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文脉今昌盛

 南山梵境 2019-02-20

宋氏故居。高林 摄

文昌孔庙。高林 摄

绿色掩映中的老宅。高林 摄

潘存

 

  文昌,是一片叫人百感交集的土地,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地方。当你踏上文昌的土地,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感怀。那些隐藏在椰林深处的名人故居、华侨老宅、将军故居以及书院、祠堂;那依然在海风中屹立的百年骑楼;还有那些挂在厅堂里穿着唐装、西装的老照片,穿着时髦站立在丈夫身旁的女子……无一不显示出这里曾是南中国风生水起、文明革新最为前沿的地方!

  作为名扬海内外的文化之乡、将军之乡、华侨之乡,文昌内涵丰厚的历史不仅刻写在典籍里,还体现在文昌大地依然书声朗朗的学堂中,那些重新焕发活力的孔庙、书院、学堂乃至乡村祠堂,都能看出文昌文化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风骨。

  古意新芽 文化传统今日光大

  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文昌即为珠崖郡紫贝县地。紫贝之名来自黎语,海南岛的黎族先民称棉花为紫贝。到了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珠崖郡撤销后,紫贝即成废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在紫贝县故墟上置武德县,属临振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再次改名为平昌县,属崖州(唐代崖州在琼北)。

  文昌之名的确立要等到贞观元年(627年),取“偃武修文”之意。据清代所著《广东考古辑要》载:“唐武德五年分珠崖郡,置平昌县。贞观元年改曰文昌,以县南文昌江(今文昌河)设名”。因此,历史上的文昌曾隶属于琼州、乾宁军民安抚司、琼州府、广东省、海南省。

  来到文昌,文昌孔庙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地方。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文昌孔庙,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址于文城镇文东里20号。它是海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庙建筑群,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百年后,历经战乱与运动“洗礼”的文昌孔庙已修葺一新。让文昌人感到骄傲的是,孔庙不仅是一座文物保护单位,它更是文昌继承传统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所在。

  2015年7月,在孔庙内成立的孔子学堂是文昌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孔子学堂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文化名人,举办各种形式的国学、美德、礼仪等公益性讲座,内容涉及“爱国、友善、忠孝、廉耻”等内容,传承中华美德、向中小学生及普通市民传播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一种风气。

  整正衣冠、入棂星门、游泮水池、过泮水桥、拜孔圣公、诵“开蒙词”、行拜师礼、行感恩礼、笔点朱砂、朗诵《三字经》和《弟子规》……在文昌孔庙大成殿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随着老师指引,个个情态虔诚,认真诵读“开蒙词”。   “这是百年前孔庙中曾经出现的‘开蒙礼’,如今在文昌孔子学堂的揭牌仪式上,这一切得以重现。”一口浓郁文昌话的孔子学堂负责人林尤潮先生回味去年7月的揭牌时刻,依然十分激动。孔子学堂承续的是文昌孔庙昔日学风,告诉今人不能忘记我们的先祖,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曾经走过的路。

  除了孔庙,书院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两代,海南书院在宋元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数量和规模俱增,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东坡书院、尚友书院、蔚文书院、琼台书院、溪北书院堪称海南古代书院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南乃至岭南知名的书院中,文昌占了两所:蔚文书院和溪北书院。明朝万历年,在文昌孔庙香火旺盛的年代,蔚文书院建成。文昌因蔚文书院和溪北书院的建立,逐渐发展成为海南东部的文教中心,文昌文化由相对滞后走向兴盛,到民国时期达到顶峰。

  蔚文书院原名玉阳书院。书院原址坐落于镇恬山麓,因玉阳山而得名。书院环境幽闲深菁,四山环翠,古雅静谧,不愧为读书胜地。与海南其他书院相比,蔚文书院有三个特点:一是书院历史延续不断,经历明清两代风雨,是书院中的佼佼者;二是师资力量强,海南先贤王弘诲、许子伟等名师曾在此讲学;三是建制完备,具有中原地区书院的共同特征,在海南书院中一枝独秀,对儒学、理学在海南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万历年间林有鹗在《玉阳书院纪略》中高度评价蔚文书院在海南文化和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文昌之名今乃不虚,夫邑以文名耳!”

