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字子寿,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张九龄以五言古诗见长,有“岭南第一人”之称,对诗歌的发展有着很大推动作用。现存诗歌约199首,著有《曲江集》传世。 《感遇·孤鸿海上来》是张九龄遭谗被贬后创作的组诗作品中的第四首,这首诗主要通过托物寓意,抒发了张九龄对人生的慨望: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我们先看下首句“孤鸿海上来”是张九龄的一句千古名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情景交融的极佳体现被贬的张九龄也就如同孤雁一样,有着孤寂不遇的情感。次句“池潢不敢顾”。按道理说孤鸿经历了大海的惊涛骇浪,是不会被护城河水所惊而不敢回顾的,但张九龄在这里便偏偏这么说。这就意味着这只孤雁象征着张九龄。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暗示了李林甫、牛仙客的气焰熏天,紧接着两句“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则是张九龄借着孤鸿的口,发表了他对政敌的忠告。接下来两句“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则紧承前两句句意,继续发表了对“双翠鸟”的忠告。可见这几句诗中,张九龄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处世之道。那么,身为孤鸿的张九龄又该何去何从呢? 最后两句“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这两句暗示了张九龄可以在混乱的官场中,洒脱的看待被贬谪的生活,也流露了他对那些处于政治漩涡中心的人的担忧之前。总的来说,“孤鸿海上来”便写出了这首诗气象浑融的诗境,这对那个时代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张九龄最经典的一首诗,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经典不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