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先秦时代的外族入侵很少 大一统帝国建立后却频繁发生?

 松竹同音 2019-02-19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不同历史框架内的外族记录?



在传统的国史叙事中,总是存在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被定义为弱小而无秩序的春秋战国,往往很少发生大规模的外族入侵事件。但在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建立后,类似的事情就层出不穷。甚至会慢慢演变为破坏性的灾难。这就不免让人产生困惑:究竟是历史记录的准确性出了问题?还是历史记录的角度存在偏差?


先秦时代的外战比例其实并不算低


在整个先秦时代,绝非没有类似后来“外族入侵”事情。但在当时,东亚各地的权力中心是分散而不集中的。每家诸侯都有自己的叙事结构,并把自己设定为无可争议的故事主角。这与后来的一元正统性帝国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故事框架。因此,任何矛盾都是多边的,泾渭分明的两两对抗叙事还未建被立起来。


首先,对于中原很多地方的居民来说,西周的建立本身就是一种外族入侵。但因为后来的王朝都将周人视为文化起源与权力正统性来源,所以不会从这个角度去记录历史。但考虑到周人的发迹历史与建立王朝的轨迹,无疑就是在当时扮演着外族征服者角色。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殷商王朝核心区域的居民,将突然面对一批截然不同的主人。


周人的东征与王朝稳固 都有浓厚的外族征战因素


在西周稳固的统治建立过程中,周王室与他们的附庸一起,为后来的整个先秦时代都竖立了持久性的族群对抗基调。这个历史进程一直到秦朝灭亡和汉朝建立,都没有完全退散。


一方面是承认周人统治的各类贵族集团,以国人身份入驻各自的封地。他们对于原住民“野人”来说,就是外族。而在诸侯国的封地之外,还有很多未被纳入体系的部落、村社乃至小国。这些人被冠以各种“夷、蛮、戎、狄”称呼,几乎与整个周朝的诸侯体系战斗了数百年之久。


受封各地的贵族们 都需要应付领地内外的外族


另一方面,同为西周旗下的贵族集团,也因为彼此的来源不同而发生类似族群对抗的战争。这类冲突在之后会被归于诸侯争霸,实际上也是一种“外族入侵”的表现。因为除了追随周王室东征的嫡系外,还有很多顺从周人的殷商带路党、东夷部落、南蛮族群与后来大量加入的北狄人群。哪怕是在后来的战国时期,与中原体系隔阂较大的秦国与楚国,还被中原诸侯们视为外族。前者被讥讽为西戎,而后者则经常被称为南蛮。两者也以相同的标准来指代中原贵族势力,将他们视为和自己不属于同一体系的外敌。


因此,说先秦时期没有外族入侵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是后世人记叙历史的标准设定,让很多族群冲突被披上了其他冲突性质的外衣。但就是以这样大加修饰的标准而言,先秦时代也同样出现过西周灭亡与北狄入侵事件。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些外族入侵也都是遮盖不了的历史内容。东周王朝的建立与齐国人“尊王攘夷”成功,都建立在这些外族入侵事件之上。


很多外族征战 在后来被判定为诸侯国之间的兄弟之争


此外,那些居于边缘位置的诸侯国势力,因为向着非周朝势力的范围扩张而引发过更多族群冲突。长期与西戎交战的秦国,就是其中典型。之前的晋国兼并北狄小邦的情况,也与关中的秦国类似。后来继承其主要遗产的赵国人,也吞并了代地,并与刚刚形成的新一代游牧势力展开拉锯。至于东北方向的燕国人与南方的楚国人,也没有少同外族作战。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时刻提防外敌的反扑。这既是一种持久性的压力,也为此类诸侯国的实力壮大做了贡献。


但这些乱世中的常态,都因为秦国的首次大一统出现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本有着各自对手的诸侯国们,现在成为了大一统帝国的一部分。帝国官方也就顺便捡起了旧诸侯同各自对手的矛盾。诸如北方的匈奴、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百越势力,都由此开始大量出现在历史大舞台上。也因此产生了我们后来都非常熟悉的“中原vs非中原”“外族入侵”历史叙事。


大一统帝国捡起了所有边区诸侯们的外战对象


最后,服务于大一统帝国的文人集团,在回顾先秦历史时会习惯性弱化诸侯争霸中的外战因素,强调兄弟之争的内斗属性。只有对那些自己君主所不能搞定的对象,才会继续以外战模式给予记录。这种历史叙事方式,也一直到今天都在发挥作用。


我们所熟悉的国史内容,完全是基于这个框架构成的。不少人无法弄清先秦与后来历史的风貌差异,也就是没有弄清楚这个根本性的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