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

 六然书馆 2019-02-20

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

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

 

红岗区创卫办

2007年10月

 

   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历时长。近期,按照市政府有关要求,我区在认真总结前段创卫活动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入全区开展调查,积极探索建立创卫有关长效机制,特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简介

    红岗区地处大庆油田腹地,面积62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区。城区下设5个街道办事处23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个社区居委会,农村下辖个镇(即杏树岗镇)10个行政村。总人口17万,其中城市常住人口10.1万,农村常住人口3.2万人,流动人口3万余人。辖区驻有二级企事业单位16家,其中采油厂4家,管理局二级企业10家,共下设矿大队级单位235个,并驻有市第二人民医院和65456部队。城区面积45.2平方公里,主要由红岗、八百垧、创业庄、杏南村、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解放、杏树岗镇等6个城市板块构成。辖区共有萨大路、东、西干线等公路27条,总里程1200余公里。住宅小区41个,广场14个,公厕52座,集贸市场8处,大型商场3家。

    二、前期主要工作情况

    自开展创卫工作以来,红岗区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标,以集贸市场、“五小”行业、牌匾广告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市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容市貌专项整治等四项战役为突破,有效攻克了创卫中的重点难题,顺利完成市定各项指标。其中,城区绿化面积达到6594.6公顷,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4.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2%,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3%;“五小”行业达标率93.9%,牌匾合格率达98%以上,集贸市场合格率100%,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达100%;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采购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台账等检查指标健全,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95%以上;全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区域环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境噪声平均值60dB(A)以下;儿童计划疫苗安全注射率10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6%以上;全区“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

    三、经验总结分析

    由于红岗区建区晚,历史短,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压力较大。但红岗区区委、区政府充分抓住全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契机,坚持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行业管理与群众性创建相结合、专项治理与全民推动相结合,经过持久有效开展创卫工作,短期内基本完成创卫各项指标。通过分析其创卫活动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之处主要做到了:

    一是领导到位是保证。为把创卫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红岗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化对创卫工作的领导。通过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区五大班子、辖区国有大企业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和驻区单位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区直39个部门抽调53名干部,组成13个督导推进组,全面负责创卫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督导,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根据创卫情况成立由区长牵头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四个专项战役总指挥部,由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分别担任四个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长,为创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责任到位是核心。红岗区建立各级班子合力推进机制,实行五大班子领导包片、街道包块、社区包段、社区干部包点、区直部门和驻区单位包扶社区和行政村立体式责任体系,将责任逐层细化,层层落实到位。同时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明确各包扶科室是包扶社区责任主体,包扶科室一把手就是包扶社区的第一责任人,对包扶社区全权负责,包扶人为直接责任人,将包扶责任进一步强化。同时,通过签订责任状、主要责任部门分区包片到人等,形成了责任落实的一体化。

    三是攻坚到位是关键。为打赢创卫这场浩大的攻坚战,红岗区工商、城管、卫生、农林、教育、街道(镇)等主要责任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全力投入创卫活动之中。通过责任部门攻坚、包扶部门啃难、辖区企事业单位支持、全民参与,凝聚多方力量合力推进,保障了四项专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项整治战役的顺利开展。如以主干道路沿线、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130余个重点地段为重点,共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153200吨,清除“牛皮癣”等各类小广告51880张,依法拆除辖区内私搭乱建等违建房屋269间25880平方米,取缔废品收购站点7家、大集12处;规范牌匾680块,拆除广告122块,取缔牌匾1655块;开展8次执法大检查,共没收食品加工等工具260余件,销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毁不合格食品3.7吨,取缔“五小”业户138家;先后清理违章占道摊点、店外经营130余处,查处销售过期和“三无”食品经营业户9家,取缔熟食加工点等21处,平整市场地面2800平方米,粉刷市场墙壁2.2万平方米。

