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块瑰宝,同时也包含了许多动人故事,今天来看看因诗而成佳偶的诗人们: 一、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有次外出踏春,因口渴去一农家讨水喝。一美丽少女开门问明情由后,马上端了碗水给崔护,之后靠在桃花树边,崔护喝完称谢离开。过后崔护念念难忘,于是第二年又去那户农家,敲门无人应。于是崔护到邻家借了笔墨写了一首诗在门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并落款:博州、崔护题 题写完后黯然归去。过了几日,崔护不死心,再去那农家。到后敲门,一老人开门问“有什么事?”崔护说“在下崔护……”,没等崔护说完,老人马上打断:“你就是崔护?你害死我女儿了!” 崔护大惊问:“此话怎讲?”老人说:“那日我们出门访亲回来,看了你写在门上的诗后,我女儿茶饭不思,现在已经死了。”崔护大悲,请老人让他再看看姑娘,老人见他情真意切,也就同意了。崔护见到姑娘躺在棺材了里,神色如故,不由得抱着姑娘疼哭,眼泪流到姑娘脸上。不多久,姑娘竟然苏醒过来了,姑娘不过是一时虚脱晕厥而已。老人、崔护都大喜,于是丧事变喜事,崔护抱得美人归。 二、红叶传情 唐朝诗人顾况(就是说“长安米贵,白居可不易”的那位)在当时名重一时,语言诙谐,但也口无遮拦。一次他去山上游玩,遇到一秀才刚好说了句诗“驻马上山阿”,然后没下文了,顾况等得不耐烦就说:“可不接下句,风来屎气多”。 有次他和朋友在上阳宫外游玩,无意看到流水中一片红叶写了字,便捞上一看,字体娟秀,是首诗: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由于当时唐玄宗专宠杨玉环,其他宫女基本没机会享受云雨之欢。顾况一时兴起,也找片红叶写了首诗: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然后跑到流水上游,把红叶放入水面随流漂进上阳宫。过了十几天,顾况的朋友又捡到一片题诗的红叶交给顾况: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于是顾况和宫女开始了流水红叶传情(比现在的网恋还传奇)。后“安史之乱”发生,顾况立马冲进宫内找到宫女,后结为夫妻。 三、侯门似海 唐时秀才崔郊寓居姑母家,与姑妈家婢女互生爱恋,但姑母由于家境原因,不久将婢女以四十万贯卖给了襄州司空于頔。崔郊对婢女念念不忘,他在司空府邸外终于等到外出的恋人,两人百感交集。崔郊含泪写下一诗在手帕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于頔后来读到此诗,召来崔郊说:“四十万小事情,怎值得这句‘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将婢女交崔郊带回并送了不少嫁妆,成就了这段姻缘。 四、船上对答 唐崔颢写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可爱、大胆、聪明的姑娘和一点即通的小伙子一问一答,预示了美好的结局。比现在搭讪高明多了。 另附李白的来比较欣赏: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五、蓬山不远(这个是宋朝的) 宋祁(北宋词人)有次遇上皇家的车队,连忙让到一边。这时只听车内有人轻轻叫了一声:“小宋。”宋祁一看,见一个妙龄宫女对他粲然一笑。美人一笑却令宋祁心旌摇荡,便写了一首诗: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新词一出,立刻在京师传唱开去,后来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便追问当时的人说:“是第几车上谁叫的小宋?”最后有个宫女站了出来,羞涩地说:“当时我们去侍宴,左右大臣说:这就是小宋。我在车子里,也是偶然看到他,就叫了一声。”皇帝一听哈哈大笑,召宋祁上殿,说起这件事,宋祁诚惶诚恐。仁宗笑着打趣说:“蓬山并不远呀。”说完,就把那个宫女赏赐给了他。果然是仁宗。 六、周郎误 唐诗人李端去郭暧(醉打金枝的那位爷)喝酒。 在宴会上,李端喜欢上一个弹筝少女。于是郭暧就对李端说:“你要是能够用弹筝作为题材写一首诗,我就把这个婢女赏赐给你。”李端一听,瞬间就想出了一首诗: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郭暧听了这首诗,非常满意,就把镜儿送给了李端。这首诗也成为了名篇一直流传,成为佳话。 七、狂言索美。 尚书李愿罢官住在洛阳,每日饮酒高会嘉宾满座,但他不敢请杜牧,因为杜牧是御史,有监察他的责任和权利。杜牧不请自到,还瞪眼睛看着李愿的歌姬,酒过三巡就问,有个叫紫云的姑娘,是哪个?李愿指着紫云告诉他,杜牧凝视一会,说名不虚传,送给我吧。李愿没办法,这时候他也惹不起杜牧,就把崔紫云送给了杜牧。杜牧就写下了下面的诗: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八、千金买壁 话说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游玩到宋州的梁园,高适就说 :“我们不如都在此提写一诗作为留念” ,李、杜马上赞同。李白就在墙壁上题写了一首长诗,就是著名的《梁园》: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绿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之后三人兴尽离去。 恰巧前宰相宗楚客的女儿宗小姐路过这面墙壁,被这首诗吸引,于是凝神阅读。旁边一和尚见有人在壁上乱写乱画,就拿抹布准备抹掉。宗大小姐忙阻止,说“不许抹掉”。和尚觉得为难,宗小姐接着说:“我用千金买下你们的这面墙壁,要好好保护,不能让上面的诗被抹掉了”。 宗大小姐“千金买壁”的事很快传开。李白自己也听说了。于是在杜甫、高适的鼓励下,去见了宗小姐。宗小姐本来就对李白仰慕已久,于是两人很快喜接连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