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新你对刹车的认识,博世iBooster浅析

 溜溜梅c4wm269e 2019-02-19

----------------------------------------------------

刹车,车辆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在改装界也流传着一句话“要改动力,先改刹车”。大家都知道刹车的原理,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刹车可以离开真空泵?

博世,科技成就生活之美。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在不同平台的广告内听过无数次。到底博世用什么样的科技成就了我们生活之美呢?大家都知道博世是一家来自德国的高新科技企业,在我们日常路面上见到的汽车中也有不少产品来源于博世。今天我要和大家讲解的 iBooster 就是一项来自博世,并颠覆了汽车行业刹车革命的一款产品。

iBooster 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估计关注新能源车的朋友在最近两年都一直有听到关于 iBooster 这个词,但这个 iBooster 到底是什么?又对我们行车有什么影响呢?其实早在 2013 年博世就已经推出了 iBooster 这项制动技术,而目前博世 iBooster 已经更新至第二代产品。iBooster 在博世专门为新能源车研发的 ESP hev 配合作用下最多可以实现 0.3G 的刹车减速度,这时候车辆将以电机进行减速,而该动作则可以实现将近 100% 的动能回收,这套系统还搭载了滑行功能。除了提升驾驶者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进行 20% 左右的提升。

iBooster 相较于传统真空泵设计而言体积缩小不少

刚刚也提到了 iBooster 是一项对刹车有着革命新变更的科技,iBooster 相较于传统的刹车取消了真空泵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型的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使得整个机构体积更小、更轻,为车辆安装时候节省了不少空间以及重量。

iBooster 制动技术原理是利用机构内部传感器对驾驶者进行的刹车动作做出响应,并将驾驶者的刹车动作转化为信号“知会”到制动泵中的电机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计算出电机应产生的扭矩要求后由二级齿轮单元装置将该扭矩转化为助力器阀体的伺服制动力,最后将会驱动放大机构最终推动制动泵开始工作,实现制动。 iBooster 原理视频为什么要用 iBooster ?相较于传统制动又有什么优势?传统刹车的架构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基本上车辆在出厂时调校的刹车属性在后续使用中是难以更改的,但 iBooster 制动是根据电子信号对车辆的制动力度进行控制,所以在后期是可以进行升级以及调节的。博世宣称在同等车辆条件下 iBooster 无论制动距离还是响应速度都要优胜于传统的刹车系统。

有了这项技术后对车厂进行同一车款的不同型号车型调节就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性,例如在性能取向的车型对刹车进行竞技化处理,又或者在家用化车型上进行更为线性以及细腻的处理。甚至在以后车厂若对车辆进行高度开放前提下,车主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车辆的刹车系统进行调节。换句话说整个刹车系统在 iBooster 的支持下是可以进行定制动作,即使在同一车辆上该特性也能为车辆带来不同模式的刹车体验,从而使得车辆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进一步提升。

另外,在现在电动车行业日趋智能化的年代,自动驾驶也渐渐的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iBooster 的出现也为自动驾驶中的自动刹车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在车辆行驶中若出现紧急情况,搭载 iBooster 的车辆将能更快速的获得刹车制动压力,对于车辆的自动驾驶安全性能有着显著的提高。

在极端情况下若 ESP 以及电子助力系统失效的时候,iBooster 依旧能够响应自动刹车。对于车速过快制动无法完全刹停的情况,iBooster 也将会进行制动力分配,将车辆碰撞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现在什么车用上了 iBooster?

即将进入中国的特斯拉 Model 3 搭载了博世 iBooster 系统 其实 ibooster 面世已经有好几年,市面上也有不少新能源车搭载了博世的这套刹车系统。有兴趣尝鲜的朋友也能在不同的价位找到搭载 iBooster 的产品。iBooster 不仅体积小巧,与 ESP hev 系统搭配还能对车辆续航进行一定量的加强即将在中国上市的特斯拉 Model 3 也将会搭载这套系统。特斯拉 Model 3 作为网红车型,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但不少网友还是非常期待它的到来。不仅仅来自国外的车型搭载了该系统,不少国内的车型同样也搭载了 iBooster 。

荣威 Ei5 是自主品牌中搭载了 iBooster 系统的一员。即将上市的 Marvel X 也将会搭载该系统。

蔚来 ES8 自上市以来一直都处于新势力造车品牌的第一梯队,这台引人关注的 SUV 同样搭载了来自博世的 iBooster 系统,而蔚来更是与博世签订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会在蔚来就传感器技术、自动驾驶、电机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展开重点合作。目前蔚来 ES8 搭载的便是由博世提供的驾驶辅助系统、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智能助力器 iBooster 等关键部件,未来这些部件在进一步开发之后,也将运用到蔚来旗下将推出的其它车型上。

