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政坛“常青树”伊藤博文遇刺,施肇基临危处理展现外交家素质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02-20

施肇基(1877年~1958年),字植之,余杭人。早年就读上海圣约翰书院。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赴美国,任驻美使馆翻译生;后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其曾游历欧洲多国,并从民国三年开始多次出任驻英、美等国公使,是清末民初著名外交家。在1909年日本政坛“常青树”伊藤博文遇刺事件中,处置果断,妥善应对,让惯于鸡蛋里挑骨头的日本人都没有找到发难的借口。

伊藤博文在中国哈尔滨遇刺

1909年10月26日,日本明治维新后四次担任首相、时任日本枢密院院长的伊藤博文,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刚刚走下特别专列,一个戴着鸭舌帽、穿着旧西装的青年就突然冲出,连开三枪命中,不到半个小时就死在了自己的专列上。

当时,三声致命的枪响,几乎就是电光火石的一瞬。加上当时为营造欢迎的热烈气氛,现场还在燃放着花炮。枪声混杂在花炮声中,很多人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意外事件的发生。

施肇基果断处置封锁消息

突然发生的刺杀,几乎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但时任清政府吉林交涉使、正带领清军仪仗队在站台上欢迎伊藤博文的施肇基却迅速反应的了过来。他当时虽然年仅32岁,却展现出与年龄不相匹配的冷静、老练。

施肇基认识到,此次刺杀事件的处理,首先是一场信息战或舆论战,要处于主导地位,就一定要封锁消息。他第一时间派人到当地电报局,传令今日电报只许收存,不许发放”暂时切断了舆论外传的渠道,最大限度争取时间。

及时发电报提醒,以免贻人口实

由于刺客安重根是被在场的俄国宪兵抓获,他的8名同党也在当日被俄国警察抓获,随后交付日本。所以俄国人把自己从这次惊世刺杀中撇得一干二净,如此一来,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很可能成为日本朝野的唯一泄愤目标。

为此,在情况尚未完全弄清楚之前,施肇基随即电告外务部:在此案调查清楚全案报部之前,请勿发表任何文件。若有人问及此事,政府千万不可有‘保护不周’之道歉语句,贻日人以口实。”

最先发布刺客口供,争取舆论支持

在获得安重根口供,尤其是确定安重根并非中国人而是朝鲜人以后,施肇基立即将消息上报,并建议大张旗鼓宣传:“乃撰一报告电达外务部,并代撰英文通讯一篇备外务部交《北京日报》英文版发表。”同时,“解傅家甸电报局‘扣电’之禁令,其所积压之各国通讯电稿,乃纷纷发出。”

由于施肇基草拟后发表通讯稿,是最先发出的报道,各国通讯社、报纸纷纷引用转载,抢先占领了舆论优势,因此强横如日本方面对此报道也无法驳斥,也未对清政府提出抗议。

施肇基在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虽然让人感到有些无奈甚至可笑。但在那个海岸边架起几尊大炮就能让清政府屈服的时代,的确是最有效、最实用的处理方法,维护了国家尊严,又杜绝了日本节外生枝,使中国免除了可能的外交纠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