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读书到输出需要多远的距离

 小挢流水人家 2019-02-20

作者:杨俊霞 

身边的好多朋友都知道我喜欢读书。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只是闲情逸致消磨时光和为了不让自己碌碌无为的一些小安慰,之前的读书里时刻透着一种随遇而安和漫无目的,基本都是一些零敲碎打,不成体系也没有方法。

许多书看过就看过了,除了有些触动人心的话语、有些新鲜的词汇能留下些许印象,其余的都随风飘散了,甚至日后忆起,整书的观点竟一无所知。

去年开始,财智书会给我开了一个专栏,为了不让自己懈怠,有目标的制订了一个全年读书和输出计划。

坚持过程中,曾几次想要妥协放弃。

与许多人一样,中间几度觉得自己订的计划太苛刻。常常觉得做为一个公司财务负责人,一个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来时间很不容易,要关注工作还要考虑家庭,担心精力不够,坐不下来。想学想看的书很多,又担心这些书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填充关联度不强,一时不知从哪开始,无法聚焦,既恐慌而焦虑。

所幸后来在跌跌撞撞中克服了恐慌和焦虑,逐渐找到了一些方法,所幸虽然几次想放弃,但最终还是按目标坚持了下来。

有过程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这段时间就如何坚持读书和输出,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整理了一些粗浅的小心得分享给大家,与大家共勉,希望在通往读书和输出的路上多一些陪伴和力量。

经过梳理,共有四个方面读书心得,分别是:

如何读书和进行纲要整理

输出前的构思和编辑修改

如何进行读书时间管理习惯养成

为了避免篇辐过长大家阅读疲劳,我们一天就拿一个小方面展开来说,也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分享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输出的队伍中来,来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1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心得就是:如何读书和进行纲要整理

读书分精读粗读两种,我们就从这两种读书方式开始说起。

我的精读步骤是:

先从扉页开始:在扉页写上笔名和阅读日期,给自己增加一种仪式感,保持一颗敬畏心,告诉自己要去开启一段美好的阅读之旅,带着一种探知欲和好奇心。

打开目录浏览:看目录共分多少章节,先在脑海中对作者想要讲解的方向有一个大框架的了解,再通过页码标注初步了解每章节的繁简和详尽程度。

制订读书计划:根据所了解的框架内容和章节多寡制订读书计划,确定自己要三天读完、一周读完、还是十天读完。

这些章节阅读的时间该如何分配?注意此处尽量不要偷懒省略,这决定着你是否能按自己制订的计划完成读书,决定着你是否有决心兑现自己的承诺。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自控力那是最好的,不过据可靠经验,大部分人往往过高预估了自己的自控力。

假如你有很好的自控力,也不要忘了记录下你开始阅读的时间和计划读完的日期。最好是记录在扉页上,确保每当你拿起书的时候总能看到。

而如果你的自控力总是让人皱眉头,那你就按预定的阅读时间来列出每个章节的截止时间,可以手工列也可以是整理好的电子表格,要粘贴或夹在书的首页位置,方便你拿起书的时候就看到这个时间计划表。

做读书笔记:不要害怕动手去写,把你认为重要的观点或是一闪念间给你带来灵感的东西记录下来,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几个字,能帮助你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即可。

如果你实在是懒惰不想写,那至少也要拿笔在你认为重要的章节或段落、语句旁做上标记,这些标记在后面的环节里会帮到你。

快速整理纲要: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阅读计划,那么恭喜你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不过先不要急着高兴,因为马上要进入下一个烧脑的环节了——整理本书的纲要,也就是这本书的想向人传达的重要观点是什么,是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论证的,这是通往读书输出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一环。

不要犹豫,先趁热打铁按照自己读完本书的印象一条条列,列完之后看有没有可以合并或拆分的部分,最后想想通过这些列出的重要内容形成的是什么结论。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先听听内心的声音,想想看完本书后得出的是一个什么重要结论,在这些结论下有哪些佐证的观点。

对照目录修改:回想一下,刚才在列纲要的时候是不是有些印象特别模糊、是是而非,甚至有些重要表述根本没有记住的部分。

好了,现在打开本书的目录对照一下,有没有漏掉一些重要的部分,马上补充到纲要里面。

对一些概念模糊的对照目录页数找到具体内容,看你在旁边做了哪些备注,是不是可以让你快速忆起当时做何理解,找到抓手。

到这里,关于精读的阅读步骤和心得体会就告一段落了。这种方法一开始会比较慢,甚至显得有些笨拙,但一旦你熟悉了自己的节奏和严格监督自己去做,你发现每个步骤的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效率会越来越高。

2

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在想,看来要做到每本书都精通还是挺不容易的,有没有可能一些书需要精读一些书是需要粗读的,如果你时间紧迫,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读完一本书,从中提练出重要观点,那该如何做呢?

接下来,分享下我的粗读步骤:

快速浏览一遍:找到目录中重要章节,快速读一遍,心里有个大概印象。如果时间确实急迫,这个环节也可以省略直接到第二个步骤。

回顾目录找要点:翻看目录,跳过前面的序言和收尾部分,通过目录找出要点,找开对应页码通读一遍,找出重要的词汇记录下来,整理成观点。

开始整理纲要:对照目录和刚才记录下来的重要词汇开始整理纲要,有些模糊不清的可再打开目录对应页码重新确认。

重新修改纲要:看看纲要部分是否足以支撑观点,是否清晰有条理,是否有结构缺失或是理解有误,再做下调整修改,形成最终纲要。

粗读虽然快速有效,但会错过许多与作者的精彩对话,建议平时多以精读为主,遇时间紧迫时再使用粗读的方法。

3

最后做个总结吧,文章的主题是如何做好读书-输出,通过自己坚持读书输出的切身体会展开来讲,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读书和进行纲要整理、输出前的构思和编辑修改、如何进行读书时间管理和习惯养成),此篇主要是围绕如何进行读书整理纲要为主题展开的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