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风格单一的瓶颈:一位女调色师的三年心路历程

 Oh4K 2020-12-16

19年刚开始,我们又收到了一份令人喜悦的礼物。

HOMEBOY Color Training 风格进化班第二期学员刘宝云,向我们发来了最新的TVC作品调色经验分享,以及调色作品合集,并附上了自己从15年开始学习调色到今天成为调色工作室负责人的一份“心路自述”。

 刘宝云 杭州莫佩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调色负责人

其它不说,干货先上。我们来看看调色师刘宝云最近完成的咪咕中信书店 》TVC调色手记。


咪咕中信书店》是我在参加完HOMEBOY调色风格进化班之后,回去完成的第一个作品

这个片子为Alexa拍摄,全片分为两大块,现实与意境,意境又分4个不同的人物场景,4种风格。客户直接给了色调参考,这样有难也有易,难的方面是拍摄素材是否具备参考的基础,是否适合全片;易的方面是不用重新创造影调风格,这也使我偷了个懒,没有提供参考以外的颜色版本,不过在调色时我根据影片实际情况,稍微作了调整。

分析这四种参考风格,我决定在模拟胶片的基础上加以风格化来实现,这是最初的想法。拿到素材后还原709,发现有一些问题,部分场景色温不正,前期灯光也不够理想。因此肤色的校正和光影处理花费了大部分的时间,进而也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有些镜头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先来看一下参考:主要包括四个场景,场景1 书店内-“情书”风格 ,场景2 办公室内-浓郁青蓝调,场景3 棚内-“极蓝”调,场景4 室内书画-“水井坊”清冷调。

四个主要场景的参考

看过剪辑DEMO后,分析片子:

场景1内环境和道具与“情书”的幽暗而温暖的色调相差有点大,整体属于浅色调,完全实现有点难度,只能尽量贴近。因此我通过改变色相,反差调整,人物光影重塑后得到了现在的画面。

以下是调色后的截图:

最终效果

场景2 营造了一种沉稳、硬朗、突出质感的影调氛围,整体属于暗调。我没有完全按照客户给参考来调,因为画面过于风格化,青色的饱和过高,降低了影像质感,反而不利于传达品牌诉求,所以我调整了一下。

定调后客户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蓝色少一些,画面暖一点,于是我调整了冷暖对比,一些细节上重新补光。

以下是调色后的截图:

最终效果

场景3 是色温问题比较大的一场,营造了一种静谧、雅致、和谐的氛围,按照参考清冷的色调还比较适合。

定调后客户提出了修改意见,希望画面暖一点,这和导演的想法有些差别,导演希望总体保持清冷调,暖色作为点缀,于是重新调整了画面,做出光影的冷暖对比。

以下是调色后的截图:

最终完成

场景4营造了一种神秘感,主角在迷失中寻找自己的内心。画面具有张力,光影感较强,突出人物的状态和质感的把握是重点。定调同样没有按照参考来调,原因如场景2。由于这段暗调氛围,人物的质感和状态不好表现,所以我放弃了模拟胶片的处理方式。

客户提出了同场景2一样的意见,希望画面暖一点,蓝色减弱一些。我于是调整色温,暗部减少蓝色,中间调增加品色橘色,亮部增加一点点青色,营造一种温暖的冷酷感。

以下是调色后的截图:

最终效果

这个项目是和这位导演的第二次合作,成片完成之后客户也比较满意,过程中沟通也比较顺畅,这里需要感谢导演的信任。

通过这个项目,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即使给定调色参考的影片也不能一味追求那样的效果,它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最终仍要结合片子的实际,肤色、光影、色温做正确了之后再去做适合的风格。

其实有了参考并不意味着可以偷懒,仍然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创造更富有层次、舒服的色调。一个好的画面少不了对细节的把握、质感的拿捏,但程度的控制还在于经验和审美。虽然仍有许些不足,但我会不断积累经验,融会贯通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调色永无止境。

关于刘宝云,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从一个调色小白到职业调色师,她经历了三年的磨练。

就像每一个调色初学者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她有过迷茫,有过自我摸索,有过诸多困惑,也有过难以突破的瓶颈。特别是作为一名女调色师,在很多方面,需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继续读一读关于她的调色之路的故事。


从自我摸索到系统学习,迈出调色师第一步

3年以前,因为工作需要我开始接触调色。那时自学过一些书籍和教程,但也只能算是一知半解,调出来的片子总有一种Special的风格,在现在来看应该是褪色复古再加文艺感 >_<|||,那时经常用二级调色配合跟踪,一组镜头下来,身心疲惫,效果也不协调。

