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信众来上海城隍庙接财神时,都会在财神殿得到一枚“财神金”,关于这财神金,还有着一个美丽的劝善传说。 信众恭请财神金 据宋代笔记小说《玉泉录》中载:唐代末年,正逢兵荒马乱、匪寇横行之时。浙江有一张姓人家,世代以贩卖南北货为生,虽不是富甲一方,却也殷实宽裕。张家家主张守仁,为人乐善好施,但凡乡里乡亲碰上个急难之事,他总是热心帮忙,一时之间,成了远近闻名的善人。 善良的张守仁不忍见乡亲们被害,只好再次出资。可张家也不是什么富商大贾,再次出资,就需要动用张家历代祖先埋藏在院中,留给后代的“子孙银”了。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就在张守仁挖开院中藏有“子孙银”的地窖时,被劫匪暗中发现,结果整个院子都被贪婪的劫匪挖开,就连祖宅也在挖掘中坍塌。自此,张家被劫匪洗劫一空。
这天,穷困潦倒的张守仁出门寻找生计,忽然遇见一位算命先生对他高声喊道:“福田宽广,财库高实,眼下虽山穷水尽,若遇贵人,心生恭敬,日后必富甲一方!”。 于是,张守仁径直走进财神殿,跪在地上,大声说道:“仗义疏财,救人性命,我不悔”,“咚”一个响头。“世态炎凉,山穷水尽,我有恨”,“咚”一个更重的响头。“度此危机,必当还愿,我发誓”,“咚”又一个响头。三个响头磕完,张守仁只听到“哗啦”一声,从高处落下一个破旧小布袋,布袋因年代久远已经脱线,露出里面几枚铜钱。 张守仁忙捡起布袋,发现里面有一个木牌,十几枚铜钱,还有几块散碎银子和一小块金子。木牌上横刻“财神金”三字,下面还有四行小字:“昔借财库,富家裕族,今当还愿,一本万利”。张守仁看着手中的布袋和木牌,心想:“这算命先生当真了得,这看来就是我的大机缘了”。于是,张守仁再次跪下,面对财神恭敬说道:“财神爷在上,今日张守仁借财库库银一袋为本金,若能过此难关,必当万倍还愿酬神”。 于是,凭着财神殿里这一布袋钱财,加之张守仁刻苦勤勉,生财有道,没几年光景,张家生意又逐步恢复,甚至更胜于前。 从此以后,这“财神借库”的习俗便逐步流传开来。新春伊始,人们到庙里求枚“财神金”,希望用这财神财库中的钱来带动自己的财运。财神金,当参与流通,或用于经商,以期财源茂盛,财运通达;或用于购物流通,以利国家经济繁荣,社会财富日增,人民生活富足。 上海城隍庙财神殿中所得的“财神金”,上有财神赵元帅真形符一道,“五角”硬币一枚。“五角”之数表五行之意,圆形硬币寓运转之像,五行运转,则万物相生而自然有序,财神赐福,则福德双全而财源茂盛。信众得到“财神金”,可随身携带两个月后,再用于经商、投资,或用于购物,这便暗合五行运转,万物流通则财运通达的道理。 财神金,借自财神财库之中,若心愿达成,则需还愿,或助天生物以利济他人,或还愿酬神以证盟修奉,积累功德,以应福德相配之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