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提起,虽然俗语的形成是由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创作中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因为有一定的道理所在,因此人们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很多俗语流传下来,并且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道理来进行解释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民间所说的“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由怎么的科学依据的。 ![]() 这句话是指孩子的出生日子,具体指的是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还有七月十五,男怕初一,是因为在古代命理学的角度来看,正月初一出生的男孩子,命硬,在一个家庭中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会克自己的父母。而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日,父母为了讨个吉利,是不会打骂这一天出生的孩子的,但是这却给父母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 而女怕正月十五,是因为在过去,这一天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日子,而在这一天出生的女孩子会认为非常的贪玩,过去对于女子的要求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人们非常忌讳在正月十五生女孩子。而男孩女孩都害怕在七月十五出生,是因为七月十五在道教中讲究这一天是鬼门大开的节日,而这个时间来投胎,民间认为这是小鬼在投胎,这对一个家庭而言是非常不吉利的。 ![]() 但这一切,是当时愚昧的百姓说出来的,具体有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呢?我们从医理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古代医理中,一阳出生的男子不容易生病,可是一旦生病了,是非常难医治的,因为男子以“气”为主,而这一天的月亮最晦朔,所以男子会气不足。而一阴出生的女子同样不容易得病,女子是以“血”为主,而这一天的月亮最圆。女子会有血不足的风险。 ![]() 同样在古代医理中,初一和十五生孩子的孕妇风险比较大,因为初一是朔月,十五是旺月,同时也是海水涨幅变化最大的时候,人体是会随着海水的涨落发生变化的。同时初一、十五,人的气血也会发生变化,这一天生孩子容易导致大出血,对孕妇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才会有这几天出生的孩子会克父母的说法。 ![]() 因此古代的条件十分落后,完全是属于靠天吃饭,再加上当时人们对天的敬畏,也就通过天气与自然界的生物结合在一起,从而总结出生活经验,如今,面对发达的技术,我们对待古人的说法也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