目前新能源车逐渐在车市上站稳阵脚,对于新能源车消费者们最关心的自然是车辆续航的问题。现阶段车企对车辆续航的延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加大电池容量,更多的车企站在了节能角度为车辆带来更长的续航。不仅仅 iBooster ,之前新出行为大家介绍到的热泵空调也是新能源车节能增长续航的利器之一。目前已经有不少新能源车搭载了这套系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iBooster 将会像 ESP 等电子辅助设备一样在新车内大面积搭载。

借壳上市 北汽新能源能否撑起千亿估值

汽车之家

“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在即”,这一标题和“特斯拉将在华建厂”“造车新势力车型准备交付”等一样,常年霸占着各大汽车媒体的头条。如今,后两者已经进入实践阶段,而北汽新能源上市也只差临门一脚。8月8日晚,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名称拟由“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北汽新能源真的要上市了。上市意味着一本万利?近年来北汽新能源发展如何?未来如何布局?我们一起来聊一下。

北汽新能源业务独立原因几何?

2009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全年超1360万辆的销量,接近50%的增长,2009年的中国车市迎来了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国家四部委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了商业化的萌芽。

这一年对于北汽集团来说也是值得纪念的,北汽集团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正式成为国内“百万辆汽车企业俱乐部”成员;也是在这一年,北汽新能源正式成立。随后经过几年的发展,2014年3月,北汽集团将新能源业务独立出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也是国内首家股份制新能源汽车公司。

北汽集团之所以在当时选择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北京环境治理已成为政治问题,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其中汽车污染是重要治理方向;二是传统汽车领域我国与国外有很大差距,核心技术无法掌握,政府层面希望通过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三是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政府支持力度大,截至2014年10月,国家各部委先后出台了20余项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扶持政策,激励并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事实上,北汽新能源的独立也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集中发力优势,数据显示,近年来北汽新能源销量增速迅猛,从2012年698辆,一直飙升至2017年的10.32万辆。销量猛增的背后,是北汽新能源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一是大面积地铺设渠道、推广品牌,举办“卫?蓝先锋”行动计划等创新营销活动,包括奖励5.1万元北汽E150 EV电动汽车优价配车基金等,拉动销量;二是建设五国七地的全球性基地,试图构建国际化研发体系;三是新创ARCFOX品牌,进入新能源高端市场;四是加速在分时租赁、充电、换电以及二手车等业务领域布局,特别是在充电领域,建立了充电厂桩联盟,提出结合移动充电、家庭充电、商用换电等六位一体的充电方式,此外还提出E=MC2执行方案、i-link?智能网联品牌等。

产品层面,作为新能源车生产资质首家获得者,北汽新能源已经形成了EC、EU、ES、EV、EX、EH六大产品系列,并陆续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北汽新能源首款电动车型是基于传统车型打造的EV150,2012年左右产品率先在出租车领域示范运行,随后在2014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开始逐步向私人领域扩展,产品续航等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为何能在短期内成功上市?

北汽新能源上市计划早已布局,2014年北汽股份在港交所上市之时,新能源车业务被剥离出北汽股份。此后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多次表示北汽新能源会单独上市。但如果正常申请A股上市,三年持续盈利红线是必须跨越的前提。这意味着2016年开始盈利的北汽新能源最快要等到2019年才能申请A股,“借壳上市”成为了最快的选择,对象则为SST前锋。

随着2017年12月北汽集团入主SST前锋,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之路正式开启。此后大约4个月左右时间,双方完成了资产置换、股改方案通过等,进入资产交割阶段。实际上,作为“壳”,SST前锋的资质并不是十分优质,一方面,SST前锋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等)不佳,曾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另一方面,SST前锋的“壳”太大,按照当前停牌价52.69元/股停牌价计算,SST前锋市值约为104.11亿元,“壳”的市值过高,对标的EPS(每股盈余)摊薄程度不低。但是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却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同一控制人(北京市国资委)使得执行难度极大降低。

资本市场的共识是,与通过并购上市相比,借壳重组上市的过程往往艰苦而漫长,虽然“壳”公司普遍已经到了生存的边缘,但由于置入公司的优质资产以及其带来的升值空间诱惑,往往存在最后一刻交易对价难以达成的情况存在。由于包括重组新规、再融资新规在内的一系列监管政策,2017年国内借壳重组上市的成功率只有50%。此次北汽新能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市资质,与双方同一控制人有较大的关系。当然,这并不代表北汽新能源此次重组难度不大,实际上除了负担重组方案推进,其还要处理SST前锋留下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层出不穷的诉讼赔偿等。