  蔚文书院建立以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一个叫潘存的文昌人在铺前创办溪北书院,传播文明种子。潘存,字仲模,号孺初,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生于文昌县港头村。咸丰元年(1851年)应本省乡试,始中举人,年已34岁。后应礼部考试,捐主事,分发户部福建司行走。光绪八年(1882年),潘存66岁告别京师,返回原籍文昌。他打算像前辈先贤王弘诲一样,著书立说,创办书院。可惜的是,光绪十九年(1893年)书院刚刚落成,呕心沥血的潘存不幸病逝,终年76岁。

  潘存所生活的年代,中国处于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他矢志创办书院,并以自己的德操影响一方。他不仅是著名书法家、诗人,他更是一名热心文明革新、主张开放的官员,是海南建省最早的提出者。他一心一意致力于“教育兴国”、“教育兴琼”,在教学中“崇实学,黜浮伪”,为海南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海南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由于潘存的影响力,直至宣统三年,不少学者曾在溪北书院讲学,一时人文兴旺,人才辈出,文化教育的百年之功终于在民国结出硕果,文昌作为南方的文化重镇影响日大,抗战前广东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显示:文昌县中小学数量之多,居全广东省第二,仅次于教育发达的梅县。而文昌的各科人才,急速增长,令世人瞩目。在接下来的下南洋、走西洋的近代风潮中,文昌人更是披荆斩棘,开一代风气之先,形成一座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

  精英辈出 引领时代潮流

  处于海南东北部的文昌,华侨人数大大超过本县人数:50多万人口的文昌,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达120多万人,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世纪末始,文昌人纷下南洋,走向西洋,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无论商业、学界、军界政界,均有杰出人物,潘存、宋耀如及其家族、林文英、陈序经、范会国、钟衍林、祝嘉、吴德耀、张云逸、叶佩高、陈策、郑介民、郑庭笈以及庞大的云氏家族,黄埔军校一千多名子弟中,文昌籍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他们是民主革命家、学者、教育家、将军、侨领,军人,都曾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各种舞台上引领时代风云的人物,甚至是影响历史发展进程和方向的群体。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早期得到宋耀如的支持,也主要依托南洋的思潮、风气、人才以及资金,富含着西服、领结、咖啡馆、橡胶园等元素,无一不活跃着海南人尤其是文昌人的身影,文昌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风生水起、文明革新最为激荡的始发地。

  文化大师陈序经,1903年出生于文昌华侨商人家庭,1925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政治学和社会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学成回国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社会学系,并在1948年8月成为岭南大学校长。1956年被任命为中山大学副校长,1962年暨南大学在广州复校后兼任该校校长。1964年8月调任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序经一生献身于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科学研究,举凡历史学、政治学、社会文化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民族学都有精密的研究和建树,出版了《匈奴史稿》《东南亚古史研究八种》等多部史学著作,对东南亚文化的研究至今未有人超越者。他是我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大师级的著名学者。他最早在1930年代发起“全盘西化论”的讨论,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激烈争鸣,至今不休,足见陈序经的影响力经久不衰。

  与陈序经同时代的著名教育家钟衍林也是文昌人,1898年出生。他为创办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付出的毕生心血令人景仰。1923年间,钟衍林从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任教(原琼台书院)。这一年,“六师”只招收新生200名,而投考该校的学生已超过1300名。落选的学生,无书可读,无业可就。钟衍林为此焦虑,他毅然发起创办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

  学校创办的当年,没有校舍,暂借用府城东门苏泉书院为课室,从校长到教员均是义务兼职,只有一名清洁工领取每月工薪10元钱。1924年,钟衍林为解决学校经费上的困难,奔赴港澳“化缘”,得到琼籍同胞的大力支持。钟衍林带回10余万银元,选定府城西门外大路街“五贤祠”地方作为固定校址,大兴土木,兴建教室、宿舍,使学校初具规模。巧合的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华侨周雨亭先生祖籍也是文昌,他独资建造“雨亭楼”。琼海中学初具规模,海南的中学教育从此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可以说,如果没有钟衍林的不懈奔走,没有文昌籍华侨的慷慨解囊,就不会有今日之海南中学。1930年,钟衍林又赴东南亚各地,得到侨胞捐资的20余万银元,增建了规模宏大、造型壮观的教学楼。文昌籍华侨韩裕准、韩礼初两位先生捐资,以其先人韩凤栖之名命名,于1934年建成“凤栖楼”;1936年,钟衍林再赴东南亚,受到文昌籍侨领郭巨川、王兆松等数以百计的海外侨胞的热情接待,又募捐到款项数十万元。钟衍林还趁此良机,邀请南洋华侨传奇人物、福建籍侨领胡文虎先生来琼进行教育考察,胡文虎目睹琼海中学优美的环境,又是当时海南唯一侨资创办的学校,深有感触,欣然捐出13300光洋,建造了胡文虎游泳池和体育馆,为海南教育的发展献上了赤子之心。

