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马淑华:针灸不能一味的标准化!

 369蓝田书院 2019-02-21

马淑华,女,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北京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的会员,北京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灵活学用

一根针、一只棉球就能治病,但要治好病,没那么简单,针灸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学科,有很多活的东西在里面。这里面学问太大了!

考试时按书本写的答,临床时按实践中学的扎。比如扎环跳穴,书上说,扎到三分之一深处,而临床则扎到二分之一深处,这里针感最强,效果更好。

针药配合

针灸治疗十分方便简捷,受外界因素局限较小,而且无毒无害,有时需要针药相辅以达到最佳疗效。除了与中药相结合,针灸还可以与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循症,西医循病,两者结合,大有可为,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值得探索,针灸在其中也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个性化诊疗 

针灸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个性化特征明显的学科,有很多活的东西在里面。学习针灸都是跟着老师学手法,看老师怎么选择穴位、怎么扎针,多方结合,再开创自己的手法。同时,病人的体质状态、病情特点各不相同,同样一种病,针法的轻重缓急也都不一样,所以,针灸是完全个性化的诊疗方法,很难搞成统一格式,不能一味地标准化。

《针灸界》与各方人士共同发起“新针灸运动”

面对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针灸人决不能只吃祖宗饭!为推动针灸在理论、技术、针具、传承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推动针灸事业发展,让针灸和中医药更好地造福全人类,《针灸界》决定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一道,共同发起“新针灸运动”,同时借鉴达沃斯论坛的经验,以中国最高端、最有影响力的针灸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为目标,每年组织召开一次新针灸运动论坛。

点击参与新针灸运动     

▲新针灸运动发起人荣誉证书










转发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MO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