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实用偏方

 循天园 2019-02-20

典型症状表现:腹痛拒按,口苦,嗳腐吞酸,恶心欲吐,便结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一、药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金钱草30~60克,生白芍15~20克,大黄6~15克,柴胡15克,茵陈30克。

【功效】 清热利湿。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伴便结尿赤,口苦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滤得药液;再加水4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将2次药液混匀。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肝病金方666》。

偏方2

【组成】 金钱草15克,郁金15克,茵陈15克,枳壳15克,生大黄9克。

【功效】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囊炎胁肋胀痛,便干尿黄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滤得药液;再加水4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将2次药液混匀。

【服法】 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肝病金方666》。

偏方3

【组成】 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功效】 排脓消肿。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胁部疼痛明显者。

【制法】 将上药研为粗末,加水4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去渣取药汁200毫升。

【服法】 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1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金匮要略》。

偏方4

【组成】 白术、陈皮各4.5克,黄连2.4克,吴茱萸1.2克。

【功效】 清肝泻火。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发热重,口苦,嗳腐吞酸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不知医必要》。

偏方5

【组成】 猪胆20个,鲜绿豆500克,大黄50克,甘草20克。

【功效】 清热利胆。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伴大便不畅者。

【制法】 将猪胆颈部切开,放入绿豆,扎口,置通风干燥处,待胆汁浸透绿豆,洗净猪胆污物,与其他药共同烘干后研末。

【服法】 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调服。

【疗程】 连续服用15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江西中医药,1992,4:38。

偏方6

【组成】 郁金、姜黄各12克,茵陈24克。

【功效】 清热利湿,利胆行气。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伴口苦,小便不利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7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百病医治奇效良方---中医治病精选秘方(下)》。

偏方7

【组成】 虎掌草(鲜品)60克,红糖适量。

【功效】 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囊炎口苦者。

【制法】 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加入红糖调味。

【服法】 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7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月经期妇女慎用。

【来源】 《百病医治奇效良方---中医治病精选秘方(下)》。

偏方8

【组成】 鲜蒲公英250克。

【功效】 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胁部疼痛明显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10余日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本药用量过大,可致腹泻。

【来源】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偏方9

【组成】 金钱草100克。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胁部疼痛伴小便不利者。

【制法】 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疗程】 连续服用2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中医偏方大全》。

二、食物治疗偏方

偏方1

【组成】 龙胆草1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川木通10克,粳米100克。

【功效】 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伴口苦,心烦,恶心欲吐,尿赤者。

【制法】 将前4味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淘净的粳米煮粥至熟。

【服法】 佐餐食用。

【疗程】 宜常食用。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常见病单方·验方》。

偏方2

【组成】 蒲公英30克,柴胡10克,栀子10克,粳米60克。

【功效】 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胁部疼痛者。

【制法】 将前3味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淘净的粳米煮粥至熟。

【服法】 佐餐食用。

【疗程】 宜常食用。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常见病单方·验方》。

偏方3

【组成】 茵陈30克,麦芽30克,粳米100克。

【功效】 清热利湿,消食和中。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伴小便黄赤者。

【制法】 将前2味加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放入淘净的粳米煮粥至熟。

【服法】 佐餐食用。

【疗程】 宜常食用。

【注意事项】 无特殊注意事项。

【来源】 《常见病单方·验方》。(杨继军,张蕴,史红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