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冷军, 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超写实? 细腻? 画功了得? 先看看冷军视频 ▼ 冷军的成名绝非一朝一夕, 源于他对绘画的喜爱和执着, 因此,说他是中国超写实代表人物,一点不为过! 但随着他超写实作品的出名,带来的质疑也非常的多,有人说冷军的作品存在造假,是喷绘的,有人说超写实不是艺术,没有灵魂,在大多数的人眼里,看不懂的艺术作品才是艺术,就像梵高、毕加索那样的。下面我们带着两个问题来看一看冷军的超写实作品。 一、冷军的作品有没有造假? 二、超写实绘画是不是艺术? 冷军成名作▼
局部 限时免费领的中央美院教学 公众号回复“中央美院”,100G中央美院高清素描、色彩、速写教学免费下载 ..................................... 2007年,冷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画了一幅震惊中国美术史的肖像画《小罗》, 这幅作品在文化部主办的, 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中获得画院奖。 即创下了3136万的拍卖价格新纪录。 该作品被圈内广泛认为真正达到了“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的大师水准。 局部 局部 问题一:冷军的作品有没有造假? 他的画作逼真到什么程度? 当他的画作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时, 受到一位美术老师观众的投诉: “画家把画拍成照片开展览,画展成了摄影展,作为观赏者感觉受了欺骗!” 罗敏与《肖像—小罗》 冷军的超写实并没有被质疑声动摇, 这还远远不止, 就在今年他的创作《肖像之相-小雯》, 拍出6000万令人惊讶的新高度。 《肖像之相-小雯》 50X7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局部 局部 局部 细腻到极致,连每个毛孔都清晰可见, 甚至头发丝的明暗、体积都表达相当清晰, 简直就是鬼斧神工般的精雕细琢, 某网站表示,这是喷绘出来的照片。 并列举了2007年,第四届全国画院展 个别评委的质疑作证明,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是假话。 局部 局部 学画画, 你是初学、入门? 点图查看 画家圈子推荐给你最好的教程 ♥
有人传言他借助了高科技技术, 有人怀疑他画画时拿着放大镜, 还有人说冷军眼睛异于常人, 如有特异功能一般。 然而,就是这个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当代超写实油画的领军人物, 小时候却没有经过一天的正规训练。 我一直认为,画的本身除了技法以外,画作也是画家对自己思想、经历和精神的一种解读,评价一幅画的好坏,一定要试着去了解画家本人以及他的生平,就像我们看不懂梵高的画,需要去了解他的人生一样。下面我们就试着来了解一下这位保守争议的超写实画家冷军学习画画的人生经历吧。 《冷军肖像》 高鸣峰作 冷军不像其他小孩子, 从小就开始专门学习画画, 由于种种原因冷军直到少年时, 也只能在大脑里绘画。 网络传播的这个信息,是我无法解释的问题,因为在绝大多数的人眼里,能达到大师的水平一定是经过几十年乃至一生勤学苦练的,就像我们听说过的达芬奇画鸡蛋,王羲之练书法等。百度是这么说的:“有一个小故事:著名书法家米芾幼年时家境贫寒,母亲为米芾请来一位秀才,专门教米芾习字。秀才让米芾花五两银子的高价买了一张纸。米芾不舍得直接在纸上习字,于是潜心研究字帖。三个月后,他在纸上写下一个“永”字,清秀挺拔,神峻非凡。由于种种原因,冷军少年时,很长时间也是在大脑里绘画。” 天才毕竟是少数,这个也为质疑者们提供了线索。 肖像之相—小唐 2007年 让他记忆最深的还是 因为太喜欢画画, 他上小学时求邻居帮他找了个老师, 这位老师给了他一些画册让他临摹。 “现在想起来, 那时候的临摹让我受益匪浅, 基本功也在那时得到了锻炼, ‘必修课’没有上, 也许后面的绘画才能不拘一格。” 除此之外, 家住新华电影院附近的他, 还抓住一切机会向电影海报学习。 因为胆子小不敢当众画, 他看几眼记在心里, 然后跑回家画出来, 再看几眼,回家继续画。 前天被网友热议的《月入10万,2年为父母换套房》的福建南平90后美女女生潘绫莹说:“因为小时候嘴馋,妈妈说,会画什么,就买给她吃,潘绫莹就经常跑到隔壁老师那学画画,自己也越来越喜欢画画。” 这个故事版本很像,我想应该是这位小姑娘抄袭了冷军的故事编造的,要么就是小姑娘的妈妈很有先见之名和艺术眼光,从小就发现了她的艺术潜质有意培养的,只是没去美院深造可惜了,哈哈。 这是戏言,没有无缘无故的艺术,好艺术通常有伴随着一个好故事。对于冷军的故事,我暂时还是保持相信的,毕竟在同行业中画了40年,被多数同行和官方认可认可,并取得一定的成就的。 《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为了摹画美术厂的一幅国画老虎, 他每周步行去一次, 看了就拼命记在心里, 回家再画,觉得画得不像了再跑过去看。 “少年时代自己画的不是很多, 但脑子像着了魔一般 总想着如何画, 因此画出来的东西, 每张也有点进步。” 而正是这种像着魔般 对绘画的珍惜与痴迷, 让他异常关注画作里的每一个细节, 一丝一毫都不肯轻易放过。 