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鞅帝王书:短短三句话,却说出了帝王术的精髓

 胡冬儿默 2019-02-19

在中国几千年的王朝中,有数不尽的奸臣乱党,但是这些人往往都是史不绝书,说都说不完,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明明知道他是奸臣,古代的帝王却仍然喜欢重用他们,甚至是宠爱他们?

商君书中有一句特别的话:

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之强。

这句话应该能够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帝王都喜欢重用奸臣了,因为他们都是“大奸大才”之人,整句话的意思是:

用善良的人治理国家,国家一定会混乱不堪,并且还会被削弱;

用奸诈的人治理国家,国家一定会安定久安,并且还会变得强大。

商鞅帝王书:短短三句话,却说出了帝王术的精髓

纵观整个历史中的奸臣,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在从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开始,赵高所在的秦朝是最为强大的,唐朝的李林甫所在的唐朝是最为强大的,可是强大之后呢?

强大之后的王朝往往都处于历史的拐点,不是国力开始迅速衰弱,就是等待着亡国的命运。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中国王朝历来都以仁孝治天下,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中,往往遭受剥削的人仍然是底层的民众,其实所有的帝王内心的权谋之术依旧是从法家思想上学来的,而商鞅的这句话也同样点明了治理国家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制民。

商鞅帝王书:短短三句话,却说出了帝王术的精髓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过去能够制衡天下的人,往往都是必须先治理百姓。

所以古代王朝中,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几乎都和民众有关,而商鞅所谓的变法其实就是将民众置之死地而后生,看看秦朝之后的百姓他们所遭受王朝的剥削其实永远都是十分残酷的,无论是盛世也好,弱世也罢,百姓永远是饥寒交迫,能够吃饱穿暖的百姓实在太少了!

用善,则民亲其亲;用奸,则民亲其制。

商鞅帝王书:短短三句话,却说出了帝王术的精髓

这是商鞅总结出来的用人制度,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帝王心术都几乎被囊括其中,那些历代聪明的君主明明知道有着前车之鉴,可是他们偏偏是想重用奸臣,也正是因为上面这句话。

用一个善良的臣子,则百姓就会相互友善,同仇敌忾;

用一个大奸的臣子,则百姓就行相互监督,互相揭发。

这样的驭人之术,反而有利用帝王的江山,更有利于帝王的统治。

商鞅帝王书:短短三句话,却说出了帝王术的精髓

千百年来,那些大奸大恶之人,能够在历代王朝之中有立足之地就是因为这一层的原因,虽然他们是大恶之人,但是他们也是有着大才之人,能够有效运作国家这部机器,让他更为有效的为帝王服务,而这也是他存在的真正意义。

而在古代,那个以仁孝治天下的理念大多仅仅是一个谎言,这个谎言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不会想到,而历代的帝王更不会将这些帝王心术公之于众,但是正是因为这个谎言反而让更多的民众臣服于历代的帝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无数的民众都视历代帝王为“君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希望自己所仰视的帝王是一个开明而又真正仁孝的帝王。

商鞅帝王书:短短三句话,却说出了帝王术的精髓

可是,他们错了!

自古以来的帝王从来没有真正能够为国为民的帝王,在那个君主或是权臣专制的时代中,这样的帝王,纵观几千年的历史也很难找出来,而这普天之下的民众更是一直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