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中国人为什么而脸红?

 jiangnany 2019-02-20

读到王怡的一段文字,说他的妻子:“我妻子昨天在卡拉OK唱周惠的歌曲《约定》,唱到一半她就停下来。她说,我不能再唱了,我已经到了唱这种歌会脸红,会害怕被熟人认出来的年龄了。”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被这段话击中,合上书,久久无言。我明白,我内心里有一块被狠狠地打动了,我需要为此写一点东西。写东西有时候是记录,但更多的时候是拯救。你应该把自己从某一种情绪中拯救出来,不然你会窒息的。

不妨把《约定》的歌词摘录如下,细细探究:

远处的钟声回荡在雨里

我们在屋檐低下牵手听

幻想教堂里的那场婚礼

是为祝福我俩而举行

一路从泥泞走到了美景

习惯在彼此眼中找勇气

累到无力总会想吻你

才能忘了情路艰辛

你我约定难过的往事不许提

也答应永远都不让对方担心

要做快乐的自己 照顾自己

就算某天一个人孤寂

你我约定一争吵很快要喊停

也说好没有秘密彼此很透明

我会好好地爱你 傻傻爱你

不去计较公平不公平

王怡妻子为什么会脸红?

根据这首情歌来看,王怡妻子的脸红。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唱到了爱情,“傻傻爱你,累到无力想吻你。”她觉得自己过了谈情说爱的年龄,怎么能像小姑娘一样单纯、幼稚?怎么能像小姑娘那样温婉美好、对未来充满憧憬?

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她害怕被熟人认出来。之所以害怕熟人,是因为熟人清楚自己的年龄。所以不是熟人可怕,是年龄可怕。由此可知,也不是情歌可怕,而是这个年龄唱这首情歌可怕。否则她也不会点这个歌了。一个半老徐娘,唱这样青春和清纯的情歌,你是什么意思?装小?扮嫩?还是贱人矫情?熟人或者说是世俗的这种眼光,王怡妻子承受不住,所以脸红了。

这是王怡妻子为何脸红,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

王怡妻子该不该脸红?

《约定》讲述了一个纯真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妙的恋爱心理。一对恋人彼此坦荡透明,互相信任不争不吵,他们不畏情路艰辛,携手从泥泞走到美景,幻想未来教堂里的婚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他们还事先约定,要傻傻的爱,不计较公平不公平……

这样的爱情难道不是纯洁的?这样的心理难道不是真切的?这样的情感难道不是美好的?但,为什么美好的东西会让我们脸红?会让我们害羞?会让我们逃离?

害羞和脸红是一种美德。证明我们还有所敬畏,有所坚守,但如果是为美好感到脸红,为纯洁感到害羞,这是不是有点颠倒,有点荒谬?

王怡的妻子当然不该脸红,但她脸红了。要命的是,她的脸红还让我们怦然心动。

那些年我们不都曾为美好感到脸红

我曾为我出身农家感到脸红。17岁那年,我考到城里农村班读书,虽然这个班是全校的骄傲,但因为加了农村两个字,我就觉得抬不起头来。

后来读了文科,我们班女生如果参加选美,肯定有人要获奖,而且还不止一个。但那么多可爱的女孩子,我竟从来没敢看过她们,不知道她们长什么样,但迄今记得知道她们穿过什么衣服。就因为我是农村娃,我自觉压抑了自己的情感,用一条深深的鸿沟把我们切割开来。

我不敢想,也不敢看。高中几年,我没有恋爱过,甚至也没单相思过。

但我怎么能为农民感到自卑呢?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还有比农民更干净的人吗?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为最诚实的劳动者,他们怎么就低人一等呢?他们向大地讨生活,挥洒汗水,辛勤播种,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们难道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

我还为我妈妈做保姆感到害羞。

那时候我在城里读书,后来我妈就在我附近找了一个活。她做保姆,照顾一个老太太,也给我洗衣,偶尔也叫我过去吃饭。但我基本不去。我恐惧,拒绝,竭力反抗,但理由很牵强。事实上我根本不敢承受挑明真相的后果,那就是妈妈做一个佣人,我就相当于鲁侍萍家的孩子,我无法忍受。但妈妈不打工,我又没有钱读书,怎么办?