  1947年,私立海南大学在战火未息的海南一隅成立。曾一度成为战时中国教育的“南疆文化中心”的私立海大,同样离不开文昌籍人士与各地优秀分子的通力合作。1946年6月9日,身为广州市长的革命元老陈策广邀同乡集议,决定成立“私立海南大学筹备委员会”,选出以陈策、黄珍吾、韩汉藩、梁大鹏等人为首的十二名筹备委员,并在广州、海口两地设立筹备处,加紧创校工作。

  在1947年至1950年4月间,在海口椰子园(今海军医院)私立海南大学内,聚集了一批颇有建树的各科杰出人才。该校董事会15人,除了张发奎为广东人外,其余皆为海南籍,其中又以文昌籍居多。宋子文(文昌)、陈策(文昌)、王俊(澄迈)、韩汉英(文昌)、黄珍吾(文昌)、郑介民(文昌)、颜任光(崖县,今乐东)、陈序经(文昌)、梁大鹏(琼海)、云竹亭(文昌)等,均为当时卓有影响的政界、学界和商界的人物,教务长麦逢秋(儋县人,留法法学博士),意大利人、图书馆馆长罗斯教授也加盟海大,还有一批来自内陆的各学科名教师或者留学生也跻身其中,一时间,私立海南大学聚集了现代海南历史上众多杰出的人物,其师资阵容也备受战时学界的关注,为当时学界所瞩目,私立海大被称为“南疆文化中心”实非所过。

  文昌精英继承文化传统,致力于文化、教育乃至医疗等方面的建设,有着南洋背景的各科人才在民国时期大量涌现,可谓大师辈出,辉耀一时,影响海内外。

  厚积薄发 续写文昌传奇

  作为下南洋时代的文昌铺前港,三面临海,从明代开始这里就是舟楫繁忙、货物进出便利的重要港口。想当年那些来往于南洋、香港、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的货物聚集铺前港,经过这里的转运才能到达海口和其他地方,铺前港自然成为文昌的重镇,地位独特。

  铺前原名溪北,铺前老街现在叫胜利街,始建于1895年,1903年重新规划,1927年初具规模,那时正值文昌南洋商人事业取得成功、纷纷回乡建屋立业。溪北书院和华侨名宅林家大院是铺前镇上两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林家大院,是溪北名宅之一。老宅建于清朝光绪至宣统年间,由越南归侨林鸿运所建。这座房子有明显的南洋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结合的特征,浓缩了文昌华侨宅院的独有味道。那瓦房屋脊的翘头、屋檐下的精美壁画、精致的木雕门、彩纹的地板砖,推开户门就是一棵遮天蔽日的巨大古榕和一片茂密林木,马尾松、大叶榕、竹林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灌木,让这座古朴的宅院显得几分神秘,充满着野趣。作为侨乡文昌,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院落遍布乡间,潜藏着一个时代曾经的光荣与梦想,艰辛卓绝而又以繁华示人。

  铺前港于文昌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个渔港。与文昌另一个知名的港口清澜港一样,这里曾是文昌人阔别故土南下南洋寻找新生活的始发地。据载,清末民初,每年从这里出洋的海南人不下10万人。沿街而建的铺前骑楼,主街道是东西和南北走向的“十”字街。其实街的南北长度180余米,东西方向呈弧形,像一条漂亮的长弓,只有354米长的街道,却让人一眼望不到头,据说那是寓意聚财敛物之意,寄托着商人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历经百年沧桑的铺前骑楼,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具有文物、经济和审美价值,作为南洋文化与中原文明交汇的产物,铺前骑楼和遍布各处的华侨老宅,正是文昌人下南洋、走西洋所孕育的文明之树、商业之花。2010年,铺前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实至名归。

  “东走西走,离不开铺前与海口。”这流传了百年的俗语似乎是为今日的文昌铺前大桥所做的注脚。建设中的铺前跨海大桥自文昌市铺前镇后沟村,接拟建的文昌滨海旅游公路,经三榜村、北港岛,止于海口市演丰镇塔市,接江东大道,全长5.7公里,往返海口和铺前,车程从2个多小时缩减为20多分钟,天堑变通途!曾经一度步履沉重的文昌,正乘上时代的快车,一往无前。

  铺前,面向浩瀚南海的老港口,只不过是今日文昌潜力前行的缩影。曾经一度沉寂的文昌正蓄势待发,仅“东部生态人文旅游品牌片区”,人文深厚的头苑、东阁、宝芳、文教便囊括其中。与它们一样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地名如十八行、龙楼、八门湾、水吼村……哪一个不写满着文昌传奇?水吼村有红树林环绕和明朝名臣邢宥故居,也是明朝科举出了“一里三进士,七里八举人”的地方,头苑村“一村十将校”奇迹,随处可见的老宅老院老树,构成了文昌独有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它们在诉说着前朝,也在昭示着不可预知的美好未来……

(来源:海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