寻求上市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尽管上市之路会面临的诸多难题,但很多企业还是会选择这条路,其中资金是最大的原因。在去年8月,北汽新能源举办的核心媒体沟通会上,北汽新能源提出了“5615”战略目标。即年产销达到50万辆(其中全新平台302万辆);年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企业实现上市,市值达到1000亿元;实现5大核心举措,包括品质增长、创新发展、服务转型、互联网+、开发合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汽新能源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包括打造高端品牌,首款纯电动超跑ARCFOX-7(第二代)将于9月3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首发;推出“轻享出行”平台,旨在建立共享出行服务、共享停车服务、共享充电服务、出行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等在内的开放式共享汽车企业生态平台;牵手麦格纳,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对外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开放个人换电业务,今年7月随着北汽新能源EU300对私版车型上市,北汽新能源换电模式开放到个人;发布达尔文整车人工智能系统,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等。从体系上来看,几乎涵盖了新能源领域上下游生态,而这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撑。

此前北汽新能源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2016年,北汽新能源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年内完成了30亿的A轮融资,同时在年底开始推行员工持股计划;2017年,北汽新能源启动了B轮融资,在B轮融资中,北汽新能源吸引了包括中国信达、中翼投资、星网工业园、国轩投资等14家出资者,筹集了111.18亿元人民币。彼时,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曾透露,B轮融资将为2018年北汽新能源上市做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布B轮融资信息时,北汽新能源还特别介绍了员工持股情况。共有96名骨干技术、研发、营销等员工,通过两个有限合伙公司作为持股平台,与外部投资方同股、同价的方式,以个人购买公司股份的方式,合计认购21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41%。这也是北京第一个进行员工持股的国有企业。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上市对于有利于北汽新能源快速做大市值,也更有利于北汽新能源的未来发展。毕竟,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北汽新能源后期的融资需求很大,借道A股市场是现实的选择。

政策退坡下北汽新能源还面临哪些压力?

上市并也不意味着一本万利,北汽新能源还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声音,无论是产品销量,还是盈利能力等都存在着诸多压力。

2017年超10万的销量,对于一个新能源车企来说,是一个值得夸赞的数字,不过从北汽新能源车型销售架构来看,销售结构比较单一,还是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车型。上文曾提到,北汽目前主要有EC、EU、ES、EV、EX、EH六大产品系列,但主要在售车型只有三个系列,其中EC定位微型车,EU系列定位紧凑型轿车,EX系列定位小型SUV。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前SST前锋发布的《收购报告书》显示,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10月的营收分别为34.71亿元、93.72亿元和73.77亿元;同期净利润为-1.84亿元、1.08亿元和3924.40万元,这一业绩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补贴,数据显示,同期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5796.28万元、1.48亿元和2475.25万元。

2018年新补贴政策发布,向高续航、低能耗产品倾斜,这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6月新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北汽新能源由于5月EC系列停产,产量大幅下降,6月的销量也随之大幅度下跌,环比下降51%。

此外,从2018年上半年北京地区新能源乘用车上牌量累计数据来看,曾经稳坐北京市场头把交椅的北汽新能源在自己的主场在已经被比亚迪超越的情况下,与上汽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所以有业内人士质疑,北汽新能源未来如何以及能否持续博得资本的青睐,是其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市场端面临压力的同时,北汽新能源还面对着人才的持续流失。进入2018年,北汽新能源高层人事变动频频,李峰、蔡建军、张勇、陆皓等多位高管离职,虽都未给出具体原因,但频繁的人事流动显然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北京新能源上市在即,正是即将发力之时,如何守住人才,并引进更多人才也是其需要解决的事。

全文总结

参考众泰汽车借壳金马股份,在完成公司名称、经营范围等工商变更登记后,便进行了证券简称及股票代码变更,正式完成借壳上市,可见北汽新能源离上市仅一步之遥,A股市场纯电动汽车第一股即将诞生。如果说2009年北汽新能源成立是政策环境因素较多,2018年北汽新能源上市更多是企业自身的选择,特别是在北汽集团宣布自主品牌将一步步停售燃油车之后,未来北汽集团希望在新能源领域打开新局面。当然,对于企业来说,上市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开端,将会在面临更多资源的涌入的同时,承受市场带来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中,北汽新能源后续发展如何,能够实现其目标中的千亿元市值,我们将持续关注。

---------------------------------------------------

接下来的舞台就是您的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