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述今天的故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名女性,有钱又漂亮,你嫁给了一个穷小子,而且还在婚前帮他还完了他的十几万贷款,这个穷小子还在婚后四处搞不正当男女关系,你依然还能继续和他过吗? 我相信只要是个头脑清醒,有自己的理智和自我的人,都不会再继续这样的生活了,可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女性,她就是找了个这样的老公,最后又被老公残忍杀害。 我要讲述的是上海“杀妻藏尸”案,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年,凶手朱晓东已经被判死刑,但是在我看来,他应该一辈子给杨俪萍的父母打工,一辈子在监狱里接受劳动改造,像他这样的渣男,我觉得判死刑真的是太便宜他了。 我在网上搜到了杨俪萍的照片,长得真的很漂亮,从面相上也看的出来,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怎么就嫁给了这样一个男人呢? 我接下来想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一下,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希望给我指正。 杨俪萍从小是家里的乖乖女,什么是乖乖女?在我看来是没有自我、听父母话、人际交往简单、社会经验不足、性格老实的女人。乖乖女其实内心并不是乖乖的,她也希望放纵,但是只能压抑这部分需求,而正好她看到朱晓东是一个很“潇洒”的人,会觉得很man。 而且杨俪萍是小学语文老师,学语文的人,往往会看一些文学作品,向往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说白了就是琼瑶类的爱情。 琼瑶类的爱情,会让女人觉得那种飞蛾扑火的爱情才是自己想要的。即便周围人都不同意这段爱情,自己也一定要争取,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而且乖乖女往往在性这个方面很保守,我猜测一下可能杨俪萍在没和朱晓东认识之前是处女,认识朱晓东以后,觉得这个男人挺痞的,很喜欢。也就是善良、单纯、没经历过什么恋爱经验,内心依然是一个小女孩的杨俪萍,就这样和朱晓东在一起了。 在一起以后当然就会发生性关系了,但是她也许有着贞操观,也就是即便这个男人不好,但是已经和他发生了性关系,在她看来性等于爱,所以必须要和他过下去。 这其实就能说明杨俪萍的父母,没有给她全面的教育,尤其是性教育方面,这也就导致了悲剧,我们就能想到一个流氓会怎样玩弄一个内心善良、纯洁又保守的女人了。 我查过一些资料,朱晓东对杨俪萍是各种欺骗,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朱晓东是一个玩弄女人的高手,可是为什么杨俪萍执迷不悟呢? 因为朱晓东这个人在她生命里出现,对她来说太新奇了,她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人。乖乖女的成长模式是什么,好好学习,不许恋爱,毕业以后好好工作,很单调对吧?而朱晓东会和她讲,他的一些情感经历啊,就会让杨有崇拜甚至会嫉妒他曾经的女朋友,于是会更加强烈地想和他在一起。 可以这样讲,杨俪萍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可能导致了她今后的悲剧。 说完了杨俪萍,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朱晓东,在我看来朱晓东已经具备所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准,在这里我列举一下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准:
在人际关系中,那些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个体,经常蔑视他们引起的他人的感受、困难和痛,他们可能虐待伴侣,会有许多伴侣,而且性活动时不顾安全。 他们可能是迷人的健谈者,也可能患有紧张、乏味,抑郁,焦虑,物质使用和赌博障碍。 好,我们来看一下以上我标注的所有黑体字,朱晓东完全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准,这就是导致了杨俪萍被害的真正原因,和一个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男人在一起,能有什么好结果? 可是很遗憾,大多数人不了解人格障碍,其实人格障碍在人群中占的比例有8%~15%,这是多么庞大的比例! 而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是父母不良的家庭教育。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经常是在儿童早期,就过着被虐待和忽略的生活。也就是父母不爱,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他感受到的是暴力、恐怖和忽视,那么他的性格可能变成反社会人格。 我们去了解一下朱晓东的原生家庭: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法制晚报采访朱妈妈的更多内容,我只引用这一小部分,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来一些问题? 朱妈妈从头到尾没有说他儿子一点不好,就算是不好,还要找个理由,说是无意的,是失手的。这理由站得住脚吗?