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古画闹元宵

 风吟楼 2019-02-20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至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元宵节被确定为重大节日。

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元宵节


胡旋舞-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正月十五夜灯》
唐 ·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燃灯斋僧-莫高窟第159窟(中唐)

《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燃灯斋僧-莫高窟第12窟(晚唐)

《青玉案·元夕》
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李嵩《观灯图》

《十五夜观灯》

唐代 王諲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元代 佚名 《燃灯佛授记》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 ·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元代《灯戏图》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北宋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明代佚名《上元灯彩图》

局部

《解语花·上元》

北宋 欧阳修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明代《宪宗元宵行乐图》

局部

《蝶恋花·密州上元》

北宋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清 赵之琛 顾驺 《元宵婴戏图》

《元夜》

宋 ·朱淑真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清代 唐岱 丁关鹏 《十二月令图 》

原画配诗

    一管纤毫久未呵,待题正月恰正歌。人生颇喜披袭冷,又被春灯过眼波。

清代 郎世宁《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上元夜》

唐代 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清代 佚名 《升平乐事图》

《上元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唐代 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当代 王弘力《唐.放灯》

原画配诗

    火树银花不夜天,游人元宵多留连。灯山星桥笙歌满,金吾放禁任狂欢。

版权说明:源于网络,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