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薇:棉灸可以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局部疼痛及后遗神经痛

 369蓝田书院 2019-02-21

章  薇



章薇,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湖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疼痛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委兼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康复医学委员会康复教育委员会理事。


小棉花能治好带状疱疹

 

57岁的刘女士左侧胸肋部及背部出现灼痛感,中医诊断为蛇串疮,证属肝经湿热型,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急性期。章薇建议她试试中医特色疗法——铺棉灸。刘女士表示同意后,章薇拿出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的棉纱盖在刘女士患处。章薇点燃棉纱的一头,一眨眼的功夫,棉纱烧尽,而后在患处用银针围刺,再敷上了青黛散。刘女士感觉疼痛减轻了不少,经过5次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大部分疱疹结痂。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感完全消失,疱疹全部结痂。医生通过随访得知,刘女士的痂皮全部脱落,局部皮肤较正常皮肤颜色稍浅,无后遗神经痛。


     △示意图,来源网络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蛇丹”等范畴,中医认为其红斑、丘疹是热毒聚于肌肤外发而成,疼痛是由热毒留阻经络,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引起。铺棉灸是利用优质医用脱脂棉花制成薄棉片,放置于身体表面,以燃媒点燃,使棉花薄片一燃而尽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传统疗法。铺棉灸的适宜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方面,多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效果最为明确。

 

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施治宜早,局部红赤灼痛,开始出现散在、小片粟粒状丘疹时施灸最佳。铺棉灸可以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局部疼痛及后遗神经痛,治疗后具有即刻镇痛的效果,并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经规范铺棉灸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医学入门》云:“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铺棉灸疗法具有开门泻邪、以热引热、解毒止痛之功,兼具借火助阳、善行气血之功。章薇表示,通过此疗法可引邪外出,使郁积于肌肤之毒迅速解除,使丘疹得以消退,疼痛得以缓解。


主导创新张力平衡针法

 

    章薇在重视继承前人丰富的中医学理论与经验的同时,博采众长,在发展中开拓创新,她主导创新的“张力平衡针法”最具代表性。

 

    偏瘫中后期患者的运动障碍在于肌张力较高、肌肉痉挛紧张,传统的针灸治疗效果有时没有预期的好。章薇发现,原因在于施以针灸时,对不同肌肉群的区别化治疗不够。中风患者圈步式偏瘫步态是因为上肢伸肌群和下肢屈肌群的肌张力失调,导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传统的针灸法和现代电针疗法,对不同部位的伸肌和屈肌施以同样的刺激,这使得患者发生痉挛的肌肉群进一步紧张收缩,痉挛状态得不到松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更有效地帮助患者加速康复,从2000年开始,章薇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和治疗案例中查找整理资料,总结归纳中风后偏瘫恢复的普遍性规律,结合神经生理学、现代康复学、中医阴阳学说、针灸经络理论等,对传统的针刺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一套中风偏瘫康复治疗的“张力平衡针法”。这种针法先取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侧穴位施以弱化手法针刺,后取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侧穴位施以强化手法针刺,以这样两个步骤改善和平衡肌张力,缓解偏瘫痉挛状态,使偏瘫肢体的相关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和代偿,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形成新的正常的运动模式。

 

    张力平衡针法对痉挛瘫痪有其独到的作用特点和治疗效应。临床实践表明:该疗法不仅适用于偏瘫所致的痉挛瘫痪,对小儿脑瘫、截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痉挛拘急状态也行之有效。经章薇及其团队的治疗,多数患者经过34个疗程的治疗后,肢体活动受限性大幅度减轻,步态得到明显改善,自主生活能力大大增强。

 

这一针法于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列入100种针灸适宜技术推广治法目录,在全国推广普及。

 

——来源:星辰在线、大众卫生报(有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