朱晓东可不是失手掐死了杨俪萍啊,而是一直用力掐,就想让杨俪萍死啊! 他看到自己的老婆躺在地上失禁了,也不想抢救,就看着老婆一点点死去,还把老婆的尸体放在冰柜里,在这间房子住了三个月。还冒充她给岳父岳母发微信,而且更让人怀疑的是,在事发四天前,他让杨俪萍辞职了! 而这位朱妈妈在这些事情上都没有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如果朱晓东是恶魔的话,那么他的妈妈就是恶魔之母,她养出了一个社会败类,间接害死了一个善良温柔的女人。 我今天花了好长时间写出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的关注点不要在凶手和受害人身上,要关注在教育这个方面上。 有多少问题来自于不良的家庭教育呢?如果你现在有孩子了,你觉得让孩子听话是好事吗?从小让孩子按部就班的学习,没有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维,不传授一些人生智慧,那么在孩子步入社会以后,就真的会成为一个单纯善良的好人了。 我不是说善良的好人不对,而是孩子会被骗,因为孩子缺少智慧啊! 如果你现在有孩子了,你忽视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或者你不用心教育孩子,当孩子做错事以后就为孩子找各种理由。 那么孩子在缺少正确三观的引导下,就真的会成为一个欺骗他人取得利益的人渣! 其实杨俪萍和朱晓东的父母,都没有给孩子正确的教育,这难道仅仅是个案吗?这其实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三年,很多人已经遗忘了,不过脑子了,还有很多人在想起来这件事以后,依然会很愤怒和惋惜。 那么你有在反思吗?大多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在原生家庭那里找到原因,因为孩子最先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当然孩子没有受到好的家庭教育,也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变好。 但是家长如果在第一环就已经给孩子做好了正确三观教育,孩子以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呢?有多少人是在成年以后才发现,原生家庭那些不好的模式,实在太多了,我们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去修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变好,然后我们有了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但是会有一些人走不出来原生家庭的阴影,要么在今后的亲密关系当中成为受害者,要么变成加害人。我觉得父母们一定要想清楚一点,你们不是在为你们自己养孩子,孩子最终是要步入社会的,如果你们性格就有一些缺陷,孩子内心也会有。 这个悲剧的发生,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朱晓东能接受到真正的母爱,他就不会那么频繁地找各种女人...... 真正的母爱不是溺爱,而是温柔的慈爱和恰当的教养,给孩子正确的三观以导向真正的幸福。正因为朱晓东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他内心是多么空虚,这个社会里有多少男人抽烟?抽烟这个行为,是在反应这个男人内心的空虚和痛苦,是在他婴幼儿期没有被满足的口欲,就是妈妈没有让他体会到吃奶的美好感受,他没有充分体会过。 他在长大以后就会总想去满足口欲,通过抽烟的方式来获得这种感受。 这个社会里有多少女人在爱情里痴情?在外人看来已经是不合适的感情了,可是她依然坚持,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她想改造,她的原生家庭环境不好,父母经常吵架,她遇到这个男人以后,虽然这个男人不好,但是她想改造这个男人,按照她希望的样子去让这个男人变好。 也就是她希望从这个男人身上看到她父亲变好的形象,那么她就可以得到被疼爱,被呵护。 教育界有句名言,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家长......我们看到父母吵架,但不希望父母吵架,其实父母之间吵架是内心缺爱,是他们的父母就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爱。因为没有足够,所以缺,因为缺,所以总想获得,于是就有了控制和占有。 这就像轮回一样,没完没了的复制,我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要好好反思一下,你的生活是否是你父母生活模式的轮回?你的父母是否是他们父母生活模式的轮回? 如果是,请改变,你和你父母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从现在开始觉察,去修正自己的言行,去学习智慧,那么你就会慢慢变得和之前不一样。 以前你是无意识地复制父母之间相处的不好的模式,今后你会有意识地把来自原生家庭那里,学到的不好的模式,一点点去摘除,你就在慢慢变好。 有很多人最后变好的原因就在这里,他们不再对原生家庭抱怨,不再推卸责任,而是做好自己,做真实而美好的自己。 我真诚的盼望,社会上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了,人生,且行且珍惜。 我是心灵之音,90后心理咨询师,如果你觉得本文写得还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