我自认为毕业于艺术院校,有专业的审美基础,可以轻松掌控调色,但事实证明根本没那么简单。 

了解HOMEBOY调色培训后,我怀揣着各种问题报了HOMEBOY调色职业班,这个班主要是针对像我这种缺乏系统训练的自学者,或者只懂一些基础软件操作,对调色思路摸不着头脑的小白。

最初还有点忐忑,可是真正来到课堂,一切顾虑都消失了。课上不允许有分神,因为几秒钟可能就错过了很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必须全神贯注。

HOMEBOY调色职业班教学现场

我理解了一级调色中色彩平衡的重要性;记忆色在我们的脑海里是什么样的;如何判断画面是否有问题、怎样解决;如何观察镜头曝光是否正确等等。

掌握了这些知识使我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HOMEBOY调色职业班的学习经历,让我迈出了调色师的第一步。 

深入项目苦练基本功,在实战中自我提高

在那之后的2年时间里,我接触到了更多项目,也和更多导演、摄影师学习磨合,有些导演甚至在前期筹备时,就会让我对影片的整体色彩风格给出建议,以便为后期调色创造出最大的可能性(有木有一种被重视的既视感(@^_^@))。 

在调色过程中,和我交流最多的是导演,也见识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我为了调出理想的画面,经常挑灯夜调,累到去做康复治疗。这期间完成的项目也有几十个,质量有高有低,这让我慢慢体会到调色工作是在效率和影像质量之间相互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想要做得精致完美是需要大量时间付出的。

然而新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我调的片子风格相对单一,方法也不过三两种,还经常性地超负荷,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于是我把注意力放在调色思路和效率上,尝试进行新一轮的提升。

我开始关注喜欢的调色师作品,学习他们的影调风格,云里雾里地尝试着; 看到好看的片子,收藏,临摹,单帧可能适合,却不具有普适性,这让我又有一些困惑。我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慢慢探索也可以学习,可是提高的效果实在有限。

重回课堂拨云见雾,突破自我瓶颈

2018年5月,我得知HOMEBOY即将推出新的达芬奇调色风格进化班课程,马上妥妥地又一次报了名。积压心里的疑惑又可以得到解答,同时又可以和熟悉的老师一起学习调色,心里非常期待。

HOMEBOY风格进化班教学现场

同样是7天的课程,但这次感受完全不同。老师从数以千计的作品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为我们讲解,使我们站在总览的高度来理解影调风格,很快我明白了不同影片风格的基调是完全不同的。

风格进化班内容

所谓风格进化班,主要以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欧美电影感”,“亚洲小清新”,“复古时尚志”,“科技工业风”,“ACES电影感新选择”五种最常见的风格为主题。

每种风格利用一天的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文化背景到色彩剖析,从调色方法到实践操作。知识密度着实不小,我们必须拿出12分的精神去理解,提问,吸收,实在有太多干货需要消化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天“反差与质感”的课程,别看名字很简单。但内容可是非常扎实,我重新认识了反差与质感之间的关系。所谓基础调性,就是黑白灰关系的定调,然后再去赋予色彩风格; 理解反差与色彩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行整体和局部调整,得到以前想象中才有的画面。

一对一手把手指导

每天的课程完成后,到晚上都还有综合案例需要练习。不得不说这些案例都还挺有意思,能看出老师们为了挑选出它们来,花了不小心思。

老实说,像这些风格,在这之前或多或少我也自己尝试着去调过,但都是靠着自己的直觉和对参考片的模仿去完成,完全没有科学的方法。但在风格进化班的这七天学习中我逐渐开始有了系统的应对方法。

六人小班教学

总的来讲,进化班的课程非常紧凑,六个人的小教室,就连课间休息时,大家都在讨论关于调色的技术问题,调色行业的信息、现状和以后的发展。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田老师的头发都变少了,想一想好像真的是这样,教育这件事真的不简单) 同样是七天的学习(只遗憾 时间太短),困扰我的各种问题都化为技术资本,拨云见日。

以实战贯通学习成果,调色路上从未止步

三年时间,我从调色职业班一直学习风格进化班,在HOMEBOY获得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追求的往往只是一个结果、一个画面效果,而现在有了对调色更本质的理解。可能这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吧! 

HOMEBOY调色培训风格进化班  第二期学员毕业照

调色的道路,就是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掌握了正确的调色思路和技法, 加上量的积累,最终会收获质的改变。期待2019年,我会有更大的进步,HOMEBOY调色培训越办越好。

如果你也是走在路上的调色师,欢迎和我一起聊聊调色的那些事儿,下面是我的2018调色ShowReel,喜欢的朋友可以@我,我在杭州。 

刘宝云 2018调色ShowReel


HOMEBOY风格进化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