈,妈妈!她们说‘马的笔’!”我立刻放下手里的事,严肃地阻止孩子说下去,并且告诉孩子“这种难听话,好孩子是不能说得”。我的女儿不知是从那一次就明白了个中道理,还是受父母表帅的影响,反正,她从那时至今,一直没讲过脏话,不会骂人。

道理很简单:精神文明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你打他骂他,他将来也会打人骂人。你的言谈举止就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

我的女儿女婿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交际。我们和小外孙接触时,就有意识地抱他到人多的场合,絮絮叨叨的跟他讲话,不停的与他交流。孩子就特别活泼开朗,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从不怯场,见到生人,也会主动,礼貌地与人交谈,落落大方,非常绅士。比方,见到一位男士,他会来一句“你好帅呀!”而见到年轻的女士,他又会毫不矫情地夸上一句“你好漂亮呀!”让人忍俊不禁,你没法不和这个阳光的小男孩套套近乎。他不会再像他的父母那样木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