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明代杨维桢这样过节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2-19

杨维桢册页《元夕与妇饮诗》,纵28.7cm,横57.3cm,美国王季迁旧藏。

赏析:全篇真、行、草相杂,行草中多带入章草笔法和结体。下笔力透纸背,老辣之甚。字形大小悬殊,章法跌宕起伏,似乱石铺街,全篇有一种跳荡、激越的节奏,气势豪放雄宕,狂怪清劲。《元夕与妇饮》是一首乐府诗,收录在《杨铁崖先生古乐府集》中,清人顧嗣立在《元诗选》中也曾辑录。诗中主要是描写他在元宵节的夜晚与夫人一起饮酒时的快乐心情。

作者: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会稽(今属浙江)人。泰定四年进士,官至江西等地儒学提举。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集》、《西湖竹枝词》等存世。

他在诗歌和书法上,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中国书法史都有重要地位的显赫人物。

其诗曰:

问夜夜何其,睠兹灯火夕。 月出屋东头,照见琴与册。

老妇纪节序,清夜罗酒席。 右蛮舞袅袅,左琼歌昔昔。

妇起劝我酒,寿我岁千百。 仰唾天上蜍,誓作酒中魄。

劝君饮此酒,呼月为酒客。 妇言自可听,为之浮大白。

局部放大图

(诗后附注)老妇曰:人言天孙思妃,不如月娥守孤。不知羿妇相弃以犇,曷若织女相望以久久也。

诗后的这段文字,是记录他夫人的话:“人们常说,天上的织女日夜盼望相会,不如月宫里的嫦娥,年年在那里孤守的好。可是却不知,那嫦娥为了自己的享乐,抛弃了丈夫后羿,独自奔到广寒宫里去了,是自寻苦寂,怎么能比得上织女长久相望,终有一会的快乐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