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浪地球》中,想必许多人都对当时点燃木星那一幕所燃到,由于木星的地表含有大量的氢气,所以刘启想到了可以利用发动机发射出的冲击波一起点燃木星,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推走地球。 但是该计划实际上在之前就已经被以色列的科学家提出,但是经过推算,moss给出的答案是概率为零,当然这也很符合逻辑,按照常理的话,这种方法怎么也不可能是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率先想到,但是一意孤行的他们还是已经开启了这项计划。 果然最终还是与木星相差五千多公里,而此时刘培强想到的了利用空间站来助力,最终完成了这次拯救。 但是许多人都会疑问,moss都已经推算出这是概率为零的一项行动,为什么最后会成功呢?有人会认为电影有点渲染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其实另有原因,实际上电影一直就交代了,为了保护人类文明,联合政府启用了两项计划,分别是火种计划与流浪地球计划,两者一起实施,但是互不干涉。 也就是说,如果某其中一个计划失败的话,并不能够影响到另外一个计划,而刘培强的行为就已经断送了“火种计划”,所以会出现刘培强烧毁moss的一幕,当然这种破釜沉舟的行为相当于拿人类文明做赌注,如果失败的话,全人类都将会毁灭。 而这一点的设定与《星际穿越》有些相似,在《星际穿越》中,同样设定了A计划和B计划,一个是保护现有的人类,另一个则是延续人类文明,当男主得知A计划是谎言之后,面对感性和理性的选择题,男主同样选择了前者。 正如《流浪地球》一样,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着非理性的情感,这也正是人类文明如此伟大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