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飞的汤圆——北长尾山雀

 零壹贰012 2019-02-20

吃汤圆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琳琅满目的汤圆也挤满了各大超市的冰柜。

但有一种汤圆不但馅儿料特别

还自由自在的游荡在北方山林间,

这就是会飞的汤圆——北长尾山雀。

▼北长尾山雀  图片来自:Oriental Bird Club

都会小飞侠 来自昆明观鸟联盟 00:00 04:26

元宵节吃汤圆

“我刚刚好像看到一群白白胖胖的汤圆在寒冷北方枯黑的树枝中穿梭。”

“你是不是饿出幻觉了……”

两只滴溜溜的黑眼睛,短厚的小黑喙,圆滚滚的身材,头部胸部纯白色,怎么看都觉得它们是会飞的汤圆!

再加上占了它们体长一大半的黑色尾巴。

简直眼睁睁地把自己放进了长柄小勺里。

▼北长尾山雀  图片来自:Oriental Bird Club

别怀疑,你刚刚看到的就是网红肥啾、会飞的汤圆——北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

它们在很长一段时期曾经被认为是银喉长尾山雀(Aegithalos glaucogularis)栖息在高纬度地区的一个羽色较为纯净的亚种。后来随着鸟类学家们对它研究的深入,最终提升为独立鸟种。

汤圆怎么能只吃一个?

对于北长尾山雀,大多数观鸟爱好者的印象都是一群在树冠上“啾啾”吵闹着蹦来蹦去活泼好动的汤圆。因为,除了繁殖季节它们都各自为了繁殖而奔忙外,在最常被我们观察到的冬季,它们总是结成小群聚在一起。夜晚,它们抵御寒冷的方式也是紧紧挤在一起抱团取暖。

一些老捕鸟人回忆,林间的鸟网如果有一只北长尾山雀触网,小群中的其他成员也会很快被全部抓住。

与众不同的汤圆

山雀科众多的鸟少有迁徙习性, 而小汤圆北长尾山雀却很不安分。与其他大多数山雀不同,它们迁徙季节常在黑龙江和吉林以及再往北的俄罗斯鸟类环志站出现。2004年的秋季,在吉林省吉林市的鸟类环志站曾经记录过两只环号为113和118 的两只北长尾山雀,环志信息显示它们20多天前刚刚才从俄罗斯被环志。

可是当鸟类学家们试图根据它们的环志信息寻找它们的迁徙规律时,却发现它们环志信息回收地点的方向并不一致。

种种迹象表明,北长尾山雀是在越冬阶段具有“游荡迁徙”习性的鸟类。

对此,汤圆同学表示,虽然自己个儿不大,但是却有一颗和伙伴一起看世界的心。

▼北长尾山雀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记录分布图  

网红惹是非

推主daily_simaenaga拍摄的一组北长尾山雀照片走红之后,给“激萌”的汤圆带来了众多粉丝,但是它们可爱的模样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威胁。

2016年朱雀会开展的“还野鸟自由翅膀”全国鸟市调查项目中,调查志愿者在黑龙江,吉林的鸟市上都记录到了被非法捕捉的北长尾山雀(原记录中为“银喉长尾山雀”)。网上随手一搜也能搜到许多许多非法饲养的图片及视频。

鸟贩子们因为北长尾山雀亚成鸟头部的花纹叫它们“吇吇猫”。但是许多“吇吇猫”还没有长大成为雪白的汤圆就倒在了鸟笼里。

▼笼中的北长尾山雀  图片来源见原水印

变黑的汤圆

常常有观鸟人在各种讨论群中发问,为什么自己看到的北长尾山雀不像网上图片中的那么“雪白”。除去辨识上的失误以及亚成鸟颜色较深外,PNAS 2017年10月24日发布的文章《Bird specimens track 135 years of atmospheric black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或许能够给我们解答。(原文链接:https://www./content/114/43/11321)

▼图为20世纪早期采集的两组角百灵标本,分别来自工业区内外。左侧标本来自美国制造业带内的伊利诺斯州;右侧标本来自北美洲的西海岸,离工业区较远。

2017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Shane DuBay和Carl Fuldner发现天然气和柴油发动机以及火电厂产生的炭黑(carbon black)会吸附在鸟类的羽毛上。于是它们通过对美国铁锈地带各个时期采集的鸟类标本羽毛反光量的测量,获得了炭黑水平与美国环境法规或燃料消耗量历史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说,在大萧条期间,煤炭消耗量减少,鸟类羽毛上的煤烟也更少。不过,在二战制造业繁荣发展期间,鸟类羽毛的颜色则再次加深。  

▼北长尾山雀  十二大王/摄

受到这一科研方式的启发,许多观鸟人推测,变黑的汤圆并不是因为它们是黑芝麻馅儿,而是因为在冬季受到了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的变化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