    四是投入到位是前提。通过采取向上争取支持、政企共驻共建、全民共同参与等方式,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保证了创卫活动的有效开展。如区政府投入40余万元,为各街道及杏树岗镇配备专用车辆5台,聘任卫生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保洁员160名,全面负责辖区重点地段路面卫生维护。截至目前,区政府累计协调投入2350余万元,争取市政府资金168万元,先后修建采油五厂转盘路、采油二厂门前路及通屯路等道路52条160余公里,修复破损路面1万余延长米;争取区内国有大企业资金113万元,完成农村主要街路硬化3400余延长米。同时,通过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共建单位带动、社区自发联动等方式,硬化、平整裸露地面9400平方米,粉刷沿街墙面5.4万延长米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规划建设停车场7处,修建公厕11处,砌筑垃圾池73个,改造明渠排水15处7580延长米,铺设路面2.3万平方米。

    五是宣传到位是动力。红岗区在创卫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发动群众、全民参与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树立舆论导向,强化宣传教育,深入群众,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卫的浓厚氛围。通过利用企业闭路电视台、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政府网络、滚动电子屏、宣传栏公告、宣传单发放、板报书写、课堂讲授等方式,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创卫宣传稿件1000余篇,形成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发放创卫宣传单、健康教育资料等各类宣传品127100份,印发倡议书5000余份,入户发放宣传品116700份,推动全民参与,保证创卫宣传的全面普及。  

    四、存在问题

    尽管我区在创卫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但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红岗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由于我市是因油而生的典型资源型矿区城市,特别是红岗区长期作为油田主产区,城区布局分散、点多、面广、线长,加上长期执行“地上服从地下”的城市建设方针,城市功能还比较薄弱,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欠帐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较多,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的差距还较大。二是创卫重点难题短期内解决难度较大。一方面,红岗城市布局较分散,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大,受区财政资金制约,难以在短期内改善道路、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影响了创卫工作的长效开展。另一方面,辖区二级企业多,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缺乏总体规划,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现象非常严重。同时,我区的一些开发建设项目大多没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城市规范管理增加不小的难度。三是工作推进深度力度还不够。由于创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死角死面长期监管难度很大,特别是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一些行业如随意摆摊设点,常打游击战,流动性比较大,而执法监察人员力量还不够,部分执法监管人员素质还不高,尽管多次开展环境卫生、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专项治理,但部分地区脏乱差现象仍出现反弹,卫生死角未得到彻底解决,治理“脏、乱、差”的力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四是市民素质短期内难以提升一方面,受年龄、教育、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部分居民素质还较差,陋习较多,居民素质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城郊区的农民及流动人口卫生意识差,虽经过创卫前期大力宣传,但部分群众仍对创卫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五小”行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业、集贸市场等涉及到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从业人员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待业人员及进城务工农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经济能力有限,文化素质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卫生意识不足,法制意识淡薄,短期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形成良好的行业意识难度较大。五是城市规范管理还不能完全到位。由于创卫所涉及的行业往往涉及多家政府部门职能,容易导致部门发生推诿扯皮现象,监管缺位、错位越位时有发生,城市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加上各部门本身任务重,精力难以全部投入监管之中,导致监管还未完全到位,“五小”行业卫生设施施简陋、管理制度不全、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不按卫生规范操作等问题还存在,从业人员流动性大。

   五、对策与建议

    创建国家卫生城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非短期内能完全解决。建立一套完善创卫管理制度,才是关键。我区可继续抓住创卫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建立完善一套有效的创卫长效机制,努力使城市管理从突击型向常态型、短期型向持久型、整治型向建设型、治标型向治本型转变,实现标本兼治,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标紧紧围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目标,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条块结合、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属地管理、以块为主、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原则深入落实“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工作方针,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提升红岗城市形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人与环境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从目前看,我区探索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是切实可行性的:

    一是构筑了良好创卫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2007年一项重心工作,也是红岗区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年度头等大事,全区乃全市不仅宣传报道打造了浓厚创卫舆论氛围,且形成了从领导亲自带头抓到群众参与、从部门全力投入到行业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可以说创卫工作成为了一项全民工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大庆当前社会的主旋律。二是赢得了各方的有力支持。自创卫活动开展以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来,辖区企业、事业单位主动参与成为了创卫的主力军之一,如五个街道和杏树岗镇就赢得以辖区采油二厂、四厂等企事业为主的各方力量支持,先后协调资金613.66元。如创卫活动开展以来,我区仅组织开展的“爱我家园,美化家园”、争创和谐家庭、健康社区行等各类大型健康教育活动就达162次,受教育人数达84800人;开展卫生大会战等大型清扫活动152次,参加人数达到20700人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成为了一项民心工程,受到群众的普遍支持。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三是初步建立了科学的规章制度。红岗区在开展创卫活动过程中,不断创新,加强总结,同时不断吸收洛阳等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做法,探索并建立一系列创卫制度,如通过落实“门前四包制”解决了个体户、企业周边卫生环境脏乱差问题,通过建立层层责任落实到位机制,保障了创卫活动责任到人,通过完善“五小”行业分级量化管理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机制,有力推动“五小”行业整改达标等。四是夯实了创卫工作基础。通过几个月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战役、牌匾广告规范化专项治理战役、“五小”行业专项治理战役、集贸市场专项治理战役四项专项治理战役,攻克了创卫活动中的重点难题,同时通过组织开展除“四害”、“健康社区行”等各项创卫活动,基本上达到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标,为巩固创卫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创卫目标,我区需要把集中重点整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治和长效机制建设紧密结合、“治标”与“治本”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创卫各项工作机制,并不断建立健全长效管理监督机制,才能确保创卫成果长期巩固、持续推进。我们建议:

  (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实现城市保洁日常化

    城市保洁问题是创卫长效管理中重点难题,特别是一些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后街背巷易形成卫生死角面,成为保洁的盲点盲区。要通过实行环卫工作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做到专人管护、定期清运、属地管理、各方参与,实现“全城覆盖、全天保洁、全民参与”的保洁目标。目前,重点做好:

    一是建立健全保洁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实行环卫工作企业化运作,推行无人保洁路面公开拍卖;完善一把手包区、副站长包片、队长包块的三级管理模式,切实落实环卫工作责任制。同时,建立保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洁人员早上签到制、经常性巡查制、全日保洁制等制度,坚持全天保洁与定期巡查相结合,强化监管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是扩大完善辖区道路保洁管理机制。继续加大对主要路面的清扫保洁力度,实行一天两扫、全日保洁制度,并以萨大路等主干道为重点,逐步扩大延伸保洁覆盖面,逐步将城乡结合部道路纳入道路保洁范围,消除保洁盲区。

    三是建立健全楼道清扫保洁机制。杏南街道联合物业单位,在辖区全面开展“清洁美化楼道行动”,下步将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通过亮灯、清洁、刷白、美化“四工程”,分阶段对楼道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优化居住环境。

    四是全面落实“门前四包”管理责任制。继续发挥镇、街道属地管理作用,坚持定期巡查,强化日常监管,与各企业单位、个体户等签订责任状、承诺书等,全面落实好“门前四包”责任制,实现卫生责任区零散垃圾目标。同时,可扩大“门前四包”覆盖面,与萨大路沿线农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状,明确村落环境卫生管理区,消除公路沿线保洁难题。

   (二)以科学奖惩为重点,切实保障责任追究制度化

    责任落实到位是前期创卫工作的亮点之一,也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我区要在总结创卫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并探索一套创卫责任机制,确保责任落实的制度化。

    一是继续坚持分区负责制。根据创卫工作需要,及时对全区现有区块进行调整,重新明确责任区域,切实将创卫管理责任全部落实到国有大企业、辖区各单位、区政府机关及个体业户,保证创卫职责进一步明确。

    二是认真贯彻包保负责制。在前期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的基础上,对辖区重点区域、重点地段认真落实好处级领导包扶责任制,进一步细化责任,对包扶地区不定期进行巡查。同时,对各包扶社区责任部门红岗区关于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调查报告,统一建立包保责任制,将创卫具体工作确定具体的包保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社区包保、路段包保、五小行业包保、健康教育包保、卫生协管员包保等相关包保工作责任制,责任明确,细化到人。

