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欣赏】杨妃村里吃饺子

 巴山夜雨时00 2019-02-19

河东人讲河东轶闻丨运城人听运城故事

杨妃村里吃饺子

作者:淮战科

杨妃村,顾名思义,是个以姓杨的妃子命名的村庄。

哪个姓杨的妃子?说出来你可能要瞪大惊奇的眼睛。因为,她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在风雨飘摇的大唐历史转折节骨眼上,花钿委地无人收、顷刻魂断马嵬坡的唐明皇李隆基的爱妃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羞花之主。因其而生的“环肥”一词,既展现了一个朝代对于女性美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彰显出大唐盛世雍容丰腴的气象。

据杨妃村的老辈人讲,该村原本唤作月西村,出了杨贵妃后,被方圆十里八村的人们“杨贵妃村”“杨贵妃村”的喊叫惯了,就干脆改成了“杨贵妃村”。后来,又因杨贵妃被赐死,讳去了一个“贵”字,便成了“杨妃村”。

这个传说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周围的许多村名来历听起来都与杨玉环荣升贵妃后回乡省亲有关。譬如,该村北边的贵戚坊、杨家庄、马营,据说分别是杨贵妃的贵重亲戚、家人和马夫住的地方;东邻的东朝,是御驾亲随杨贵妃一道省亲的唐玄宗办理朝政的地方;南面的田村、郭(锅)村,分别是皇家临时征用的田园与粮食、蔬菜存放和支灶架锅、烧火做饭的地方;西厢的景滑(花)村,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赏花观景的地方。

除此之外,村里还流传着杨贵妃降生、玉环一名的由来等等逸闻。是真是假,这不是我们牵肠挂肚穷根究底的事情,自有爱钻研历史的人去考证。反正,杨妃的村名就这样叫开了。我们关心的是来杨妃村吃饺子。

说到来杨妃村吃饺子,缘起于生在杨妃的运城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冯建国先生的一篇乡情散文。半个多月前,老骥伏枥、勤耕不辍的冯老兄在他的公众号《古运新城》发表了篇《家乡饺子》。冯老兄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化散文学者,先后出版了《锦绣河东》《千年三晋》《万世人极关云长》《回眸彼岸》《人中龙凤》《普救寺传奇》等数十部近千万字的著作,有着一支生花妙笔,任何无趣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立时都会生色三分,更何况被人们誉之为“好吃不过的饺子”呢。

凭着冯老兄的文采,愣是把已是寻常百姓家家常饭、市集街巷但凡饭店大都买得到的饺子,写的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热气腾腾、香气喷喷,好像刚出锅一样,香味儿从字里行间溢出来,直扑人的鼻孔,再加上精美的配图,叫人一边读着一边就口舌生津,嘴角生涎,肚子里的馋虫咕咕直叫。有文友忍不住在“古运新城”群里赤裸裸地留言“好想吃啊” “冯老师,什么时候请大家吃饺子呢?”留言后面还配上流着口水的表情包,“楼下”跟帖不断。

冯老兄本是个古道热肠、热情好客爱交往喜热闹的人,看了一条条留言、一副副馋相,架不住“吃货”们的鼓噪,一边发出鼓掌的表情表示欢迎,一边还不住地吊胃口,说是要吃饺子,就到杨妃村来,品尝正宗的贵妃饺子。这一吊,更是勾起更多文人骚客的饺子瘾、家乡情。就这么着,到杨妃村吃饺子,被不玩虚言、诚信待人的冯老兄正儿八经地提上了议事日程,策划成了一场文化沙龙式的联谊活动。

我和冯老兄平时走动不多,但交情匪浅。在十多年前结识之前,我们便已神交。我的第一本书《位卑未敢忘忧国》就是邀冯老兄作的序。前一阵子,我邀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主编梅雨墨先生来运,为西散原创运城工作站揭牌并讲学,曾请冯老兄作陪。随后,冯老兄专门在杨妃村设家宴招待梅先生一行。就凭冯老兄对我的这份关爱,这份热诚,这份鼎力相助,虽然我心里害怕给他增添麻烦,但他的活动我岂有不捧场的道理?

5月27日是星期日,也是冯老兄委托群管和大伙约定在杨妃村吃饺子的日子。因为前一天刚下过场透雨,晴朗的碧空如洗,气温又不高,让人感觉格外清爽,真是难得的出门访友的好日子,我喜而谓之“真乃冯兄话吉(冯老兄的微信名),黄道吉日也。”9时许,我、妻子和一位搭我车的赵琴英大姐一同往杨妃村奔驰而来。

杨妃村属临猗县牛杜镇管辖,距离运城市区仅有咫尺之遥。驱车西出运城市区,拐上209国道,行驶约十余公里二十多分钟,就见紧邻国道右侧有一座红底金字的村名牌楼,“杨妃村”三个字熠熠生辉。

