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洪涛(古树)油画作品展

 泊木沐 2019-02-20

李洪涛简介

李洪涛(又名古树)

山东栖霞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壁画学会会员

中国油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

烟台艺术学校客座教授

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

现居北京,栖霞。

让真情充满人性的张力

——读油画家李洪涛(古树)和他的风情画

文/林新忠

近几年,对于画家李洪涛来说是一个丰硕的收获年份。这几年,他的民族风情作品《乐融融》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同样是这几年,同样令人感动的油画作品《暖洋洋》再次入选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新作展,还是这几年,油画作品《祖孙俩》入选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这对于一个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漂泊了十年的青年画家古树来说实是不易,这也让他在他的故乡烟台一时成为画界热议的一个话题。

《乐融融》 170X140cm

《暖洋洋》 170X140cm

作为一个有着梦想和抱负的青年画家,李洪涛其实在几年前就在油画界崭露头角。他的作品曾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特展等,而且还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

《祖孙俩》 110X90cm 2013

《母与子》 100X90cm

李洪涛又名古树,是从山东栖霞的一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一名画家。也许是从小在农村里长大的缘故,他的每一幅油画都透着一种浓浓的“乡情”,这种“情” 充满人性的张力,从心灵深处迸发而流淌而出,清澈透明,不含带任何世俗的东西。人们欣赏他的作品,便像在阅读一篇篇优美的散文,其中蕴着的情愫像奔流而下的山泉,像缓缓淌过的涓流,撞击、浸润着灵魂里的每一个细胞,欣赏过他的作品之后便会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渴望》 120X100cm

《希望》 170x140cm

“情”自然是李洪涛笔下的主题。五年前,从最早的《荷塘》、《徽州》、《中国象棋》、《大工业》系列走出来,李洪涛开始把心放远,在边远的地方游走,张家口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渤海湾海岛上美丽的渔村,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还有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都成为流淌于他笔下的生动画卷。

《渔讯之一》 200X200cm

《渔讯之二》 180X180cm

为了画《渔汛》系列,他来到他家乡的一个海岛上采风,热情的渔民朋友亲自开船载着他到海里撒网打捞,螃蟹、海鱼、海螺、扇贝、海蛎子、海参……把个渔船装得满满的;闲暇时间,骑着自行车,到海边,吹着海风,放眼无际,点根烟,把鱼竿一甩,说说笑笑间便收获了恁多的鱼虾;海带收获的时节,他穿上笨重的橡胶服与渔民们一起在沙滩上“拉”海带。在那里,他被渔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所吸引,他说“打动我的是渔民淳朴的心态。”《渔汛》这组朴拙浑厚的海边风情画即由此诞生,作品以粗狂的感觉,细腻的写实手法表现渔乡的劳作场景、渔民的神情仪态,寄托了自己对乡野生活的怀念和对纯朴善良本真的人性的信念。他不求照相式的写实效果,而是在颇为讲究的人物造型中融入了写意的笔触和精神,巧妙地平衡了激情和理性、现实和想象,让画面具有中国绘画的意境之美,引人再三回味。在《渔汛之三》中,渔民们从蓝蓝的海水中把海带打上来,铺在鹅卵石上晾晒,然后再加工。在写实与写意之间,定格了海岛渔民特有的朴讷与淳厚。画面中的人物虽然是普通渔民,他们平凡但不卑微,在粗犷的外表下含蕴着健康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带给观者精神上的鼓舞。

《渔讯之三》 200X100cmX3

《渔讯之四》 100X120cm

因为那样一组《渔汛》,让人们对刚刚在油画界小有名气的的李洪涛刮目相看,从而有人给他定位于以表现渔乡风情为主的“渔民”画家。实际上,他的涉猎范围很广,他的少数民族风情系列更有“情”味。几年前,打起背包踏上南疆旅途的时候,李洪涛的内心便充满期待。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走那么远。在塔吉克族牧民的小屋里,吃着手抓肉,喝着浓浓的奶粥,与牧民们促膝而谈,那些情景至今令他难以忘怀。返回北京宋庄后,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不时地在他脑海中放映,他的内心便仿佛有一种一吐而快的创作冲动。于是才有了民族风情的《乐融融》、《暖洋洋》、《渴望》系列。在这些作品中,他能够在写生基础上大胆取舍,造型准确,衣着鲜艳,人物栩栩如生,营造了一派平和祥乐的景象。

《渔讯之五》 110X90cm

《张垌村民》70x50cm

“洪涛的画风格大气,有冲击力,在写实的基础上,表现出写意的情感。他的每一笔,每一块颜色都注入了他的情感,每一个细节都张扬着鲜活的生命力。”李洪涛大学时的同学武立功教授这样评价他。这个评价非常中肯,在他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作品《乐融融》里,毡房旁边的一家人,甜美的微笑缩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那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羞涩而又专注的眼神,还有那发自心底的笑容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洪涛用他生动的笔触融合着内心的情感向人们描绘了南疆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本色·扇贝·兄弟俩》170x140cm

《海岛圆舞曲》170x140cm

李洪涛的作品之所以含情,因为他重情。在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一批重情义的朋友。他说,一个人喜欢一个地方,风景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那里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牵挂。所以每一次的采风和创作都是一次次情感的复加,因而笔下便也更有精神,更有生命力量。

《煤矿工人》60x50cm

《加油!加油》 180X200cm

期待着李洪涛创作出更多富有人性张力的精品佳作。

绘 画 心 得

画乃心迹。艺术的可贵之处,不在技巧,而在眼在心。历经世事后于沉静淡泊时,在练就一双洞察万物的慧眼时,尚能存一份内心的温热与挚爱,用自己的心写万物之神,绘万物之相。

风景、静物作品欣赏

《北海北西海岸》65x80cm

《避风港》30x40cm 麻布油彩

《北戴河》50x60cm

《梭鱼台》30x40cm 麻布油彩

《梭鱼台修船厂》60x80cm

《激动的海》40x30cm

《秋池》60x80cm

《张垌村民居》50x140cm

《中我岛民居·海草房》65x80cm

《灰度·中我岛》65x80cm

《理坑谦福堂》80x65cm 布面油画

《梁村古宅》80x60cm

《崇善堂》麻布油画 120x80cm

《寺庙的猫》100x80cm

《三拱门》80x65cm 布面油画

《喜村午后》50x40cm

《开心的狮子》50x40cm

《安康鱼》50x60cm 麻布油彩

《鲈鱼·马步鱼·扒皮鱼》60x80cm

《胡三腊肉》80x100cm

艺 术 感 悟

吾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于写实与写意之间尽情挥洒。怀着本心面对一切素材,在多种艺术媒介中倾诉其体验与感知的大千世界,用有“体温”的艺术手法,完成有温度的经典作品。我敬畏中外传统视觉艺术,几十年来慢慢汲取它之养分,同时,我尊重每一种媒材自身的表达,并与它合力创造新的生命,在视觉经验之内的绘画泛滥之时,竭力让尘埃封存下既原生态又具突破性的艺术闪烁。“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画乃心迹,艺术的可贵之处,不在于技巧,而在眼在心。故而,当历经世事、沉静淡泊、练就一双洞察万物的慧眼时,尚能存一份内心的温热与挚爱,此时在艺术家笔下,物物存情,心眼所至之处,一切在呼吸、在萌动,以致于物我相融、共生共存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