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华杰 | 人死观:必然与自由

 道2和 2019-02-20

刘华杰

作者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 许嘉芩 刘愈


生,还需要理由吗?死,还可以避免吗?不知生,焉知死;不临死,怎怜生?

人不可旁观自身的降生,一般说来一生一世也只能有幸或不幸送别一两个亲人;作家在作品中时常描写死亡,却很少亲眼目睹;医生与护士经常见证死亡,却很少用文字记录下来。努兰( Sherwin B. Nuland, 1930- )的《如何死亡:对生命最后篇章的反思》(中译本名为《死亡的脸》,海南出版社2002年)则以一个老医生30多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一部发人深省的医学—人文著作,用若干典型的案例(病例)道出了生与死的人生哲学。

《死亡的脸》一经出版便赢得好评,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海南社同时出版的还有努兰的新作《如何生存》(中译名《生命的脸》),算是姊妹篇。由网上查得,这位来自东欧国家的犹太后裔努兰先生还写过《医学:治疗的艺术》、《神秘的人体器官》等,都涉及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及其诸社会文化问题,受到广泛赞誉。

除了意外的事故或夭折,死亡一般来说是一种自然的衰老过程,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序列中的一个环节。逻辑上虽无法归纳地证明人必死,经验却无情地表明死是绝对必然的。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下,每一个人的死亡,都要被安上一个经过特别命名的“原因”,或者死于车祸、中风、心肌梗塞,或者死于自杀、爱滋病、乳腺癌,等等,“死亡证明”上没有一种原因叫做“年老”。美国政府每年公布的《死亡统计报告书》中不允许有“年老”这一最正常不过的死亡原因的选项。努兰说:“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死于年老,都是不合法的。”(47页)然而有着30多年临床经历的努兰却肯定地认为,非常多的人死于年老,但为了应付上面的统计和医院的规章,他总是在每份“死亡证明”上随手写上科学的“诊断”。何以如此?

随着科学的发展,包括医学的进步(有人认为医学不算常规的科学),治病和求得长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有人敢于对此提出哪怕是一点疑问,便有可能被认为是疯子,随口送上的一句就会是:“想死?那就去吧!”医学极大地造福了人类,极大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这种进步无论如何评价都是不过分的。“但现代医学也错误地引导人类,使人们不愿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10页)据内行人说,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把99%的医疗费花在了即将结束生命的最后几年甚至几个月之内,而在这期间,当事人远不是过着高质量的人生。现代人及现代社会的生命伦理的确应当得到反思,我们应当设法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简单地去延长寿命。生命世界中的世代交替,是最普遍的规律之一,生老病死是非常自然的。努兰引用过美国国父之一杰斐逊当年给亚当斯的信:“当我们活过了自己这一代的年岁,就不应当去侵占另一代了。”“让出一个空间,以利他人成长。”(80页)还引过荷马的话:“人类当如叶子一般。当一代兴盛时,另一代就衰微。”

这是些平凡的真理。死亡是自然的规律,体现着必然性。现代人却指望对抗这种必然性。如田松所讲,“违背自然规律”是不可能的,于是人类试图发现或者创造另外一些规律,来补充或者修正数亿年来生命的世代生存规则。没有人能够断定这项努力注定失败,而且有迹象表明人们一点一点地取得了成功,以一种人工自然的必然性一定程度上“战胜了”天然自然的必然性,而且向每个人发出了“万寿无疆”虚幻祝福。可是,规律是可以战胜的吗?改变生命规则不涉及伦理问题吗?

曾经有一个时期,中小学课本都在宣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的伟大,死得光荣”,“视死如归”等。我并非主张人们回忆或者坚持那样一种特殊年代的宣传口号,但那种背景下人的确活得“有精神”,人们有着一种理想化的、不同于现在人的“人生观”,这其中也包括“人死观”。

我们常常喜欢畅谈“人生观”,却少有人直接谈“人死观”。其实两者不过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面看同一事物或者过程而已。一句老话讲得好:“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努兰著,杨慕华译,《死亡的脸》,海南出版社2002年,定价:20.00元;努兰著,林文斌、廖月娟译,《生命的脸》,海南出版社2002年,定价:18.00元

努兰的两部书《死亡的脸》和《生活的脸》,讲的远远不只是上述这些,其中有大量生动鲜活甚至惊心动魄的场面,颇值得一读。作者开胸用手按摩麦卡提的心脏(最终失败)以及开腹缝合玛芝的脾脏动脉(最终成功)两个故事分别安排在两部书的第一章,本身具有象征意义。

我不知道自己体会得是否准确,努兰的两部书剖析了死亡的自然过程,让人们了解死亡,消除恐惧,最终希望人们以属于自己的方式死亡,然而这恰好暗示着人们应当以属于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我记起了当年改行考哲学研究生时了解到的经典作家的一个说法:自由并不是依靠着在幻想中摆脱必然性而独立,自由在于对必然的认识和驾驭。这里的“认识”决不只限于现代科学的认识,还包括传统经验和常识认识。

知生死,还忧生惧死吗?怎么会呢!

  • ▲《殿里供的并非都是佛》

  • 刘华杰 著

  • 200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刊于:刘华杰,《殿里供的并非都是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5-198页。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