    三是不断完善跟踪督办制。继续推行行业部门专项检查、职能部门联合检查、各经营业户自我检查等手段,采取现场推进、现场督办、现场考察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创卫整治工作进行督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尽快解决,确保创卫整改提高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对相关责任部门整改情况进行动态跟踪,随时抽查,强化督导检查力度,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四是探索建立科学奖惩制。建立健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考核责任制,把创卫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责任管理考核范围,坚持目标管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岗、到人,并与年终考核、年终奖惩挂钩。同时,建立科学奖惩机制,对创卫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相应的责任;对创卫中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及时兑现奖惩。

   (三)以细节管理为突破,实现城市建设监管规范化

    加强城市卫生管理,进行重点整治、突击整治是必要的,但要实现城市管理目标,就必须坚持规范管理与严格执法相结合、专项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重点建立长效管理措施,加强细节化管理,使城市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一是梳理部门职能,建立规范管理机制。继续对辖区部门和企事业职能进行逐项梳理,明确权限、职责,重点对职能交叉部门权限合理界定,依据职能、权限进行规范管理,防止管理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发生。同时,因地制宜,实行城市管理、卫生监管等权限“重心下移”,强化街道、镇力量,不断探索完善强街扩权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体制。

    二是实行齐抓共管,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一方面,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涉及多家部门单位,理顺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实行某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管、共治、共担责,确保执法落实到位。如对早市长效管理上,加强城管中队队员及城管协管员与物业单位配合,实行联合执法,及时进行早市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确保辖区早市文明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确保做到文明执法、透明执法、阳光执法,树立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是推行公开透明,完善卫生监管机制继续实行“五小”行业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完善食品分级量化管理机制,定期对卫生不达标的经营业户面向社会进行全面公示,推动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在充分发挥现有卫生监督员、协管员等监管力量的基础上,可从机关、企业、社会中聘任行业监督员,开通举报电话,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同时,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合理分类监管,科学分配监管力量,建立完善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监管质量。

    四是坚持科学引导,实行人性管理机制。在推行城市管理“清、查、停、扰、梳”的同时,充分结合区实际,实行换位思考,加强创新,实现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如在早市和流动摊贩管理上,加强对流动摊贩科学引导,由区政府组织规划、工商、城管等部门根据实际,合理规划经营区域,明确场地,变流动经营为固定经营,实行专人保洁,实行流动摊贩规范化管理。对影响市容的“牛皮癣”广告等顽症,加强巡查,清堵结合,必要时利用城市管理“呼死你”呼叫系统等手段进行治理。同时,根据实际,可在各居民小区、繁华路段合理设置统一制作的“便民广告张贴栏”,既可解决“牛皮癣”问题,又可方便居民搜集信息。

  (四)以夯实基础为前提,实现创卫力量投入多元化

    建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机制,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使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意识。结合区实际,重点做要:

    一是建立科学多方投入保障机制。创卫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投入的工作,特别是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至关重要。制定科学计划,从政府财政中抽出专项资金,从财力上保障创卫的持续长效开展;继续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投入上下水改造、市政设施建设上;继续协调辖区大型企事业单位,投入加快周边环境改造,落实卫生长效保洁制度;积极引导市场主办方、个体经营业户,投入相应资金,加强“门前四包”、消毒保洁、功能布局等方面改造,同时尽可能调动社会其他力量,实现多元投入,形成各方力量协力投入、争先创优的良好创卫局面。

    二是推行创卫长期宣传教育机制。坚持把宣传发动、教育推动作为创卫工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尽快增强群众创卫意识,提升环境卫生意识。继续充分发挥辖区企业闭路电视台、政府网络、滚动电子屏、报纸、宣传栏、板报等载体,长期开展创卫有关宣传,让创卫深入群众、深入家庭、深入人心;继续坚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争创“六型”家庭等各类创卫活动,举办“追求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各类健康知识讲座、义诊活动,将创卫与群众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继续以行业从业人员为对象,加强“五小”行业业主和从业人员培训,及时更新行业知识,树立行业意识。

    三是形成多方力量合力推进机制。地企联动、全民共抓是搞我区创卫的成功经验。继续坚持属地化管理,全民性参与政策,不断加强宣传教育,落实责任区块,将创卫责任部门、区属包扶部门及辖区各相关企事业单位调动起来,实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优化配置,并不断提升群众创卫意识,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加,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一项长期的全民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