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典的正妃、炎帝的始母

 庶民临风 2019-02-19
  女登,亦称安登,烈山氏部落的女首领,后成为少典氏的正妃。少典是原始社会时期有熊部落的首领,后人称之为有熊国,少典则被称作有熊国国君。少典是第一个出现于史籍的男性,为华胥氏之孙、伏羲与女娲之子、炎帝与黄帝之父。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标明原始社会己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少典的正妃、炎帝的始母---女登就在这远古时期,少典娶有蟜氏的两个女儿为妃,其长妃就是本篇的主人公女登。 传说,女登一天在华亭(位于甘肃东部、关山东麓,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游玩时,忽遇天降大雾,她与同伴走散后遇见一条神龙变成的美少年。春心萌动的女登与之交合。须臾,雾散云开,从睡梦中醒来的女登,遍寻各处也找不到那位少年,唯见沟壁有一石龙,高约三丈,长约二十丈,头西身东,龙尾藏于山中,宛若真龙一般。
   炎帝魁隗氏祝融三十二年(丙寅,公元前4795年)孟春,女登在潬渚(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伊川县境内)生下炎帝神农。传说炎帝神农生下三天能言,五天能走,七天就长全牙齿,五岁便学会了许多种庄稼的知识。因其相貌丑陋,牛首人身,加之脾气暴燥而不得父亲少典的喜爱,所以母子二人被放至在姜水(今陕西宝鸡清姜河)河畔。于是,炎帝神农便以‘姜’为姓。姜神农长大后,因剽悍勇武、智慧过人,成为烈山氏部落首领,并以‘牛’为图腾,标记于旗帜之上。炎帝二十岁时,女登去世,其族人以简朴的古礼将她安葬在伊水河畔,并尊她为彭婆,其地如今仍称作彭婆镇(位于洛阳市南)。

  炎帝魁隗氏共工二十五年(乙未,公元前4766年),姜神农征服炎帝魁隗氏,迫使炎帝共工让出帝位。炎帝神农政权的统治区域,鼎盛时期南至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地区),北至幽都(今北京市一带),西至三危(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东至旸谷(今东海沿岸地区)。这是中国远古时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统一,东西南北数千个大小部落共尊炎帝神农氏,史称之为‘万国共朝’。虽然这种统一只是一种表面形式,但足以证明炎帝神农氏政权在当时的影响力。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也是关中群山最高峰,不仅山势险峻时常还有虎豹豺狼出没。神农克服重重困难,历时三年,发现了数百种有药用价值的动植物,并用这些动植物的药用部分为人、畜治病,取得显著效果。后来,他把每次治病的经验用刀笔刻写在特制陶片上,形成了中国远古时代最早的医药书籍。当时,神农刻写‘陶书’使用的是上古符号文字,这种符号文字一直沿用至黄帝时期,因黄帝推广使用象形文字和甲骨文,禁止使用符号文字,致使这种文字逐渐失传。

   神农五年(庚子,公元前4761年),炎帝神农氏迁都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城北)。宛丘是早年太昊伏羲氏所建的都城,如今已废弃荒芜,但炎帝神农却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命人在此重建都城。称帝后的神农以仁德治天下,因此万民安乐。相传,炎帝有一条神鞭叫‘赭鞭’,用它抽打各种野草,野草便显出其药性。炎帝为了验证这些药草是否有毒,其性寒热,于是亲尝百草试其效用,并用这些药草为氏族百姓防病治病,致使炎帝氏族迅速繁衍壮大。神农不仅是农业和医药业之祖,也是音乐业和商业的创造者。

   史书记载:神农氏作琴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神农乃命邢天作《扶黎》之乐,制《丰年》之咏。这段记载十分清楚的说明,神农不仅精通音乐,而且创作的乐曲还与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神农还‘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句话成为史书最早有关在城内设立集市的记载,是中国原始商业的开端。神农氏采纳中原伏羲氏对婚姻制度进行改革的做法,规定本部落男子可以迎娶异部落女子,本部落女子也可嫁异部落男子。家庭则以男人为主体,男主外、女主内,而男女地位平等。这一男婚女嫁的新制度,打破了数千年的走婚格局,使得男人的地位逐步提高,女人的地位逐步下降,而社会制度也开始由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转化。神农为了造福人类,在深入研究医药学的基础上又开始研究粮食的种植和生产工具的改革。他独自前往各地走访,先后考察了大小数百个部落,学习和吸收到各地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了五谷(稻、黍、稷、麦、菽)的种植栽培方法,并向各部落推广。

  神农三十三年(戊辰,公元前4733年)夏,时年63岁的神农再次前往秦岭天台山采药,误食含有剧毒的草药火焰子(俗称断肠草),不幸身亡。因当时天气炎热,其遗体无法返回帝都,随从只得将他就地安葬在秦岭莲花台(今陕西宝鸡市常羊山)。

  炎帝神农氏政权共传八任帝,传国虚记二百五十四年(公元前4766年-公元前4513年)

