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媛,上党潞(今山西黎城县)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其先祖冯亭为韩上党守,冯亭之后冯毋择、冯去疾、冯皆为秦相。冯氏之父冯奉世在武帝末年入朝为郎,汉元帝时为执金吾。冯奉世喜爱读书,冯氏深受其父影响,熟读《尚书》、《春秋》等书籍。知书达礼的冯氏不但聪明能干,而且长得娇美动人,很得家人疼爱。
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汉元帝即位不久,朝廷下诏广招民女,以充后宫。相貌俊秀的冯氏被召入宫中为长使。因其貌美聪慧,又善解人意。所以入宫数月,又被封为美人。元帝的妃嫔很多,但得到临幸生子的却寥寥无几。
汉元帝永光元年(戊寅,公元前43年),入宫5年的冯氏为元帝生下一子,名刘兴。此时,冯氏正受宠于汉元帝,其父冯奉世也因此受到重用,被封为右将军光初勋,其兄弟几人都曾立有战功,都做到了职务较高的职位。尤其是冯氏的哥哥冯野王,汉宣帝时就为太子中庶子,十八岁时便上书顾考长安令之职;汉元帝时,御史大夫李延寿病逝,满朝大臣皆推冯野王。汉元帝于是命尚书平衡其高低,冯野王仍居第一。元帝考虑再三说:“我若任用野王为三公,后世必说我照顾后宫亲情。”于是元帝还是任用了太子少傅张谭为御史大夫。后来,冯野王曾感叹的说:“无功之人,因攀附皇室为亲而受重用,而我们兄弟却因此而受牵连。”虽然冯野王没被任为御史大夫,但他仍受器重,并且在当时名气很大。
汉元帝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38年),汉元帝与众后妃观看老虎之类的猛兽。突然,一只熊爬出围墙,直往元帝坐的方向走来,元帝的另一宠妃傅昭仪及其他嫔妃惊叫着怆惶而逃。冷静的冯氏为了保护元帝,以身体挡住熊,不让他伤害到元帝。这时,侍卫冲上来将熊杀死。一场惊险过后,元帝奇怪地问冯氏:“其他人都惊吓而逃,你为何前去将熊挡住?”冯氏关切地对元帝说:“臣妾担心熊冲向御座,伤了圣上,帮你用身体挡之。”元帝听后十分感动,至此更加敬重冯氏。
汉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公元前37年),冯氏之子刘兴被封为信都王,冯氏也被册封为昭仪。
汉元帝竟宁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汉元帝驾崩,太子刘骜继承王位,是为汉成帝。冯氏被称为‘信都太后’,与儿子信都王刘兴一起住在储元宫。
汉成帝阳朔二年(戊戌,公元前23年),年满19岁的刘兴,被改封为中山王,冯氏于是随儿子一起去了中山国。刘兴一直无子,当时盛传卫氏家族之女子善于生养,汉成帝于是下诏,让卫子豪的女儿为刘兴的妃。
汉成帝元延四年(壬子,公元前9年),卫氏果然生下一子,名箕子,即后来的汉平帝。
汉成帝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刘兴去世,其子箕子继位为王。当时箕子未满周岁,还患有肝病,冯氏亲自照料,并四方求神为其治病。
汉成帝绥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三月,汉成帝驾崩,因没有子嗣,于是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继承王位,是为汉哀帝。哀帝与箕子乃叔伯兄弟,俩人情同手足。汉哀帝即位后,让张由前去中山国替箕子治病。但张由情怀怪异,精神上又有毛病,后来突然发病离开中山国。回到长安后,尚书上书责问张由擅自离开中山国,要追其罪状,张由因为害怕,便诬陷冯氏诅咒哀帝及哀帝之祖母‘恭皇太后’傅氏。傅氏一向忌恨冯氏因挡熊有功,与自己平享元帝的宠爱,于是乘此机会致冯氏于死地。汉哀帝听从祖母傅氏的话,下诏令御史丁玄处理此事。冯氏的弟弟带领御者、官吏近百人,分别去雒阳(今河南省西部)、魏郡(今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以南)、巨鹿(地处河北省南部古黄河)调查此案,数十日一无所获。又下诏调换史立与丞相一同调查,史立曾得傅氏恩惠,一心想报答傅氏,此时正是机会。他受傅氏唆使,将冯氏的弟弟冯习及弟媳等十余人处死,又让徐遂或诬陷冯习曾想杀死皇上,改立中山王。史立以此上书,冯氏家族欲谋反。史立审问冯氏时,曾戏言说:“当初,熊上殿,你是多么威武,今天又怕啥?”冯氏坦然的对左右说:“这是宫中之事,何需让周围人知道?这是想陷害我而已!”说完,将史立带来的毒药一饮而下。但不知是毒药的份量太轻,还是冯氏的身体异常。毒药喝下后,冯氏并没死,有人请求将冯氏再次处死,但哀帝不忍心这样做,便将冯氏废为庶人,迁往‘云阳宫’。冯氏的兄弟宜乡侯冯参、冯君之、冯习及子孙有的被杀、有的自杀、有的坐牢,有的则被遣回原籍,而诬陷冯氏的张由却被赐为关内侯,史立也升迁为中太仆。同年,冯氏死于云阳宫。 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六月,在位六年,时年26岁的汉哀帝驾崩,因无子嗣,太皇太后王政君派车骑将军和大鸿胪左成等赴中山国迎接冯氏的孙子箕子继承王位,是为汉平帝。
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公元2年),即位后的汉平帝箕子更名为刘衎。他将张由、史立废为庶人,迁往合浦(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并将傅氏家族一一法办,为其祖母冯氏平反昭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