《天光》195x110cm 2009年 等他80年代初 进入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的艺术系, 他更是将这种对细节、 对分毫的关注发挥到了极致。 区区1平方厘米的画面上, 他能反复雕琢一天。 调用各种手段 如:吹风机、高倍放大镜、反光片, 投影、实物写生时对应的 高清晰照片、电脑显示器、实物、 还有冷军自制的特殊油画工具、 特殊油画底子、特定的画室环境光线等等 每天9个小时, 一年只画一幅油画, 风雨无阻近40年下来, 他极端写实的画作震撼中外画坛。 从1991年获奖以来,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就几乎没停过, 但与之相伴的却是各种对其艺术水平的质疑和断言。 肖像之相—小姜 120x60cm 2011年 仿佛一伸手 就能摸到毛绒绒的丝线 1993年他的作品 《文物——新产品设计》问世后, 就有人断言,这是冷军的代表作。 文物-新产品设计 97×126cm 1993年 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艺术作品奖 1995年, 冷军创作了《世纪风景之二》后, 又有人说冷军已经到了颠峰。 世纪风景之二 1995年 1999年, 他的作品《五角星》 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五角星 130X130cm 1999年 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 甚至有人怀疑他用了高科技, 或者眼睛拥有某种超能力。 但他却笑言说, 他的眼睛不仅没有特殊构造, 反而因为搞创作的缘故, 有着900度的高度近视。 世纪风景之三 布面油画 200×105cm 1995年 有一次创作还因为太兴奋, 居然突然晕倒了。 最后眼镜摔碎了不说, 鼻子上还缝了针。 葡萄 布面油画 32.5×26cm 有句俗话叫树大招风, 他的成名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烦恼, 甚至有人说他只会死抠细节、重复描摹 质疑他写生的能力 他却用作品说明了一切。 2017年 美国写生 2017年 美国写生 冷军具体绘制过程 一般都是直接写生画法, 而他间接的画法 会令亲眼看他作画的人难忘: 2016年厦门写生 2016年厦门写生 不仅如此, 冷军对国画也更是情有独钟, 十分惊艳! 问题二:超写实绘画是不是艺术? 为什么一件十分像照片的写实作品会不被同行认可呢? 写实主义又译现实主义,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的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一般认为现实主义关心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在博雅人文范畴中有很多意思,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哲学中。 很多人认为超写实等于抄照片,没有灵魂,一幅没有灵魂的画不算是艺术作品。 具体有这几个原因: 1.没有个人审美取向的抄袭照片,脱离不了照片的效果。 2.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艺术家怎么会全盘照抄照片? 3.摹制照片,损失很多绘画性。 …… 大多数的人有一个根深蒂固观点,只有看不懂的画才是艺术,越是看不懂越觉得有艺术感受,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懂艺术,因为他们看一幅画只能停留在绘画技法上,甚至连绘画技法都不懂们只是看个热闹。 冷军并没有因此停下, 而是不断推陈出新, 让作品说话, 几十年来近乎痴狂的专注, 让很多西方画家在看到, 中国的写实主义绘画后都惊讶不已, 他们想像不出在古老的东方, 会有人把西方的艺术推向极致。 祭器 1993年作 “他的作品已经达到了‘细而不腻, 逼真而又非真’的地步, 甚至平行于欧洲古典大师级的绘画水平。” 总结 有人给我留言说,说冷军的超写实作品很肤浅,没灵魂,甚至说他的超写实作品是假的,是喷绘上去的,骗了整个画坛的人,说冷军是画坛败类。 至于这样的言论我只能做一个客观的评价:真的还是假的?这个我觉得还是留给专业机构去鉴定吧,画的好不好?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一样。但千万不要因为某平台某文章写了什么就信什么,要有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超写实在国内画坛和国际画坛都是得到认可的,至于冷军的是真是假,画的如何?就像吴冠中先生说的,留给后人评价吧。 至少目前冷军拍出天价的作品都是专业机构鉴定过了。所以,客观而言,不要轻信谣言,有些平台只不过是为了博人眼球写了“非议”的文章。 画的本身除了技法以外,画作也是画家对自己思想、经历和精神的一种解读,评价一幅画的好坏,一定要试着去了解画家本人以及他的生平,就像你要欣赏梵高的作品,必须要了解梵高的一生一样。 凡事要理性客观对待,不要偏听偏信。 对于冷军的超写实作品,你还有什么自己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