  1、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年-公元前4733年)。

  2、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年-公元前4692年),迁都回陈留。

  3、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年-公元前4655年),迁都穷桑。

  4、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年-公元前4628年),迁都呜皋。

  5、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年-公元前4582年),迁都宜阳。

  6、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年-公元前4563年),迁都榆林。

  7、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年-公元前4539年),迁都古阳。

  8、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年-公元前4513年),初都于伊川(今河南洛阳市南),后迁都穷桑,又迁回伊川,再迁榆林。后来,炎帝率部族沿渭水、黄河东迁,经河北、河南、湖北,到山东曲阜打败了不少弱小部落后,‘定都于陈’,即今天的河南淮阳县。当时,长江流域涌现出了一个比较强大的部族‘九黎’。这个部族的首领叫蚩尤,兄弟81人,个个能征善战,强悍凶猛,善使刀、戟、弓、弩等锋利武器。史书记载:蚩尤性残暴、喜搏斗,他见炎帝自渭水南下,便率部族北上与炎帝争夺地盘,并大战于陈州。炎帝因力不能敌,败走山东曲阜;蚩尤追至曲阜,炎帝又败退到阪泉(今河北怀来县)。蚩尤继续追击,炎帝又逃往涿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永定河上游)。此时,涿鹿已是黄帝部族的势力范围,黄帝便派使者前来说服炎帝归顺。炎帝不听,并与黄帝大战于涿鹿,结果三战三败,只得归顺黄帝。至此,炎帝被黄帝取代。

    少典的正妃、炎帝的始母---女登榆罔二十六年(戊申,公元前4513年),轩辕氏大酋长姬邦卉正式称帝,以涿鹿为都,国号黄帝,史称黄帝轩辕氏。黄帝姬邦卉降封炎帝姜榆罔为诸侯,并将他封在洛水卢氏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不肯受封的姜榆罔,弃爵率家人迁徙江南,后定居于湖南茶乡(今湖南株洲市茶陵县),以医为业,深得当地百姓厚爱。

  黄帝轩辕氏政权帝芒二十年(丁卯,公元前4494年),六十八岁的姜榆罔病逝于茶乡,当地百姓感念他救死扶伤的美德,仍以帝王之礼将他厚葬于霞阳,初称‘炎帝冢’,后世改称‘炎帝陵’,其陵址在今湖南株洲市炎陵县霞阳镇。

  考古发现: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而宋代罗泌撰的《路史》就记述得更为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在其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后来,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朝廷将事官考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得到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庙,反倒保留着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唐兴寺,重建炎帝庙。

   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属衡州府管辖。

   宋理宗淳祜八年(1248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陈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并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修葺。宋代以后,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发者掩之,蔽者葺之’,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一次全面修茸。翌年修葺竣工,旋遣国史院编修雷燧来炎帝陵告即位致祭。

   嘉靖三年(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的重修,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新庙的建筑格局为:主殿名‘圣容殿’,殿内塑炎帝神农氏祀像,殿外建一高阁,宽敞如殿。阁下为陛道,中为丹墀,纵横数丈。东西庑各三间,前列三门,四周建有垣墙。墙内有大道绕阁,沿墙行可以直达殿后陵寝。整个殿宇陵寝连成一体,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此次修葺距前已有百余年历史,炎帝陵庙因久经风雨剥蚀,日渐颓坏。酃县县令目睹庙宇日非,于是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整修。新庙规模因循旧庙,然庙貌大为改观。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约有九次:

   顺治四年(1647年),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炎帝陵庙惨遭破坏。事后当地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由于战争频仍,资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圣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来炎帝陵告灾致祭。王见陵庙栋宇损坏严重,入告于朝,奏请修葺,圣祖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规模。

   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照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八个月有余。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相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此后,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均未见史书有修葺的记载,但同治十二年版《酃县志》所载炎帝陵殿形制图,又与道光年间所建之陵殿有异,其间有可能作过修葺而未入志。

   民国年间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有相关文字记载的有四次:

   民国四年(1915年),酃县知事瞿燮捐资百元,连同炎帝陵修葺费14元交人筹措修复,土木将兴,旋因湘军驻陵侧,以至无法施工而作罢。

   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连年兵祸,陵庙倾圯在即,酃县政府再次呈文请修,湖南省政府拨款500元,令县长欧阳枚鸠工修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酃县县长夏礼鉴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损坏’于年初组建了修复炎陵筹备委员会,但是半途而废修复计划未能实施。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主持的一次大修。同年日军进犯西南,为防患于未然,薛岳拟将省政府迁酃县炎陵山。是年春,拨专款于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修筑了茶陵至酃县炎陵山的简易公路,并对炎陵殿宇进行了全面修葺。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烛,引燃殿内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文化革命期间,陵殿及其附属建筑又重遭破坏,除陵墓外全部夷为平地。

   1986年6月28日,由酃县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1988年10月,胜利竣工。重修后的炎帝陵殿,其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墓冢。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极富民族传统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