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布 在抗日战争期间,凶残的日本人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老一辈经历过战争年月的人们对日本鬼子的印象就是战斗力非常强,凶悍野蛮。在抗战时期,中国的部队让日本鬼子打的可以用狼狈不堪来形容。曾经有过统计,二战时期的日军一个小队(也就几十个人的编制)就能够“轻松”地抵抗中国部队的步兵连(由上百人组成的编制)。如果按照这样的对比,日军的一个加强小队的装备与战斗力足以媲美中国部队一个营的建制。日本鬼子为何会这样“强悍”,凭借一个小队兵力就可以对抗中国部队的一个连? 日军重火力 下面分析一下,我们先看一下关于日军步兵小队的建制。“小队”这个单位是日军基层联队的最基础的编制。在通常情况下,日军步兵小队是由1个掷弹筒队,3个步兵分队,以及1个小队部构成,大约有54人,掷弹筒大约3到6个,“大正十一式”机关枪3挺,步枪配置40到50把,这样的小队通常被命名“乙等小队”也是最普通的连队。有的时候,日军也会对联队进行改组成为加强小队,每个分队再多给配置15人,同时再添加一个单兵掷弹筒,这样一个加强小队差不多就有62人了,也可以称这样的加强小队为“甲等小队”。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日军为了打击游击战,他们还曾编制了50人的轻装小队(6各分队组建一支小队),也可以叫“丙等小队”。 日军步兵一个小队 中日两军在人数上的对比,中国部队正规军的一个连差不多有120人编制。而日军一个小队的士兵数量不到中国正规军一个连的半数。日军一个小队在人数上远小于国军正规军的一个连,但是,双方的武器与火力上可谓“天上地下”。国军比日军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国军正规军最精锐的应该是“德械师”,中国有德械师3个。在众多的国军中,一般部队根本不会给配备迫击炮,就连最基本的用于火力压制的重机枪都非常很少,更有甚的是,一些非王牌部队连轻机枪都没有给配备。中日双方交火,中国的部队就会被日军的火力压制住,处于被动。日本人的火力猛,士兵打得准,而且弹药非常充足,用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讲就是:“指哪打哪”! 日军狙击手 日军步兵小队利用轻重机枪与掷弹筒的配合,形成了“直曲线”火力网,再加上每一个日军士兵都经历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可以把这个“阵法”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中国部队的绝对火力支撑那就是机关枪了,只要是日军掷弹筒兵将中国的机枪兵干掉,那么中国部队阵营就没有了“重火力”的支援。日军士兵掷弹筒玩的不错,400米内,命中率可以保障在85%至95%。曾经有数据统计,在中日淞沪会战时,日军通过掷弹筒等共将中国部队大约36挺重机枪干掉。 日军掷弹筒兵 日军日常军事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绝大多数的士兵都经受过长期而且严格的军事作训,每一个步枪兵,都会拥有至少100发实弹射击训练,机枪兵则会更多,差不多在300发实弹以上。反观咱们中国的精锐部队,绝大多书士兵都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军事训练,很大多数是被强拉过来的农民(拉壮丁),有的士兵连枪栓都不会拉,子弹那更是没打过几颗,更有甚者连枪都没摸过。中国士兵的训练不行,伙食营养与后勤保障那更是不行,所以说,中日双方的士兵进行对比,无论是近战肉搏还是远程射击,中国士兵的各方面战斗力都比日军士兵差的多多了。就单说拼刺刀吧,差不多要有3到5名中国士兵才可以抵抗1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士兵,再加上中国士兵普遍对日军士兵有一种恐惧感,倘若日军士兵3名,形成三角形人背靠背,其在拼刺刀上可以抵抗中国部队的1个步兵班,这毫不夸张。 图片源于网络 日军士兵战斗力强,装备精良火力猛,并且战术配合相当默契,日本人信奉“武士道精神”,在战场上不怕死,中国部队如果要干掉日军的一个小队,则必须要有一个营级或者更高的活力才能将其压制住。中国部队用的是“百家造”,哪国装备都有,火力那也是出了名的“弱”,要是再说单兵的作战素质与战斗力,日军士兵完全碾压中国士兵。所以,大家不要相信那些“抗日神剧”。真实的历史上,日军的1个小队火力压制中国部队1个连级建制也是很常见的(毕竟10条步枪也比不过机关枪)。 日军步兵小队 日军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大件”——战机,坦克,摩托化机械支援部队等,中国部队如果碰上了同等建制的日军,那就更无法还手了。但到了抗日战争的后期以后,同盟国对中国大力支援,中国部队的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日军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已经在相同兵力对阵下,占不了多大的优势了,二战后期的中国兵,武装美械装备,火力非常强大,一个连不到的兵力,就可以轻松对付日本一个小队,小日本也被中国人给打怕了,再也不敢像抗战初期那样嚣张,知道1945年,日本本土吃了两颗美国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 二战后期,中国士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