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国学是升华艺术创作的新里程

 昵称D4NnU 2019-02-20

记者:洪铭

访:文化艺术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设计师鲍智捷

要想拥有超凡的艺术创作思想,没有中国传统的文化根基是不可能实现的。哪怕是中国来自远古石壁上的一个符号,都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烙印,能够以任何形式得以延续的内容,都是传统文明的成果。中国五千年沉淀之后的思想学术体系,都是国家与民族的思想文化精华,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格局;有如,中国传统国学中医既治标更治本。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开拓文化艺术的未来是艺术创作的坦途,对于这样的观念,当代文化艺术家鲍智捷先生有着深刻的践行感悟。

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校董-鲍智捷

对于寻根与中国传统文化大融合的艺术创作灵感,仿佛是鲍智捷先生与生俱来的血性,无论是当年在安顺鲍家屯的豆蔻时光还是在中央工艺美院的激情年华,这种本能的涌动都从未消歇。近期,鲍智捷先生努力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融合践行中与非洲艺术文化交融新起点上,有着不凡的作为亦源点于此。

“没有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艺术创作就不能有高度的智慧和格局,更不会有文明与进步的精髓”这是鲍智捷在 2019 年 1 月 20 日的首届“畅想贵州”黔中赏荷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大奖赛暨首届“畅想贵州”“荷”文学艺术文创高峰论坛启动(中尼文化交流艺术节筹备启动)的揭幕式后,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创作方向时与艺术家们座谈反强调的理念。

鲍智捷先生(图右二)与大会主委

本次活动最大热点就是鲍智捷先生一直积极努力建设的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贵州分院、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海上国学院贵州分院、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海上国学院贵州分院、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海上国学院院长培训中心贵州分部,在安顺的挂牌活动顺利圆满落址。鲍先生随后探访了他的祖居安顺鲍家屯时,道出了他的文化艺术建设的核心思维:“我对鲍家屯的屯堡文化传统是持有敬畏心的,这不仅仅因为它是我的家乡,更是儒家、智勇、仁信义及五千年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智慧、格局和力量”。

贵州安顺鲍家屯屯堡文化创建人鲍福宝,明朝洪武二年(1369 年)“调北征南”,旨在消灭元朝在贵州的残余势力,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历史证明,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有利,复合历史发展要求的。鲍家屯村鲍氏始迁组鲍福宝,明军军官职都司,因“征南”迁自安徽歙县棠樾村。后经朝廷论功评定,诰封鲍福宝为振威将军。朱元璋为了贵州的长治久安,巩固西南边陲,又昭令征南官兵留镇贵州屯田戍边,下了两道圣旨:“屯田、养兵、守土,不费民间斗粮也”。“家属随后入黔”。由此,鲍福宝的屯兵建村,为安顺带来了文化内涵丰富的江淮文明。当时,在军转农的风云变幻中,最大困难是粮食。民以食为天,而食从土中生,水中来。鲍福宝得知当地有“三年两头旱”也常有雨季暴雨骤发,洪水暴涨冲毁禾苗的天灾,使得辛勤耕耘的人们不得温饱。

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抗灾,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能工巧匠建了许多造福百代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由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主体“鱼嘴分流”建设技术,这些被鲍福宝建屯时充分借鉴与利用并依势定夺多有发明,根据杨柳湾帚箕凹的地理情况,建成了“旱能灌,洪能排”的明代乡村水利工程体系,后为评定为“古水利”工程体系。

安顺鲍家屯的古水利系统属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设施,除上述旱能灌,洪能排之外,还有生活用水,洗澡健身,养鸭益农,民族和睦,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清朝建六处水碾房的水力利用等效益,水碾房加工粮食,一不污染环境,二减免了人力舂碓舂米,拉大磨磨粮食的劳累,三解放大量劳动力投入贸、工、农产业,四米贩子贱买谷子,加工成大米贵卖,达到了是为屯民们增收的效果。安顺鲍家屯创建人鲍福宝把践行统一中国大业、屯田戍边、巩固边疆的政治责任,勇敢地、智慧地担当起来,下定决心,不怕劳累、劳若,身先士卒,以自作则,带领他的部下官兵,锻造了极具特色的明代乡村水利工程系统,独树一帜。

“钱学森先生曾经明确表示:‘建筑是把艺术与科学揉在一起的,建筑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明代乡村水利工程,以它独有的、慷慨的赠予和奔腾的激情,在鲍家屯挥洒出一片丰富多彩的天地。旱灾之年,哪怕天上天天骄阳似火,地上都是一片绿油油的喜人景象,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古水利是鲍福宝拼搏与的写照,他带给后人的不仅是物质的财富,更多的是饱含仁义精神的勇气与智慧,我认为也是文化艺术家们最应具有的气质与修养,只要恪守这样的精神,不断从五千年沉淀的中国传统国学中吸取养分,提粹精华,中国的文化艺术作品一定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有这些,从今天在安顺鲍家屯的探秘采风过程中可以感受到”。

鲍智捷先生与艺术家们在安顺鲍家屯探幽采风结束时总结说到。“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这两年最独特的学术建树就是与著名中国传统国学传承与研究学者曹和标先生达成共识,创建并成立了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海上国学院,这是一个伟的大文化与艺术交融践行成就。

一个专业艺术院校里设置国学院,是对艺术教育师生们智慧、逻辑高度的升华。这一点是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时应而动,跟上新时代的标志!也是全国美院中有中国传统国学院的第一所艺术在线学院,更是新时代艺术教育创新的新里程。

2018 年 11 月 2 日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海上国学院总院、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海上国学院院长培训中心总部在海南华润石梅湾顺利落址成立就是最好的文教示范,不但适合于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传播与推广,同时也加速了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以线上线下教育模式融合世界文化艺术的新进程。本次由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在贵州安顺落地成立,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贵州分院、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海上国学院贵州分院、中央工艺美院在线学院-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海上国学院院长培训中心贵州分部挂牌活动,启动中尼文化艺术交流节的筹备,就是最好融合世界文化艺术的践行。

在即将结束采访活动时,文化艺术家鲍智捷先生再一次强调了他以中国传统国学融入文化艺术创作的办学方向与教育理念:艺术家如果没有中国传统国学的内函和修养就不会有持久创新的艺术生命力;不仅于此,纵观世界文化艺术领域,如果文化艺术家不会吸取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同样不会到达具有世界性智慧和格局文化交融的创作境界,这也是我极力推动中尼艺术文化交流的初衷与原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