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三国演义》使得三国人物深入人心,不管是神计妙算的诸葛亮,还是爱哭的刘备,或奸诈的曹操等形象都深入人心,无论是黄口小儿还是耋耄之人都能说出个一二,实际上这些人物的形象与历史相差甚远,有些还有张冠李戴之嫌。 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真有吗?刘关张三人真是结义兄弟?历史是这样记载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是恩若兄弟,而不是结义兄弟,这张床是胡床,不是睡觉的床,类似现在可睡可坐的大椅子。刘备大还是关羽大历史上也没有记载,有人说关羽比刘备年龄大,这个靠不靠谱呢?反正有争议。但是张飞比关羽小那在历史上是有记载:
所以桃园三结义自然应该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刘备也不是卖草鞋的,因为一个卖草鞋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当时大儒卢植的门生,而且他喜欢美衣服,这是他少年的爱好。但后来起兵伐吴是因为关羽吗?历史的确有这样的记载:
但这里的关羽应该不仅仅指的是人,而是指的是关羽都督的荆州,为关羽报仇的因素是有,但借口居多,真实的情况是想夺回荆州。 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的后代关系还是很不错。张飞的二个女儿嫁给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成为皇后,而阿斗的女儿嫁给了关羽的孙子关统,所以他们的确都是亲家关系。 关羽关羽在后世已经封圣,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三国演义》除了出场时介绍关羽的名字,后面都称关羽为关公,这个特殊待遇只有关羽才能享受。特别到了清朝,关羽被推到了武圣的地位。所以关于关羽的事迹与历史就有一些差距了,造神是传统习惯手法。 在十八路诸侯反对董卓时,《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曾经温酒斩过华雄,但历史上的华雄不是关羽斩杀的,而是被孙坚杀掉的,华雄也没有这么厉害,他只是董卓手下的一员督军。历史是这样记载:
华雄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将军,一笔带过,但到了《三国演义》中就成了能斩上将之人。死在关羽刀下的河北名将有颜良和文丑两人。但是颜良的确是被关羽万军从中斩下马来,解了白马之围。文丑之死与关羽没有关系,他是死在乱军之中,到底是死在张辽还是徐晃还是无名小卒,谁也不知道,反正他是死在曹操指挥的战斗中。
这一场战斗是曹操直接指挥的。 最被人称道的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送嫂归刘备。 关羽从曹操那里离开的事情是史实,但他在许昌就遇到了从河北跑到汝南去策反黄巾军的刘辟等人用来牵制曹操策应袁绍。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而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一个叫蔡阳的是被刘备杀的。
如果你有一张地图你就会发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像是旅游,先从许昌跑到洛阳然后再折返。为什么会是这样设计呢?因为以前说书人是将洛阳当作汉献帝的都城,曹操也在洛阳。而罗贯中老先生觉得这个和史实不合,汉献帝此时应该在许昌。但罗老先生觉得过五关斩六将的段子很好,那怎么办,这也难不倒罗老先生,所以就将关羽的路线改成旅游路线了,增加了从许昌到洛阳的经历。 关羽手里拿着是青龙偃月刀吗?当然不是了,这种刀最多是一种仪仗用具,谁会拿这么重的刀上马作战,你受得了,马也受不了,就算是赤兔也受不了。 那关羽手中拿的是什么呢?没人知道,因为《三国志》中记载与他武器有关的只有一个字:刺。这个还是出现在杀颜良时的记录。
即能斩又能刺的武器是啥呢? 华佗有没有帮着治疗呢?刮骨疗伤呢?这个也不能太确定,但是刮骨疗伤这个事情还是真的存的。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所以关羽还是很神勇,就这种情况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 至于单刀赴会的事情有没有呢?这个事情是有的,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我在写文章时都会强调我讲的是关羽,不是关圣人,因为关圣与关羽是两个人,一个是历史上的人,一个就是圣人,圣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情结,一种文化符号。 诸葛亮诸葛亮是神一般的人物,关于诸葛亮死后的埋法有很多,说什么让士兵一直扛,扛到绳子断了,然后就地埋了,这样就没有人知道诸葛亮埋在哪里了,其实历史上诸葛亮死后埋在哪里是有记录的:
作为蜀汉说一不二的人物,最后如此简单的入土,还是很让人佩服。至于诸葛亮手中拿着的是羽扇和坐着车轮车那也是假的,关于这个考证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诸葛亮的小四轮是别人的,手里拿着麈尾比羽扇高级多了》。所以关于他的羽扇是用神物制作,然后一摇就出智慧的说法自然是不存在的。 诸葛亮讨厌魏延吗?答案是否定的,他很欣赏魏延,而且如果魏延没有他罩着,估计魏延在蜀汉就混不下去了,而不是如同《三国演义》中说的一样那么反感魏延。历史是这样记载:
他还帮魏延找回了场子
这个说是蜀汉的都乡侯刘琰与魏延不合。 而魏延在蜀汉内部却是什么样子呢?
大家对魏延是避之就可以看出态度,虽然诸葛亮对魏延如此维护,但魏延对诸葛亮的评价却不高。
刘禅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在位几十年,最后如果不是邓艾攻入成都,那么蜀汉的统治还会继续,而且蜀汉在诸葛亮死后平稳交接也可以看出阿斗的不简单。而阿斗真正不简单在于让诸葛亮有了一个全面发挥的才能。因为诸葛亮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就是一个负责内政,类似萧何。唯一一次作战的经验就是入川。
至于火烧博望坡那是刘备烧的,而不是诸葛亮干的。
那个时候刘备还帮着刘表打工。但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确实很好,如同鱼与水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前期主要负责是什么呢?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拿下成都之后又在干什么呢?
所以基本上诸葛亮就相当于刘备的内管家的样子。拿下四川和汉中主要靠的是庞统和法正。法正在刘备心中的份量比诸葛亮重的多。因为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诸葛亮在什么时候说这句话呢?就是在刘备伐吴兵败之后说的。法孝直就是法正。他自己都无法劝阻刘备伐吴,他说如果法正活着,肯定能劝住刘备不东征。 结语:《三国演义》是大家很喜欢的一本作品,是四大名著之一,但小说和历史还是有一些区别。事实上像桃园三结义,诸葛亮,关羽已经上升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大家更喜欢小说中他们的形象,所以就算不符合史实,又怎么样呢?历史永远是今人的历史,你说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