最后折衷下来,就是我从租房那里绕路,我不从我妈那里经过,更不提去她那里。但我们只相差三户人家,我妈有时拿一点水果过来。她每一次过来,我都如一个贼。

有一次我妈把桂圆肉剔出来,送给我吃。可能是那个老太太吃的东西,我妈显得有点不自然。我更加感到生气,我坚决不吃,我感到恶心,想要呕吐。我那时候,脆弱的自尊心,真让人讨厌。

直到有一天,那家主人听说了我在这里读书,特意过来看望我。我们聊得很开心,他并没有歧视我的意思。他觉得我妈非常好,她的儿子应该也不坏。后来,高考我估分的时候,他一直在陪我。后来他还特意宴请我,饭后,他的女儿给我削了一个很大的苹果。那个女孩经常陪我妈妈聊天,非常贤淑。我不傻,我明白这个意思。但很快我就有了程老师。

今天看起来,我妈做保姆,也是一项工作。劳动创造人本身,我们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所获取的每一个报酬都值得尊重,不论在什么劳动岗位,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珍重。更重要的是,我确认我妈是一个伟大的妈妈,为了孩子读书,她出来做保姆,照顾一个喜怒无常的老太太。

别人家妈妈只是陪读,她不仅陪读,还顺带打工,一举两得。她走了之后,很多年我造访那里,大家都关心我妈的情况。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觉得我妈还是好样的。

当年我无数次从噩梦中惊醒,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觉得我妈的做法简直是伤天害理,毫无人性。那种做法对我造成的伤害,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今天,我只为我妈骄傲!

我还为自己是一个老师感到害羞。

年轻时我风度翩翩,口若悬河,有时也能吸引一点眼球。但只要一听我是老师,别人眼里的光芒很快就暗淡下去,或又露出怪异的目光。他们肯定想,一个破老师,臭老九,怎么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穿了几天的满档裤子,就这样大放厥词?这种情况,常常让我有对牛弹琴,或者牛对我弹琴之感。

这也难怪,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教师职业连农民也瞧不上的。我的农村家长非常淳朴,他们都是直性子:“王老师,孩子交给你了。你给我好好管,不听话就打,让孩子将来有口饭吃,哪怕就像你一样做一个小老师也好啊,不要风里来,雨里去。”

看我一脸尴尬,一言不发。家长似乎有一点感觉:“不不不,王老师,我不是说你不好,老师也蛮好的。也算吃皇粮,给公家当差……”

我听过很多这样的话,带着泥土气息,句句都是掏心窝子的,但哪句话不戳我们的心窝?但这就是现实,你就是不自卑也不行,说心灵强大只不过强颜欢笑而已。

后来我去过很多地方,大家天天喊尊师重教,事实上就是既不尊师,也不重教。只要知道你是老师,大家立马就全放松了,老师算个什么东西,平头百姓,和做田的扒粪的没啥区别,甚至也很不如。老师冒充知识分子,酸文假醋的,不爽快,不地道,到哪里都斤斤计较。如果不是孩子读书,相信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喜欢和老师打交道。

我在驾校学驾驶,听说是老师,一般师傅都不愿意教。菜市场小贩看到老师买菜,基本上任我们宰割,他们也怕麻烦。这个社会普遍对老师怀有戒备。

了解到这个现实,我们就知道了老师何以要巡视池塘,要试毒牛奶,要被折腾来折腾去……道理很简单,你不过是一个老师,给你这个待遇你应该谢天谢地了,你怎能往杆子上爬?也不怕爬得太高,摔下来会稀巴烂?

但老师怎么了?老师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作为老师,我们薪火传承,文明永续,我们在知识传播中永生。我们为自己是老师自豪,我们何必自卑,更不必脸红。我们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皇天后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我是老师怎么了,我声音很大,我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天不丧斯文,匡人其予何?”做老师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哪一个社会缺得了老师?哪一个伟人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但说好不自卑,我为何如此激动,如此语无伦次,这是不是有点反常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