冯老兄的宅院就在进村后第一个十字路口西侧,坐北朝南,大门敞开着,热情的乡邻站在门口帮忙指挥前来的车辆有序停放,迎接宾朋。冯老兄的夫人一大早就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利落,整洁大方,客厅内宽大的茶几上摆满了甜瓜、樱桃、杏儿、油桃等时令水果和花生、瓜子、小麻花、甜点等一应待客的食品。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站在冯老兄家二楼的晾台上,望着村外葱茏的枣林,骋目远处迤逦的中条山,回眸院内青色的翠竹,我的脑际不禁浮现出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诗句。冯老兄现住在运城市区的单元楼里。单元楼里请大家吃饺子,地方狭小拘束,也没有家乡的味儿。回村里老家请,地方宽大敞快,可多纳客人,又有田园风光,给人以回归自然、亲近乡土的亲切。这番用心,足见冯老兄为人之实诚。

十点钟,在“古运新城”群里报名吃饺子的、应邀前来的和没报名也慕名闻讯而来的,陆陆续续莅临。有写散文小说的,有吟诗词歌赋的,有挥毫泼墨的书法家,有描红画绿的丹青手,有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者,都是文艺圈里圈外名字撂出了一定响声的,诸位虽则隔着行相互未必对得上号,但绝对海水不可斗量,哪个也不可貌相,好比八仙,各有其能,诚可谓高朋满座,群英荟萃。脸熟的,趋步上前握手寒暄;眼生的,相视一笑算打招呼;豁达的,自报家门立马熟络;腼腆的,拉个熟人便不撒手;济济一堂,脸上俱挂笑颜;欢声笑语,在屋里院外飞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远超过冯老兄估计的五十人。

这么多宾朋,当然不能坐等着吃饺子,好客而虑事周全的冯老兄头一天就安排好了,让挚友临猗县图书馆馆长荆福奎先生带着大家,先去邻近的景滑村参观收藏丰富、叫人叹为观止的民俗博物馆,又奔赴临猗县城参观了刚被获评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的临猗县图书馆,回来刚好12点,大家合影留念,然后品尝饺子宴。

说是饺子宴,却不单单是饺子。热情好客的冯老兄一家人还精心准备了丰盛的九菜一汤,蒜泥凉拌扫帚苗、凉拌蒲公英、葱丝凉拌油炸豆腐丝、五香调料煮花生、姜蒜糖醋莲菜、一袭红衣的脆炒花生仁、酱香卤牛肉、清香土鸡块、香菜排骨汤……山肴野蔌,荤素搭配,透着浓浓的乡土味儿,珍藏的定制好酒冯氏老窖,红瓶上印着金色的双喜图案,既见主人待客的一片真诚,更增添了大家欢聚一堂的喜庆气氛。饺子也是不重样,有韭菜鸡蛋馅的,红萝卜鸡蛋馅的,大肉莲菜馅的,寓意红火吉祥,好运连连。

为了今天的饺子宴,冯老兄全家上下从昨天就开始总动员,今天一大早就老少齐上阵。在外工作的姐姐、妹妹全都赶回来在厨房忙活,冯家人的亲密和睦于此可见一斑。邻里乡亲也争相搭手帮忙,从早上就开始拌菜馅、擀面皮、包饺子。你想想,来宾加上帮忙的乡亲,七八十号人的饺子,可真是要费人费力费一番功夫包的,更别说还有每桌上的九菜一汤。

宴席要开始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冯老兄特意走到我这一桌,邀我来主持宴会。既得冯老兄如此看重,我望望满桌嘉宾稍稍谦逊礼让了一番,便不再推辞,拿起话筒,和冯老兄一起走到中间,临时客串起主持来。

首先,自然是有请冯老兄致欢迎词。冯老兄讲了饺子宴的缘起,讲了他的《古运新城》,感谢大家的光临惠顾,感谢大家对《古运新城》公众号的关爱支持!接着,是和老伴专程从芮城老家赶来的原临猗县委书记杨文宪老先生讲话,盛赞冯老兄的文才文品、人气人品;第三位发言的是《古运新城》策划者之一姚瑞生先生,介绍了《古运新城》的栏目设置,希望大家踊跃投稿,提升《古运新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主持结束语中,我高举酒杯提议道:“今天,各位嘉宾高朋聚杨妃,恭贺《古运新城》开新篇,让我们共同举杯,为冯建国先生佳作纷呈誉九州,《古运新城》名华夏,干杯!”

宴会欢快进行。冯老兄挨桌逐人敬酒,依然煞是认真。

宴后,我一边欣赏着书法大咖们飞龙舞凤,争相为《古运新城》留下墨宝,一边遐思遄飞,聚会交友逢知己,本人生之快事也! 借因聚首,相谈见欢,属文弄墨,更是文人墨客的雅兴。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对于每个参加聚会的宾朋来说,其实谁是真为吃一顿饺子而来?来杨妃吃饺子不过就是个由头罢了。幸冯兄乐此,大家于此会老友结新朋,笑逐颜开,足见乐哉。而或切磋交流,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所悟获;或于山外青山楼外楼,发现己之渺小,从而励志在心得长进,那就更不虚此行了。

而对我来说,此次杨妃村里吃饺子最大的收获则是,从冯老兄的身上,再次领悟了“文品基于人品,人品乃文品之魂”的至理。他旺盛的人气,吸引了不少不相识的文友慕名而来,不正是源于他认真做人作文的品格吗?如果说,作文先做人,冯老兄不愧为我学习的楷模!

             2018年6月3日于家中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