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胥荣东医师:愿解“黄帝”真实义(上篇)

 艾灸客i 2019-02-19

坐在下面听到这句话,看到师父一脸慈悲的笑意,那一瞬间,只觉得心中震动。

我想起师父在课堂上讲的一些知识点:《灵枢》一书中经络不是教科书中的概念,不要总在教科书的概念里面绕。《灵枢·九针十二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针具和腧穴更重要;古人扎针用的是九针,今天许多大夫只用纤细的毫针,那刺激量能一样吗;“刺之而气至”这句当中的“气至”,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针感,而是针刺前后脉象的改善;现在针灸、按摩、汤药面临的问题,是量的问题;“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含义今人多有误解,认为是避开血脉而刺,但是其真实含义恰恰是直刺血脉……这些观点,我不知道有多少专业针灸大夫会真正在意,我只知道,师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考据,走到历史深处,解开诸多疑惑。

师父常常对门下弟子强调,学习中医,学习针刺,要有求道的心。师父当下做的事,无论出诊、讲课,也都是传道、授业、解惑。可究竟什么是“道”,怎么样才能拥有求道的心?我想,在师父的身上,最显著的就是宏观的思维,这与《黄帝内经》的整体观是一致的。比如从以下一则医案可以看出来,我们是多么容易陷入西方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

一位复诊患者,进到诊室,就先把在医院做的检查片子拿出来,说上次初诊,忘记带了,并指着片子里的一个白点说,这是一处钙化组织,我胳膊疼痛是不是就是它引起的?师父说,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患者仍沿着自己的思路追问,扎针能让这白点消失吗?

师父提高音量:跟你说了,这不是导致你手臂不能上举原因,还在里面绕,出不来,西医就是这种思维方式,不断细分,做各种细微的检查,非得找出个单一的因素来,然后就把这当原因。上次你扎针之后,疼痛立刻减轻了,但我怎么可能把这钙化组织扎没了?

患者听了,默默把片子收起来。师父又跟病人补充道,说这么多,不是在说你,是借着此事,说给这些弟子们听的。

这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师父将之贯穿在治病之中,还落实在生活的时时处处,真正是圆融无碍。我看到了师父的境界,但一到事情上,又像这位患者一样,陷入到误区里面。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可以看出师父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

那天,我从怀柔赶到望京来听课,路上为了看风景,把车窗全打开了,过了一会,就感觉受寒了。当时就想,天天听师父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都白听了,千万不能让师父瞧见了我这副昏昏沉沉的样子。还差两分钟就要上课了,准备去教室,到了当归中医学堂的厅里,师父正坐在那里,我悄悄站立在一旁。毫无准备的,师父站起来,当着其他人的面就开始数落我:你就天天这种忧愁的样子,真是“小人常戚戚”,今天这不舒服,明天那不舒服,今天为这个事发愁,明天为那个事担忧,你这是只关心自己,自私,还懒,如果你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做有价值的事情上,有目标了,就不会这样每天都愁云惨雾了。

在师父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还想解释,但后来就放弃了,也明白,师父为什么苦口婆心地让我们好好站桩,因为只有你的身体、你的心、你的精神都变得强大,你不会轻易受自然环境当中的邪气,不会因为生活里面一点挫折就承受不了。一席话,让我从各种纷乱的思绪跳出来,像师父说的,站在高处看社会、看人生和生命,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就能超越眼前的蝇营狗苟。

本期编辑:改珍  

审核 :延君     

文字来源:当归中医学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