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太上皇, 一个是被逼的, 一个是自愿的, 一个很牛

 昵称413468 2019-02-20

大家都知道太上皇这一称号,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太上皇,看看他们是如何成为太上皇的,看看他们禅位之后都有什么样的遭遇?

一、太上皇李渊(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建立者,在他当皇帝的第九个年头,宫廷之中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他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齐王李元吉。李渊对这一政变惊愕不已,生怕儿子杀红了眼,为了抢班夺权作出弑父的举动,因此为形势所迫,无奈之下选择了禅位,让李世民接班。李渊做太上皇以后,开始的几年是在太极宫生活的,虽然是父亲,但却对儿子李世民十分恭敬,时常有溢美之语以求保存性命。没过几年,李渊就在儿子李世民的“孝顺”之下,搬进了搬到了大安宫,从此与世隔绝,几乎身不曾宫。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因病驾崩,享年71岁,当了9年太上皇。

二、太上皇赵构(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他于北宋覆亡之际,匡扶祖宗半壁江山。虽然名为皇帝,却没有享受多大的荣华富贵,因为南宋草创之时还时常受到金国人的威胁,赵构甚至在逃亡过程中因为惊吓而丧失了生育能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南宋政权逐渐稳定了下来,这时候他也厌倦了,想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就以休养为由,传位给了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赵构退位后,虽然自称不再问朝政,其实也干预一些政事。赵构晚年生活美满,宋孝宗虽然不是他亲生儿子,但对他十分孝顺。淳熙十四年(1187年),当了25年太上皇的赵构病逝,享年81岁。

三、太上皇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为了践行曾经“在位时间绝不超过祖父康熙皇帝”的誓言,下诏禅位与十五子永琰,让继承大统,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乾隆皇帝退位之后,并没有想着休息一下,颐养天年,他仍然眷恋着的权力,所以仍然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当了太上皇的乾隆皇帝曾明确表示:“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在这样的形势下,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很识趣,唯太上皇马首是瞻,太上皇笑他就笑,太上皇伤感他就流泪。就这样苦苦熬了四年之后,太上皇才驾崩,享年89岁,嘉庆皇帝才体会到当皇帝的快感。禅位之后还大权在握,乾隆皇帝不愧是牛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