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诗人汪国真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2015年4月26日凌晨2时10分去世,享年59岁。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相信每位喜欢诗歌的人,都读过汪国真的诗篇。的确,汪国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是大学校园里最流行、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强调意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主题积极向上、昂扬超脱,自上世纪后期以来,安抚了无数痴迷者的心灵。 和许多同时代的诗人不同,汪国真在写新诗之余,对书画、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也颇多涉猎。他的书法脱胎毛体,具有那个特定年代的鲜明特征,同时又显得天真率性、健康单纯。他的画作端庄豁达,多取材花鸟鱼虫,洋溢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他也创作了大量的古典诗词,这些诗词也如他的新诗一般浅显明快,虽不求句工,亦以情真感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又拿出精力开展诗词以及音乐的相关研究和创作,亲自为三百多首古诗词谱曲配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贡献了自己的心力。 汪国真先生走了。让我们重温他的作品,缅怀心中的诗意。
清平乐 树摇窗影,别令江南冷。绿水青山四时景,顿教无言泪哽。 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还还。无论漂泊何地,只祈如水如船。 卜算子 依旧望苍山,依旧苍山远。只是心情非旧时,辜负云霞晚。 还是迎春风,还是春风暖。面对春光融融意,独自肝肠断。 采桑子 甚烦都市多喧闹,只剩三更,花影娉婷。梦里常思看绿汀。 若能常对山湖色,畅饮抒情,泼墨书声。不做神仙做老翁。 点绛唇·秋景 伫立江边,望深秋败颜残景。鸟归人静,唯有白帆动。 思绪如潮,欲罢风难定。君知否?情深是令,不为春来聘。 蝶恋花 桥下水流桥上雨。更有风吹,阵阵添头绪。远看长亭近观柜,谁人能解心如缕? 都道春光无限好。感叹青春,却要和烟老。不怕东来树将倒,只忧空有出师表。 又 又是秋黄霜满路。一曲悲吟,落叶和风舞。山道接云若金瀑,游人不晓藏何处。 河上小舟应半渡。水澈林幽,一见清心目。何时方能去繁缛,只邀山色同一住。 浣溪沙 踏雪观梅意早融,精神更胜丽姿容。山农画笔亦难工。 不到寒时知也浅,识君风骨愈尊崇。凉时不禁忆花红。 如梦令 丽日梅花白雪,新月书灯青叶。只憾影孤独,此怅谁人能解?抛却、抛却,且等来时听鹊。 虞美人 回眸来路风飘恨,酒醉不堪饮。曾将岁月付东流,流水落花相对两含羞。 寒山夜雨催心冷,更思花竹影。谁人能解我心愁,扫荡浮云迷雾月如沟。 摊破浣溪沙 来睹真容已知名,相逢一见忘不成。风韵更有精神在,桂花清。 想使白云无去意,思留天外胭脂红。谁令世间多绿色,看春风。 满江红·问山河 暮色苍茫,大江涌、远山落日。临高望、怅然良久,画图将逝。迎日入怀红杏绽,乘风行远白帆驶。几个能、了却诸心愿,归桑梓。 功未建,年如失。问何处,寻双翅。恨无能展翼,破天惊石。怕负了青山绿水,无由见古钟新寺。问山河,何法挽春华,拼一试。 念奴娇·华夏颂 长江万里,向东海、难数山川锦绣。荏苒时光尘烟里,多少英名不朽。李牡诗篇,秦唐事业,光灿追星斗。沧桑变幻,万古魂魄依旧。 都道泰岳雄姿,南海多宝藏,苏杭灵秀。更有人杰与才女,能建功破窠臼。霸王神威,汉武帝抱负,风啸雷吼。今日华夏,却使天也低首。 念奴娇·山西 万年三晋,问谁数、多少裴杨人物。霸业终成说重耳。骑射胡服赵武。文水才人、太原公子,后作蛟龙舞。解州武圣,赢得不尽歌赋。+ 遥想子安当年,有滕王阁序,天下独步。恒吕汾黄,更哺育尧舜禹荀狄傅。大小神仙,情惶惶拜到,五台佛处。壶口飞瀑,激起千帆争渡。 金鞭溪 金鞭岩下望雄奇,神姿应照十万里。 莫道眼前清水浅,波澜源自出小溪。 ▎写在最后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你可以不喜欢汪国真,或者其他某位诗人,但你无法抹去的是,那些诗,和那些人,在我们青春里的痕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