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赏秋,独坐在这棵树下,望着夕阳中的柞树林到处是一派金辉, 六十年前,家乡的茅草房背靠着山。山坡上满是养蚕的柞树林。农民经常为柞树剪枝,不让其长高,枝杈多了,树叶格外茂盛,便于柞蚕生长和摘茧。 因为生活极其艰难,母亲带着兄妹三人度日。生活靠舅父和亲戚接济。那时妈妈告诉我:做人不能忘恩,人家给你一碗水解渴,你要给人家一顿饭充饥。我尽管才八,九岁但很勤劳,和大人一样早起晚睡,尽力帮助亲戚家伺候柞蚕。秋天摘茧,选种,选又大又沉的蚕茧做种。春天剪开蚕茧拿出蚕蛹,几天后蚕蛹变成蚕蛾,雌雄交配后产卵。又过几日黑黑幼蚕从小小的卵里钻出来,这时要采来极嫩的柞树心叶喂它们。看着柞蚕在一代代的演变成长,我快乐的不知疲劳的帮忙。 等幼蚕再稍大些就放到柞树上,它们开始了自食其力的成长……整个的夏日要有人看山,防止鸟儿吃蚕. 秋天将至,长得壮壮的,胖胖的美丽的柞蚕选好位置开始吐丝,开始了一圈圈作茧自缚的艰苦过程。接着是摘茧。然后它悄悄地在茧里冬眠为蛹。 霜天已临,有些懒惰的蚕没有结茧,蜷缩在叶子背面不动。这时可以去捡蚕。看到别人捏着蚕放进筐里。可我怎么也不敢用手去碰它那软绵绵会伸缩的胖胖躯体。蚕很美丽。体两侧有着一排闪亮的圆点,会随着身体蠕动而伸缩着。乡亲们会用蚕肉包饺子,据说很鲜美且有营养。 童年的我不敢捡蚕,至今我想不敢就对了,让那些柞蚕自己善终吧。 夕阳下的柞树林静谧而温柔,任凭我的记忆来去…… 望着透过密密树叶洒向林中的斑斑光线,一片金黄中感知秋阳的温暖。 忽然随风一片树叶落在肩上。顺手拿来细看——边缘干涩,叶脉突出。 红中依稀可见点点绿晕。我想盛夏这些柞树叶是何等的碧绿,在阳光下仿佛有无数生命在颤动。秋来了,在秋阳秋风秋雨里,把自己染得如此热烈浓重,告别今生,飘落树根,为泥护树,明年又是生机一片,欣欣向荣…… 2010年10月20日 |
|
来自: 晚秋tmoi4t573s > 《随笔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